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空中應急救援有了「多面手」

空中應急救援有了「多面手」

20日上午8時51分,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中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慢慢劃破湖北荊門漳河水庫湖面,昂首起飛,經過十幾分鐘的飛行,9時5分飛機平穩地貼著水面滑行,輕盈入水,順利完成水上首飛。

作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陸上、水上成功首飛,是繼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實現交付列裝、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之後,在大飛機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領域的研製空白,為我國大飛機家族再添一名「重量級選手」。

空中應急救援有了「多面手」

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至此,中國大飛機終於邁出「上天入海」完整步伐,建設航空強國輪廓愈發明晰。圖為:10月17日,「鯤龍」AG600在進行水上首飛前的準備。新華社記者 熊琦攝

1.20秒就可汲水12噸

「簡單來說,『鯤龍』AG600既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飛機。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航空工業「鯤龍」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說。

據黃領才介紹,「鯤龍」的飛行速度是救撈船舶的10倍以上,並且擁有高抗浪船體設計,除了在水面低空搜索外,它還可在2米高海浪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護50名遇險人員。「『鯤龍』AG600的問世,為我國提供了開展中遠海上救援、遠洋航行安全巡護的有效手段,對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數據表明,「鯤龍」AG600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只需要20秒就可汲水12噸,可在距離樹梢30米到50米高度處進行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對4000餘平方米火場進行有效撲滅。此外,「鯤龍」還可以在不低於兩米海浪的海況執行著水救援任務。

此外,「鯤龍」AG600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還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需要以及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的需要。

據了解,「鯤龍」AG600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採用單船身、懸臂式上單翼布局及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選裝4台國產渦槳6發動機。全機共有5萬多個結構、2萬多個系統零部件、100餘萬個標準件。「對航空工業而言,研製這麼大體量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種飛機,也屬首次;放眼世界,類似型號的飛行器也是不多見的。」黃領才說。

空中應急救援有了「多面手」

10月17日,「鯤龍」AG600在跑道上。新華社記者 熊琦攝

2.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鯤龍」AG600可以在海空之間自由地翱翔與漂浮,施展絕技——這款能「飛起來的船」可以隨時響應一次說飛就飛、說落就落的旅程,更值得驕傲的是,這是烙刻著中國自主研製印記的中國大飛機。

「設計水陸兩棲飛機,需要把飛機和船的特性結合起來,既要保證飛機的空氣動力學特性、操控特性,還要保證飛機在水中高速滑行時的水動力特性,它就相當於一艘船一樣。我們從飛機的總體、氣動、水動布局上來講,要協調好、綜合好。」黃領才介紹。

從氣水動布局設計方面來看,「鯤龍」AG600飛機既要按照陸基飛機的起降模式,使用起落架系統來完成陸上起降,同時還要按照水上飛機使用船體滑行的模式,來完成水上起降,而這兩種起降模式的氣動與水動特性存在著明顯差異。

「船的航行速度有限,大概只有十幾節,快的也只有二三十節。可是飛機如果要在水上飛起來,它的離水速度就要到100節左右,這麼高的速度、波動的水面和浪對機體的衝擊,對飛機在水上滑行過程的影響都非常大。」黃領才說。「鯤龍」AG600設計團隊通過多方案權衡迭代與優化,氣水動特性影響因素的建模與綜合分析優化等關鍵技術攻關,圓滿完成了「鯤龍」AG600飛機的氣水動布局設計任務,達到了頂層設計要求。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鯤龍』AG600飛機設計、製造等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飛機機體結構、動力裝置和主要機載系統百分之百由國內配套,並滿足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黃領才強調,通過這個型號的研製,科研團隊也在摸索屬於這個特種用途飛機領域的理論和試驗分析方法。

3.促進完善空中應急救援體系

從航空搜索救援的歷史發展看,水上飛機是最早用於海上救援的飛機,特別是在戰爭時期,擔負著巡邏、搜索、運輸、偵察等任務。此外,從1919年起,飛機便成為一些西方國家森林火災巡護的主力。

在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水轟五」的研製到現在「鯤龍」AG600的研製,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製的核心技術。黃領才說:「『鯤龍』AG600作為我國『三個大飛機』之一,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對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們也不斷獲得新的動力,更有信心往前走下去,希望能夠為國家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和空中消防體系作出貢獻。」

據有關部門統計,如果我國發生森林大火,全國可調動的能用於航空滅火的航空器只有30多架。目前,我國森林航空消防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正因如此,『鯤龍』AG600飛機對提升國產民機產品供給能力和水平,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黃領才強調。

據了解,目前我國應急救援和空中消防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中,相應的任務體系、指揮體系、運行體系、協同體系還未形成明確的機制,發展遠海、深海搜索設備的研發,加快推進森林航空消防事業發展已經成為未來的方向。

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人們的活動將越來越走向遠海。「『鯤龍』AG600飛機航程遠、續航時間長、水面起降性能好的優勢將我國的海洋救援能力從300公里提升到1500公里,為人們走向遠海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手段。」黃領才說。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21日 04版)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全國科普日企業科普聯合行動啟動 美團科普周發布「科技館人氣榜單」
玻尿酸除皺 並非一勞永逸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