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讓博物館內嵌於日常生活,這樣的理想實現了

讓博物館內嵌於日常生活,這樣的理想實現了

博物館是舶來品。應當說,中國的精英階層對博物館的理解一開始就很先進。1918年2月,《東方雜誌》第15卷第2號刊發《博物館之歷史》一文,不但系統介紹了世界範圍內博物館產生演進歷程,還重點指出1870年代博物館的轉型:舊式博物館是 「收藏陳列珍奇」,而新式博物館則以「一般人民之教育娛樂為主眼」。文章最後引用了1889年美國著名博物館學者古德的名言「博物館者,非古董品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種場」。這正符合現代博物館的經典定義: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不過,20世紀的長期實踐中,中國社會對博物館的普遍認知還是「收藏陳列珍奇」。陳平原《大英博物館日記》一書中提到,許多旅英的中國人看到大英博物館展出1985年從中國收購的冥鈔,紛紛發出譏笑聲,認為如此不值錢的東西怎能登大雅之堂——這實際上是走進了博物館認知的誤區。加上國內博物館長期「藏重於展」,似乎沒點級別或鈔票,都不配看那些奇珍異寶,這種認知伴隨《鑒寶》之類節目的走紅,可以說帶歪了好幾代人對博物館的想像。

故宮展出的《千里江山圖》局部

這也就不難理解公眾提到博物館必稱故宮或國博,一聽說《清明上河圖》或《千里江山圖》就趨之如鶩。《千里江山圖》最近一次展出,我去了,太多人寧願排三小時隊去看一眼這幅「國寶」,也不肯惠顧近在咫尺的趙孟頫書畫展。每每五一或十一假日,經過故宮,看見安檢排隊一直到東單,總忍不住想:他們這麼辛苦,能看到什麼呢?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依照「活思想之育種場」的指導思想,博物館應當是「內嵌於日常生活」的,它不能是一生只有數次的奢侈享受,而是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甜點咖啡。你光看一次《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有什麼用呢?沒有中國美術史和文物史的背景認知,沒有世界藝術史的資源輔助,頂多也就是打了一次卡,多了幾句談資。

當然,讓博物館內嵌於日常生活,不是理想可以解決的。你想想1928年王國維大師赴頤和園昆明湖自沉,還要向同事借門票錢,就可以想見一般人是多麼難去親近古物了!

好在,自從2008年《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下發,中國完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免費開放。十年之後,「去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一件尋常事。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4873家,其中免費開放的共4246家,87.1%的中國博物館是免費的。

博物館展廳一景


博物館免費開放,問題解決了嗎?沒有,中國人太多了。

就以故宮博物院為例,2002年,故宮的觀眾第一次突破700萬,當時全世界觀眾最多的博物館是法國盧浮宮,800萬。到2012年,故宮的觀眾達到了1500萬,世界上只有一座博物館,每年要接待超過一千萬的觀眾,就是故宮。去年,盧浮宮接待830萬觀眾,排第二,故宮博物院是1670萬觀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故宮博物館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淡季開放免費日實行分流等等,也起到了相當作用,十年來,故宮博物院還投入了大量資源,提升自己的品質:開放更多區域,修復大量文物(也貢獻幾部火爆的紀錄片),增設遊客座位,合理規劃路線……等等。故宮每日遊客沒有再超過8萬人。

但即使如此,「博物館內嵌於日常生活」的目標還是有點遙遠。解決了「去」的問題,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解決「懂」的問題,第三步是解決「親」的問題。

博物館要親民,認知歷史要親身,體驗文化要親膚,全靠「親」這個字哪。

博物館與公眾之間,打破了一堵高高的紅墻,接下來呢?

是科技登場的時候啦。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旨在以技術手段在博物館與公眾之間建立新的交流方式。數字年代,博物館當成為文化之橋上的「超鏈接」。

10月22日,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在故宮舉辦了一個作品分享會。作品都來自雙方聯合主辦的Next idea音樂創新大賽,主題是「古畫會唱歌」,由青年音樂創意人根據故宮傳世古畫創作。大賽的主題曲,是以《千里江山圖》為藍本,由方文山和張亞東共同創造,易烊千璽演唱的《丹青千里》。

老北京說話:「房新畫不古,必是內務府。」故宮當然是房舊畫古,但你介意把那些個老祖宗留下的玩藝兒,用現代音符重新演繹,再用最新款手機唱出來嗎?反正我覺得挺好。

古詩可以改編成畫作,畫作可以譜成音樂,這樣的跨界藝術相通,讓人能從自己最有感覺的觸點出發,更深更自如地理解作品本身。

一切的好東西,舊的新的,都別藏著掖著,拿出來玩,隨便玩兒,好東西玩不壞。

故宮,騰訊,這兩個「大土豆」聯手已經三年了,不僅授權IP、搭建平台,把年輕人的創意聚起來;用騰訊擅長的社交、遊戲、動漫、音樂等一系列數字文化的業態來,對故宮文化進行新的時代演繹,還成立了一個「故宮博物院-騰訊集團聯合創新實驗室」,把前沿的技術和方向探索融入進去。

這三年來,他們把故宮的古畫創作成數字專輯,把故宮的國寶唇彩用於手機P圖,讓年輕人用故宮元素創作表情包,用動漫回顧故宮的文物保護之路,用遊戲還原故宮景觀和宮廷服飾,最新推出的功能遊戲《故宮:小小宮匠》更是讓你在手機上動手親自「造」宮殿,從中學古建知識,體驗文化之美……即使排了三個小時隊也只能隔著玻璃看個模糊的《千里江山圖》,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拉到眼前,想怎麼看怎麼看——跟敦煌莫高窟一樣,看真跡是為了獲得親灸的滿足感,如果要說清楚通透,什麼比得上在家一揮手,想看就看,想看多久多真,都隨你意吶?


