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拳論看不懂?我來幫您詳解析(二)
文|網路編輯|禪音
竹林深處
葫蘆絲
華語群星
00:00/04:09
原文:「提頂吊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丹田。裹襠護肫須下勢,涵胸拔背落自然。」(武禹襄《身法八要》)
解析
這段話言簡意賅,講述了太極拳的一些主要要領,幾乎反覆被各種太極拳研究論文引用,全面論述了太極拳身法中的細節。頭部既要正直向上,又不能使勁頂,體會「提」字,彷彿上面有線吊著,而且一直吊到襠部,上下一線,又直,又松。只做到松肩沉肘才能氣沉丹田,肩不能聳,不能端,肩和肘的關節都是鬆開、展開的,這樣胸部不憋。太極拳練拳中的肩部毛病也有人比喻為「寒肩」,就像感覺寒冷一樣,縮起肩來。「裹襠」是保持襠部的開圓,襠部開圓了,行步就容易分清虛實,也使人體中、下部氣脈貫通。肫(zhun)是鳥類的胃,這裡代指人體胸腹部位,沉身靜氣對人體內臟有溫養作用。胸略內涵,但不可硬挺,還是個虛和松的問題。脊背要自然挺拔,胸含,背不拔就會窩住,背一拔,身形就展開了。概括理解身法八要,就勾畫出了太極拳的整體形象。各部分要領說法有別,要領則是一致的;各部分是相互關聯的,每部分的要領是自然合成的,一個地方出問題,其他地方也很難做好。
原文:「擎起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前勁始蓄。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 (李亦畬《撒放秘訣》)
解析
李亦畬著有多篇太極拳論,本篇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篇。原文每句話後注有一字,提示該句要義,第一句關鍵在「靈」,第二句關鍵在「斂」,第三句關鍵在「靜」,第四句關鍵在「整」。這四句話說的是技擊的關竅,也是養生的關竅。自己要能空,能虛,不著對方的力,化解掉緊張點,伸屈有度,完整一氣。
原文:「一曰心靜,二曰身靈,三曰氣斂,四曰勁整,五曰神聚」(李亦畬《五字訣》)
解析
這是關於太極拳整體性方面的五要素。怎麼把握整體平衡?可逐一從這五方面著手。心靜才能體松,心不靜身體就拘緊。放鬆了動作起來才能靈,反覆熟練也是靈的一個前提,動作不熟練的時候肯定也靈不了。氣斂,就是不能散,這是養生的一個關鍵,氣散了就會消耗,空蕩蕩的,內氣不實,萎靡不振。勁整,人就越練越硬朗,勁一整,氣也就實;勁不整,氣也是亂的。上述幾方面做到,才談得上神聚。神聚就是你得意識活動要健康,不能練拳時胡思亂想。這五個字是同時要求、同時做到的,側重點不一樣,結合在一起就是人體的平衡狀態的衡量指標。
【原文】:「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屈蓄而有餘。」(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解析
太極拳是練柔的功夫,因為人在平時全身都是「硬」的,因此先要去僵化柔。柔和松是一體的,不柔就不會徹底松下來。人體是緊的就束縛了血脈氣息的流通,於身體健康不利。練柔以後,不是散掉,而是整起來,柔加上整,就是「剛」,很柔加很整,就是「極堅剛」。
呼吸在養生中很重要,不會呼吸,動作就和呼吸打架,你在練拳時感覺不到呼吸,又不覺得憋氣時,呼吸就對了,呼吸就會配合動作,產生靈活。養氣和蓄勁是同一個概念,就是不作無謂的損耗,像蓄水池一樣,養起來,蓄起來,內氣充盈,勁力、精神就百倍了。
【原文】:「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解析】
「在心」就是運用意識,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就是在意識指導下的身體運動。但有不能太著意,是有意無意之間地運用意識,神意舒展,整個太極拳的狀態是一種自然的,安靜的,輕鬆的,內外一體的流動性展開。
【原文】:「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 (傳王宗岳作《十三勢歌》)
解析
腰是太極拳一個最要緊的所在。武術上有「八卦步,太極腰」之說,認為練得好練不好太極拳關鍵在於是否搞懂了腰的作用,會不會運用腰。腰是一身的樞紐,形成整體性要靠腰。從運氣上說,氣沉丹田,在腰;從運勁上說,「發於腳,主宰於腰,達於四肢」。楊澄甫說:「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腰的要點,一在於松,松腰松胯,中間才松,勁力上下通達順暢。腰容易僵硬,這是人的通病,很多人跳舞跳不好,也是腰僵硬所致。練拳的要求就更高些。二是活,能靈活轉動。三是整,和全身連接一體,太活了,散了也不行,要以腰能帶動全身,練拳有人說長腰勁,就是它的帶動四肢的作用要發揮出來。每一動作都要體會「腰為主宰」的感覺。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幸福其實很簡單,每天可以打太極!
※練太極拳脊椎沒感覺,原來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