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這本書說,怕死就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今天咱們說的書叫《怕死》,有意思吧,本書作者認為,怕死就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奇怪,怕死怎麼會驅動我們的行為呢?這就得回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了,這本書的三位作者當時還是美國堪薩斯大學的博士生,他們相識,就是因為他們都對人類行為背後的根本動機感興趣。他們總結出,人類行為有兩個基本的傾向:第一,人會拚命維護自尊,第二,人會強烈維護自己所在的這個群體的優越性。從人類複雜的行為中,總結出這兩個基本傾向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他們三位還不滿意。他們覺得一定有一個更本質的原因可以來解釋這兩個傾向,找到了這個根本原因,也就找到了人類行為根本的驅動力。於是,他們綜合了人類學、考古學和精神分析等等領域關於死亡的研究以後,終於發現,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也就是怕死,就是這背後的原因。因為怕死,我們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心理機制,用自尊和文化世界觀來管理對於死亡的恐懼,而這兩種心理機制又會反過來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
這個理論如果只是用傳統的方法來論證,總會讓人有點懷疑。這三位心理學家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就根本沒人認可他們,更沒有人願意出版他們的研究成果。所以,他們在30年間進行了500多次實驗,驗證了這個理論的合理性。《怕死》這本書,就是他們實驗成果和思考的總結。
我們先說第一點,怕死是人類的本能,人類發展出了管理死亡恐懼的兩種心理機制,分別是自尊心和文化世界觀。
作者認為,所有動物都有求生的本能,變色龍的皮膚根據環境變色,薔薇用刺保護自己,松鼠在寒冬將至前貯備果實,這些都是求生本能在基因中的表現。大自然中的種種生命為了避免死亡,窮盡了各種方式。這種努力也在進化過程中,塑造了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習慣。但是人類不太一樣,人類大腦的進化帶來了兩種特別重要的心智能力,一種是高度的自我意識,另外一種是從過去、現在和將來三個角度思考的能力。目前只有人類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存在於某一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跟松鼠、變色龍等動物不同的是,我們在選擇某個行動之前,會結合過去和未來,仔細思考當前的處境。
這兩種能力讓人類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知道有一天我們終將不在。即便我們能夠躲避種種意外或者疾病,最終也會因為自然衰老而死去。這就讓人類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我們也有本能的求生欲,另一方面,我們又聰明地意識到,這種求生的努力最後總會失敗。所以人類自有意識起,對於死亡就會感到無能為力,所以會有恐懼感。人只要感受到致命的威脅,比如,遭遇高速行駛的失控車輛、持刀的歹徒、飛機劇烈震蕩時,恐懼感就會把我們吞噬,我們會本能得搏鬥、逃離和恐慌。對於人類來說,最可怕的悲劇是,在致命的危險消失後,我們依然有恐懼感。這種意識可能會將我們置於永久的恐懼中。比如說,5·12汶川大地震之後,很多人親眼目睹自己的親人遭遇不幸,長時間陷於恐懼之中不能自拔。
不過幸運的是,人類是高智商的物種,為了避免時時刻刻活在對死亡的恐懼中,我們也發展出了管理這種恐懼的能力。剛才我們講到,有兩種心理機制,就是我們發展出來應對死亡恐懼的。一種是文化世界觀,另一種是自尊。我們下面分別來說說這兩種心理學機制是怎麼回事。
在所有的人類文明中,都有解釋死亡的創世神話或宗教信仰,它們都屬於文化世界觀。比如,有些傳說或教義讓人相信死後靈魂會升天或者轉世,他們的生命會以其他的形式存在。舉個具體的例子,美國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的特瓦族人就認為,他們的祖先和神靈、動物一起住在北方桑迪湖下面,他們永遠不會死亡。特瓦族人在兩位首領的帶領下,來到了湖上,並沿著格蘭德河兩岸修建了住所,每年他們都會回到湖邊及周圍的山上做朝拜,舉行儀式,這樣死後就能回到神靈身邊,快樂地生活在「永遠有蟬鳴」的地方。這就是屬於特瓦族人的神話,這些神話「教導」著部族的人們如何獲得永生。
用文化世界觀來應對死亡,是有生物學理論基礎的。生物學家指出,因為死亡產生的恐懼,會讓人的進化進入死胡同。這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原始人不能突破對死亡的恐懼,就不太可能冒險去狩獵,不會為了爭奪伴侶而競爭,也會不願意照顧後代。於是,我們的祖先跨出了極具適應性、獨創性和想像力的一步。他們創造了超自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死亡並非不可避免,也並非不可改變。早期的人類虛構了最令人折服的故事,最好地應對了對於死亡的恐懼,人類才能順利的生存、繁衍。這些超自然的解釋,是各個文明文化世界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者認為,這種用解釋死亡,甚至製造永生來應對死亡的方式,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對於個體來說,只要堅守某種宗教和文化的信仰,你就可以感覺到生活是有秩序的。換句話說,只要依附在有著共同文化世界觀的社會中,融入它並且守衛它,你就能得到克服死亡恐懼的方法。
下面我們來說說應對死亡恐懼的第二個心理機制,自尊。我們做那些能提高自尊的事情,就是在感受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努力去維護人生的價值感,本質上是用自尊去抵抗死亡。司馬遷說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個輕和重就是講的個人生命的意義。當我們覺得生命有價值有意義,就不會焦慮於生或死的問題。
古今中外,每個民族都有不同衡量個人生命價值的辦法。對游牧民族來說,誰的馬術高超或者誰打獵打得好,誰就是有價值的,他就是部落英雄,就會被大家尊重。在古代中國,能考取功名的人才是人人羨慕的好男兒,所以讀四書五經,懸樑刺股也不在乎。雖然標準不一樣,但是大家都有實現自己價值的道路。追求價值讓我們獲得自尊,也保護著我們,就算死亡的恐懼暗流涌動,我們也會充實的過好每一天。因為獲得自尊感會讓我們相信,我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我們不僅是一個最終只能等待毀滅的肉體而已。
總之,堅信正確的世界觀,確立生命的價值。這兩個心理機制齊頭並進,能讓我們應對可怕的死亡。作者提出這套理論,融合了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的很多觀點,它指出了文化共同體、集體生活還有宗教傳統對人類的重要作用。(未完待續)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讀哈佛中國史之秦與漢,看看漢朝是怎麼總結秦的教訓,作出改變的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