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54歲農婦堅持手工做侗錦,床單能賣上千元,帶3000村民致富

54歲農婦堅持手工做侗錦,床單能賣上千元,帶3000村民致富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侗錦,色彩艷麗,圖案大方,是我國傳統織錦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54歲的粟田梅,自小學習織錦,15歲就成了村裡的織錦高手。後來,她種過地,打過工,還擺過地攤,卻從沒有放棄織錦。堅守39年,如今終於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粟田梅曾開過一家侗錦作坊,但城裡人覺得侗錦土氣,一直沒有銷量。

後來,粟田梅將侗錦加工成抱枕、腰枕、桌旗、壁掛、圍兜、背帶、床上用品等,出口到歐美國家,一個床單就能賣到上千元。

傳統工藝重獲新生後,粟田梅開了培訓班,將織造技藝全部傳授給村民,她要帶大家一起致富。7年來,粟田梅已經教會3000多名婦女織侗錦。

手工侗錦工藝繁雜,有軋棉、紡紗、染紗、絞紗、絞經、排經、織錦等十多道工序。

侗錦織造極耗精力,絲線必須一根根數好、排好,稍有偏差圖案就會錯亂,即使是熟練的織女,一天也只能織一寸。

以前,村民種一年的地,最多收入三四千塊錢,而今,每年光靠織造侗錦就能掙4萬元,技藝精湛的技工,每年能掙到6萬元,翻了十多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這個城市風景如畫,千萬豪車不能亂停,處罰措施有點嚇人
中國歷史上的貨幣造假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