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宜昌大撤退,他拯救150萬人,上演中國版敦刻爾克,卻被遺忘

宜昌大撤退,他拯救150萬人,上演中國版敦刻爾克,卻被遺忘

二戰當中有著這樣一場戰役被稱為「敦刻爾克大撤退」,讓近33萬人免於災難。但是在中國的抗戰歷史當中,也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對整個二戰的意義甚至是比敦刻爾克還要大,但是在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會提及,那便是「宜昌大撤退」。時間在1938年,比敦刻爾克早兩年,就在那時,有一位中國人挺身而出,拯救近150萬國人,甚至改變了中國整個抗戰的局勢。

1938年,日軍集結近30萬兵力勢必要拿下武漢,此時的中國軍隊近100萬人。其實在武漢大會戰打響的同時,武漢的航運公司也在頂著炮火轉移器材。武漢失守以後,宜昌就是日軍的下一個目標。當時在宜昌碼頭堆放著大量的軍用與商用的器材,總量超過12萬噸,此外還有油料、公物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準備入川的政府要員、技術人才以及師生難民。

要知道,此地可以說是中國的兵工、機器行業以及輕工業的重地,也是中國的命脈。此時如何撤退變成了難事。宜昌航道水流湍急,而且臨近枯水期,當時的船隻嚴重不足。按照當時的正常運力,將這些物資以及人員全部運走,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此時,這位國人,憑藉一己之軀硬是救國民於水火當中,此人就是被譽為「船王」 的盧作孚。上個世界,主席曾對中國的工業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人不能忘本,重工業的張之洞,紡織業的張謇,范旭東的化工業,還有交通業的盧作孚」。

盧作孚,出身貧寒,為救國,曾入同盟會。在其32歲的時候,即1925年,盧作孚籌辦「民生公司」,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最初依靠眾人的支持,籌借8000元購置了一條小客船,此後的幾年,盧作孚憑藉自己的實力,將長江上游的航運界整合完畢,甚至將西方列強的航運勢力趕出中國長江上游。

抗戰前夕的民生公司,輪船46艘,噸位達到了近萬噸。抗戰爆發以後的盧作孚,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報國。1937年,盧作孚號召全部職工參加戰爭。1938年,武漢失守,宜昌物資轉運不出,此時的盧作孚馬不停蹄直接前往宜昌,向政府保證,用40天的時間,將所有物資與人員轉運完畢。

此後的民生公司不分晝夜的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盧作孚拯救了近150萬人,依靠盧作孚所轉運的物資,中國後方快速建立鋼鐵廠、兵工廠等一系列中國自主工業,而且還將大量的學校全部搶運入川。在這場大撤退中,民生公司損失巨大,但與此同時的其他運輸公司大發國難財,運輸價格上漲近10倍。

1949年,盧作孚拒絕蔣介石邀請其前往台灣的要求,直接將船隊與公司全部交付於國家。他雖然不是戰場之上的將領,卻成功指揮了中國工業的發展,是一位民族英雄。我們在談論二戰故事以及抗日戰爭的時候,希望也能銘記這一位民族英雄----盧作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德國所向披靡,為何打不動丘吉爾的小英國呢?原因很簡單
孫中山三大保鏢,薛岳消滅日軍十萬,八個開國元帥曾是他手下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