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機構,沒有他們,皇室族人大多數都活不長
在北京東交民巷西口路一側,有一座古樸府邸,正中之上懸掛著「太醫院」匾額。正門兩側劃有兩區,左側為「土地祠」,右側為「聽差處」,看到這裡您或許已有答案,此處正是清朝太醫院初設地。它是古代醫療機構名稱,太醫院名稱始於金代,承襲於唐宋的太醫署、太醫局。
許多人對於太醫院的傳統印象即為治病的地方,其實,這只是太醫院其中一個職能。其管理官員喝醫師等的職稱常有變動,名目不一。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明清時期的太醫院更像一個醫學機構,其中包含方面甚多,如:內部設有衛生部、總醫院、醫學院、保監局等各個職能部門。
古時,太醫皆為中醫治療,但是,一些特殊疾病,中醫有時亦會束手無策,最終,則需要西醫的幫助。在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帝身患瘧疾,尋遍良方卻不愈,駐京法國人洪若翰得知後,向清廷獻上西方藥物奎寧,康熙服後病癒。
光緒二十四年,光緒帝身患頑疾,中醫治療不見好轉,最後依靠法國公使多德福醫生開出的西藥方才治癒。儘管,西醫在諸多危機關頭頗受皇室青睞,但是,這並不代表中醫毫無用處,從中醫的經久不衰便可看出其重要性。
中醫是老祖宗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自古至今,它依舊是中國人治病首選,所以,太醫院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時中國最頂尖的醫學水平。其中,的醫生專職服務於皇室,又被稱為宮廷醫生。從太醫到御醫,其實都是同樣意思,皆供職於皇家。
御醫並非外界所認為的那般身份相等,他們之間有著嚴格的職務劃分,如:清代御醫,大致可分為八個職權:侍直、進御、扈從、奉差、儲葯、祭先醫、診視獄囚、施藥等。
所謂侍直,即以專科劃分,在宮內輪番值守,防止突發意外。且侍直的叫法也有著嚴格區分,如在內廷的侍直為宮直,外廷的侍直則被稱為六直。宮直平常工作的地方為皇室藥房與宮外班房,而六直的工作範圍則屬於外直房,如宮外的圓明園、暢春園等處。
扈從,顧名思義,即跟隨皇帝出行的御醫。其他職權劃分則五花八門,辛苦不一,如有的御醫需要根據聖旨指令行事,平時無事獨的清閑,而有的御醫則相對凄慘許多,不僅隨時待命,還需要卸裝藥材,體力勞動苦不堪言。
至於診視獄囚,則是在特殊情況下,御醫需要進入監獄給囚犯看病,有時國內爆發瘟疫時,也需要御醫身體力行,尋方救人。歸納來說,御醫分工明確,各自在職務範圍內處事,並非所有御醫都給皇帝看病,而給皇帝看病的亦並非是御醫。
御醫活動時基本按照安排流程工作,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處置。
明清時期的御醫選拔顯得寬鬆許多,範圍覆蓋極廣,且不設身份門檻,上至王公,下至黎民,只要精通醫理、藥理,皆可參加選拔。要求很簡單,即:醫術高明、忠於朝廷即可,滿足這些,便可進入太醫院。
太醫院的御醫來自五湖四海,身份不一,他們中有民間醫生、貢士、舉人等各個階層,這在重視等級尊卑的封建時代確實不多見,側面也能反映朝廷對醫學的重視。古人平均壽命不足35歲,造成如此低的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古時醫學水平落後。
歷史上,諸多帝王中年時期即死於疾病,這就容易理解明清為何對御醫不設身份門檻。康熙年間,同仁堂創始人樂顯揚曾當過御醫。雍正年間,樂顯揚去世,其子鳳鳴接管同仁堂,專職為清室宮廷提供藥材,前後沿傳八代,長達一百八十八年。
太醫院設有教習廳,顧名思義即為教導施習的地方,用以培養醫學人才。歷經六年後,即要參加考試,成績合格者方才能成為醫生、醫士。至於晉陞渠道,同樣為考試,六年為一輪,成績合格者可獲得升遷。御醫、吏目、醫士等職務的挑選皆是由考試選拔決出。
關於太醫院各職務的薪資,御醫要偏低許多。院使通常月薪三兩,左右院判為二兩二錢,頂級的七品御醫同樣為二兩二錢。階位偏下的吏目、醫士月薪則又低了一半,薪資僅有一兩五錢。與之相比,雍正時期的普通太監月薪即有二兩,可見吏目、醫士薪資過低。
此外,太醫院在光緒三十四年奏設的新醫學館,其考試規程和學部奏定中學堂考試章程相同,清朝中醫考試規程之嚴密,值得當今借鑒。綜合來說,太醫院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明清的最高醫學水平,但其內卻難出名醫,這或許就是體制的問題。
據上可知,太醫院分工明確,一定程度上會限制醫者的發揮,醫術再好的人進入,難免會受到各方因素的影響,難以施展本領。縱觀中國歷史,傳世名醫多為民間醫生,而宮廷中卻鮮少出現千古名醫,這多少能說明封建體制對醫學發展的影響。
參考資料:
『《京都「太醫院」考略》、《「太醫院」的由來》』
※大唐滅亡真的是因為安史之亂嗎?其實,這類人更是一個大禍害
※古代不會說「普通話」後果有多慘?輕則惹人鬨笑重則連官都當不了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