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案頭雅品: 精巧水盂至今仍有人仿製

案頭雅品: 精巧水盂至今仍有人仿製

原標題:案頭雅品: 精巧水盂至今仍有人仿製

我國文房用具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文房二珍之一的水盂是專門用來盛水,以供磨墨寫字,系文房必備之物。水盂沾書香,染文氣,與文房四寶為伍,其製作秀美雋巧,既具實用性,又具觀賞性,自古即為文人雅士們所鍾愛。


收藏周刊記者 曾貴真整理

雍正時期豐富多彩的水盂器型沿襲至今


水盂,又稱水盛、水承,它由古代的盛水器盂演變而來。水盂作為文房用具始興自漢代,定型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當時水盂的造型為圓管形口,溜肩、鼓腹或圓唇、扁鼓腹,亦有蛙式等象生形。唐、宋水盂的形制承襲前朝,基本無大變化。


宋朝趙希鵠曾在其《洞天清錄集》中說:「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之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可見宋人看重、珍愛水盂之情。


水盂發展到明代,其形制除延續古代外,又創製出履式、豆形、瓜果和動物等式,而且胎體也由過去的厚重笨拙變得胎薄體輕,玲瓏精巧。


清朝水盂的器型益加精巧秀雅,品種繁多,尤其是雍正時期創製的蛋、瓜、圓珠、馬蹄、魚簍、橢圓、四方、八方、蓮蓬、荷花、靈芝、海螺等豐富多彩的水盂器型,一直沿襲至晚清、民國時期,以至現今仍在仿製。

水盂不僅是實用器,還是觀賞器


水盂在漢代多為石制和玉制,後逐漸改由瓷製。陶瓷水盂在唐朝以前多為青釉,唐代始有白釉和黑釉。至宋代隨著五大名窯瓷器的燒制,水盂的釉色品種漸多,如鈞釉、汝釉和白釉黑花等。元代以後由於青花瓷器的出現,水盂的釉色除以上品種外,頗為流行的為新出現的青花和五彩。明末至清初,水盂的釉色品種更加豐富,既有青花、五彩、鬥彩、粉彩,亦有紅釉、藍釉、粉青釉、綠釉和窯變釉等。


水盂的裝飾工藝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青花、五彩、鬥彩、粉彩多繪山水、人物、花草魚蟲、龍鳳、獅獸等精美紋飾,單色釉品種也多飾有多樣精美的貼花、印花圖案。水盂的形制之美和裝飾藝術之精得到時人的傾羨,文人雅士爭相購求水盂,不僅當作實用器,置於書房,而且還作為觀賞器把玩、珍藏。


古代水盂千姿百態,美不勝收,不僅具有極佳的實用與觀賞價值,而且還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內涵,這恰是古人對它情有獨鍾、特別珍愛的緣由所在。

水盂,作為一種小巧的實用和觀賞藝術品,前些年很少有人看重。最近幾年隨著人們對古代文房用具認識的提高,也把目光投向這類「小玩意」,不到兩三年時間,過去市場上經常能夠見到的那些古代文房用具,現在也就寥若晨星了。若能將收藏作為一種雅趣,堅持不懈地去覓求,何愁不見成效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快報 的精彩文章:

紀錄電影《共同命運》: 小故事闡釋大倡議
「老字號」扎堆「跨界」 緊跟潮流爭取「年輕的心」

TAG: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