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這樣給孩子讀書,我忍不了
我相信沒有無緣無故的相遇。
所以,當這位媽媽牽著小男孩兒的手坐在我的右手邊時,我立即送了一套繪本給她們。哦,我並不是一個多麼大方的人,但是小讀客寄了兩套給我,我樂意分享給同樣需要閱讀的孩子。
不過,這套《這是什麼呀》,畢竟是以天氣現象為主題的科學繪本,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這個四歲小男孩兒的興趣。
他的興趣,在媽媽為他帶在身邊的另一本書——《動畫中國》。
這是令人欣慰的。
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注意到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儘管在認識和操作上仍然是有誤區的,至少會帶一本書在旅途中,或者在手機里下載一些故事。
那本《動畫中國》,讓我皺了皺眉。
不過,我告訴自己,「好為人師」是一個毛病。何況這是在高鐵上,我們是陌生人。
這位媽媽開始給孩子讀書。
顯然,孩子特別喜歡《黑貓警長》。尤其是當媽媽讀到「那隻搬倉鼠被黑貓警長打掉了一隻耳朵」時,他興奮地哈哈大笑。這是一個多麼機靈多麼活躍的孩子……
媽媽的聲音很溫柔,對孩子也非常耐心。
可是,我再一次感到內心深處有股東西在涌動。
對,這種感覺就是「如鯁在喉」。
我的習慣,一向是在高鐵上也要敲點什麼的。
可是,此時,我卻無法集中注意力,寫了千把字就放棄了。
當我合上電腦時,那位媽媽趁著兒子在吃東西,問我:「你是做什麼的呢?難道,是賣書的?」
哈,也許她以為我送書給她們,是出於推廣的需要。
我搖搖頭。
「我倒是有幾句別的話要給你講,」我瞥了一眼那本《動畫中國》,「你是一個對孩子很上心的媽媽,也許我可以在你給孩子選書、讀書方面提點建議。」
她有點意外。
「首先是選書,你的孩子這時候的最佳讀物是繪本,實際上是以讀圖為主的。這本書呢,文字量太大,而圖呢,只是動畫片的截圖。說實話,這樣的書,是瞄準我們這些父母的童年記憶,但未必適合今天的孩子,何況是這麼小的孩子。」
「就故事內容來講呢,我認為我們給孩子傳遞的,更應該是接納、包容、欣賞、美,而不是說教,更不是仇恨。你看,像《大衛,不可以》。大衛是那麼調皮的一個小孩子,把家裡折騰得天翻地覆,但是在故事的結尾,他得到的是擁抱,是『我愛你』,這是在給孩子暖暖的安全感。」
「還有,這本書是注音版的。這同樣是一個誤區。別說四歲的孩子看這樣的注音有沒有意義了,就是孩子真的到了小學低年級,注音版也不過是對家長的一個安慰而已。關於這一點,童書媽媽三川玲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予以論證,相當透徹,建議你搜索一下。我記得題目是《我為什麼反對注音讀物》。在這兒呢,我只請你回憶一下,當你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讀書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是去查字典看看它怎麼念呢,還是跳過去只管讀下去?」
「陪孩子讀書呢,一邊讀書一邊提問題,是一個常見的錯誤。表面上看,這是一種互動,你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看懂了沒,還能啟發孩子動腦筋,培養表達能力等等。實際上呢?同樣打一個比方,你在看電影的時候,如果有個人在你耳朵邊不停地問問題,等你看完了電影,他還要求你必須寫篇觀後感,不得少於八百字,你的感受如何?讀書,尤其是兒童閱讀,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就是享受故事本身,讓自己的心靈去受觸動。而不斷地被問問題,這種愉悅感就會遭到影響甚至破壞。長此以往,他未必會喜歡讀更多的書了。」
我終於說完了。
而這位媽媽好半天也沒說一個字。
直到小男孩兒忽然開始背誦起來:「3可以分成1和2,4可以分成2和2……」
我決定趁熱打鐵,補上一刀。
「看得出來,你的孩子非常聰明。不過,如果過早開發,也就是讓他在這個年齡接受了他理解不了的知識,可能適得其反。就像數學吧,學齡前的孩子,是以感知為主的,不妨買一本《階梯數學》,讓孩子數數、貼紙、連線、讀故事,而不是背誦和計算。就算是到上小學的時候,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也要儘可能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來學習數學,到時候你可以買王志江校長的《玩遊戲,學數學》,或有啟發。」
唉,還是「好為人師」了……
這位媽媽終於緩過神來,對我表示感謝。
我注意到,她沒有把我推薦的書動手記下來。
就要到站了。
我起身取箱子,她也開始收拾東西。
我想了想,摸出手機。
「很冒昧,但是我還是想把這個線上課程推薦給你,你試聽一下吧。希望對你有用。」
我向她出示的,是「講給家長的兒童讀寫啟蒙課」。
她連忙掃描識別。
告別之後,我拉起箱子,下車去。
我不知道我的一席話,她能聽進去多少,我也不知道,她會不會聽我的課會不會真的改變。
至少,我說了,我做了。
忍不住啊,忍不住想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讀好書,好好讀書。
2018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