說到文化「破壁」,簡直是互聯網科技天生的基因。舉一個屬於我專業的例子:網路文學。現在公認網路文學的開山之作,是1998年3月22日發在某BBS上的一篇小說,標題叫《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對於當時的內地網民來,這真是「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此之前,一般人有什麼可能,在第一時間讀到台灣一位水利學博士寫的小說?

在那之前,寫小說似乎是一件很專業的事,在那之後,寫小說是一件誰都可以做的事,只要你肯寫,只要有人讀。

即時通訊與網路遊戲,同樣是破壁的經典案例。當一個人可以隨時與萬里之外的親友或陌生人聊天、傳文件,TA對世界的想像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此,博物館要想「內嵌於日常生活」,物理性的開放與變革有時而盡,在所有的努力的終點,科技開始接棒。

追根溯源,別管有多少差別,文化也好,科技也罷,終極目標都是說濫了的「以人為本」。

1949年北平解放後,汪曾祺應聘到設於故宮的歷史博物館當辦事員,晚上就住在午門,他回憶說:

四外無聲,異常安靜。我有時走出房門,站在午門前的石頭坪場上,仰看滿天星斗,覺得全世界都是涼的,就我這裡一點是熱的。

就是這樣的感覺。盛大,偉岸,高闊,但與個人沒有關係。

後來,汪曾祺在1983年寫過一段話,解釋他為什麼要觀察、關注那些不起眼的人眾:

「我只是想了解了解他。我對所有的人都有興趣,包括站在時代的前列的人和這個漢俑一樣的賣蚯蚓的人。這樣的人在北京還不少。他們的成分大概可以說是城市貧民。糊火柴盒的、撿破爛的、撈魚蟲的、曬槐米的……我對他們都有興趣,都想了解。我要了解他們吃什麼和想什麼。用你們的話說,是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以人為本,就是關心所有人「吃什麼和想什麼」。開放一個博物館,與培養一種新的雜交水稻,意義並無不同:讓人吃得更營養,想得更豐富。

科技+文化,騰訊+故宮,有啥好處,自然有許多高屋建瓴的結論。要讓我來說,就可笑了。我只講一點感想。前幾天我們閱讀鄰居做讀書會,有90後朋友講「年輕人的中年心態」,何以故?我以為是平面化的信息社會,人太容易望見生命的終點,太難找到生命存在的價值。有時看得太清楚並不一定是好事,高清4K的大屏幕,很多偶像明星都難掩瑕疵不是嗎?「距離產生美」也是一條公理。

所以大家都在想怎麼「突圍」。如果允許我妄言一句,「突圍」不就是「破壁」嗎?佛家講的「知見障」,你們佛系青年不知道嗎?突破一切的障礙,要的是超越性的眼光與體驗——不一定要每個人去攀峰登頂,而是要讓沒法攀上絕頂的人,也能看一覽眾山的風光。世間有大美存焉,這是多少打拚,心機,憋屈,沮喪都無法替代與摧毀的。

騰訊曾經在世界人文大會上提出過「泛娛樂生態的文化責任」,按我理解,從技術上說,一是古已有之的「寓教於樂」,一是孔子說的「言而無文,行之不遠」。雖然「娛樂至死」是懸在我們心上的一道警鞭,但是冷嘲熱諷從來不解決問題,我們身處一個泛娛樂化的時代,就從這個地方起跳吧,阿多諾說得好:「正因為絕望,才給了我們希望。

暑期在東京待了一段,遍覽各種博物館。印象最深的是,幾乎所有博物館,都有一大部分的空間與設置,是針對未成年人的。不管是公共性的如東京國立博物館,國家科學博物館,新聞歷史博物館,還是行業性的如警察博物館,水道博物館,足球博物館,郵票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地鐵博物館,消防博物館……家家都是小朋友們歡聲笑語,各種體驗項目輪番上陣,比如我就親手造了兩張紙,也體驗了浮世繪是如何四色印製的;更有無數的蓋章尋寶集齊等玩法。看小朋友們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猜測在他們未來的心靈,這些消防水道,地鐵造幣,都會成為生活常識的一部分,也會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吧。

這不是僅僅是寓教於樂,而且是以「樂」入心,知識與文化的習得變成容易而親近。

我一直被追問「為什麼讀歷史」的問題,我也一直在回答:

「沒有歷史這個維度,你永遠不知道你在時代長河的哪一個點上。不懂歷史,跟失明,失聰,失覺,沒什麼區別。人無法放妥自己。」

而今天,我想加上一句:

「但讀歷史,不是只讀史書,就像戴上眼鏡不是只用來看遠方,眼鏡會幫你走向遠方,等到遠方成了現場,世界才能成為你的。」

藉助科技+文化的手段,可以打破那堵高高的紅墻,讓古代、文物、歷史,這些看上去遙不可及的物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我說,這就是全部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偽娘作為一種審美現象 是中國的固有傳統
魏陽:十分鐘看懂兩千年的中國教育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