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現代人對古代事物的三大誤解

現代人對古代事物的三大誤解

原標題:現代人對古代事物的三大誤解


隨著各種古裝劇的熱播,很多人自詡比了解現代更了解古代。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其實真正的古代和電視劇中的古代還有很大的不同的。古裝劇里有很多謬誤,最常見的有三個。


第一,銀子的價格。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里,銀子的購買力很低。經常出現幾兩銀子一碗湯,一個小物件幾十兩的情節,這顯然是不正確的。看看古代人寫的筆記和文獻,一兩銀子顯然是不小的一筆錢。好多平民百姓——不屬於赤貧的那種,家裡倉促是拿不出幾兩銀子的現錢的。很多作小本生意的人,一年掙不了幾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到底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現代有的人用米價為參照,認為明朝的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大米二石,即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等於人民幣660.8元,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因為古代和現代社會生產力的不同,一種物品的價值是不同的。我國是在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之後,大米產量激增,才能讓中國的大部分家庭把大米作為基本食糧。據老人們說,在他們小時候,一般的人家是不能只吃大米的,在吃大米之外還要配上許多雜糧。換言之,現代的米價和古代的米價比起來是是偏低的。因此用現代的米價為基礎來推算古代的銀子的購買力是不準確的。


至於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其實很難說清。可以供參考的是,明嘉靖七年《山樵暇語》卷八中記錄,當時一畝地價為十兩銀子。一畝地的價格,從古到今都不會便宜吧。



第二,古代人衣服的顏色。


劉禹錫《陋室銘》中寫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白丁,指的是古代的勞動階層。而古代的勞動階層為什麼被稱為白丁,是因為古代的勞動人民比較窮,在織好布匹後,因為染色還要費錢,所以就直接把織好的白布做成衣服——估計也不是那種純白的布。因為穿著白色的衣服,所以被說成是白丁。

當然了,百姓們也不是一天到晚都穿白布。有些人會收集夏天的荷葉,把荷葉的青綠色用來染衣服,便有了青衣。至於其他顏色,因為染料較貴,老百姓們不常使用,因此白衣和青衣是平民百姓最常穿的顏色。而紅色的染料最貴,所以一般百姓輕易不穿紅衣。而現代的古裝劇里,滿街的群眾演員都穿著燦爛顏色的衣服,是不符合事實的。



第三,銅錢的價值。


在古裝電視劇里,銅錢的價值簡直低得不得了,賣東西找錢,零頭都是幾十文。然而銅錢價值真那麼低嗎?應該不是。清中期的時候,一文錢可以買一壺酒,或者一碗燒豆腐。三文錢就可以買一盤炒雞蛋。


而到了清末,魯迅的《孔乙己》裡面寫道,十幾個銅錢可以買到一碗黃酒和一樣葷菜。而現在一樣酒一樣葷菜至少是十幾元。所以,一個銅錢至少相當於現在的一元。


綜上所述,只想通過古裝電視劇了解古代是行不通的。


作者追月逐花,出版作品《鎖茜香》。


鎖茜香 ¥20.5 京東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航拍內蒙古包頭和鄂爾多斯之間的沙漠建築,像蓮花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為何曼德海峽成戰略要地?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