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姑娘們聚會中一個幾乎不變的話題就是「減肥」:每日一稱,甚至是每飯一稱,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那麼,體重真的可以代表胖瘦嗎?

讓我們來看看「世界衛生組織」對肥胖的定義:當身體質量指數(也稱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大於等於25千克每平方米時,為超重;在中國,這一標準為23.9千克每平方米;當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30千克每平方米時,為肥胖;在中國,這一標準為28千克每平方米。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一個身高1.7m,體重是65kg的成年人的體重指數經計算可得22.5。

BMI大就是胖嗎? 這並不準確

首先,對於普通人來說,BMI確實與身體肥胖程度相關,一般來說,對於身高一定的個體來說,BMI越大也就意味著體重越大,也就是越胖。

然而,對於運動員來講,由於他們肌肉發達密度大,這樣計算得到的BMI自然很大,而相同重量的肌肉的體積要比脂肪的體積小的多。也就是說:BMI大(體重大)也可能是「肌肉發達」,而BMI小(體重小)也可能都是「肥肉」……

2千克脂肪 vs 2千克肌肉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相同BMI的運動員和普通人

真正意義上的「胖」:主要看體脂率

想要準確地對肥胖進行表述,我們不得不提到身體脂肪率(即體脂率),即身體脂肪的重量占體重的百分比(一個體脂率為25%的50千克的體重的女性身體的脂肪約為12.5千克)。Romero-Corral等發表的研究中表明,相同的BMI條件下(如BMI=20),體脂率的範圍為5%-35%。而身體的脂肪率越高,則代表身體儲存的脂肪也就多,是真正意義上的「胖」。 而那些體重大而體脂率低的人,一般都是健身健將或者是專業運動員,當然不是胖了。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下圖中兩個女性的BMI均為22,體脂率為分別為20%和38%。和BMI相比,體脂率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應身體的肥胖水平。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體脂率 20% 體脂率 38%

健康的體脂率是多少呢?

科學研究表明,體脂率和性別、年齡、人種都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對於20-40歲的男性(非運動員或長期健身愛好者)來說,大於19%的體脂率被認為是超重,大於25%即為肥胖;而對於育齡(20-40歲)女性,超過32%的體脂被認為超重,大於39%則為肥胖;會增加罹患一系列疾病的風險。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然而,有些女孩子盲目追求過低的體脂率,也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體脂還與一系列雌性激素的分泌相關,過低的體脂率可能會引發月經紊亂甚至不孕不育等癥狀。

所以,小夥伴們,與其關注自身體重,更要關注身體的體脂率。目前測量體脂的方法有雙能X 射線吸收測量法(DEXA),即根據不同身體組織對X射線的吸收率不同來測定身體的脂肪,這也是測量身體脂肪的金標準,但這一方法測量價格昂貴、測量複雜。

而更常規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身體的生物電阻來測量體內脂肪,基於體內脂肪、肌肉的阻值不同,再經過一定的演算法就可以得到身體的脂肪率。由於測量時間短(一般不超過5分鐘),且儀器設備簡單,被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中。

脂肪分布:蘋果型身材vs梨形身材

而相同的體脂率,對身體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這還和脂肪的分布有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蘋果型梨形身材蘋果型身材是指腰圍大於或近似於臀圍,即比較高的腰臀比;而梨形身材則是腰圍明顯小於臀圍,即比較低的腰臀比。

科學家們發現:在同樣的體脂條件下,蘋果型身材(即腰部積累了更多脂肪的個體),更加不健康,會增加一系列心血管的疾病的風險。所以,當你有了「小肚腩」一定要開始注意要開始減肥了哦!

科學的解釋來了:體重變輕,就算減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殺傷力驚人!吃了一個獼猴桃 十歲男孩休克被送進急診室
傳說中的″銀針試毒″真的靠譜嗎?原來竟被騙了這麼多年…

TAG:科普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