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陰性乳腺癌到底有多「陰」

三陰性乳腺癌到底有多「陰」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屬於一種異質性疾病,分子生物學特點、臨床特點和病理學特點都不同。其中三陰性乳腺癌(TNBC),癌如其名,是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都沒有表達的乳腺癌,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組織化學亞型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佔15%。其病理學特點為組織學分級比較高、發病年齡比較早、腫瘤體積比較大、發生內臟轉移和骨轉移的概率比較大,術後1~3年是複發高峰,相比非三陰性乳腺癌死亡率更高,且中位生存期更短。遠到姚貝娜,近到網路作家唐家三少的妻子木子,都是在此段時間內複發轉移的,病程與此吻合。

三陰性乳腺癌為何如此「陰」險?

目前,針對乳腺癌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新輔助化療、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缺少ER、PR和HER2的表達,這意味著,內分泌治療和針對Her-2的靶向治療對這種癌症統統不管用。雖然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比較敏感,但通過全身的常規輔助化療,通常只有約20%患者有很好的化療效果。目前許多研究證實,三陰性乳腺癌對新輔助化療更加敏感,其病理完全緩解率更高。

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近年來乳癌發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且年輕乳腺癌的病例逐漸增多。我國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徵與預後的Meta分析顯示,35歲以下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更易發生三陰性乳腺癌。如果對<35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開展乳腺癌篩查,同時檢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表達狀態,或許有利於三陰性乳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改善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預後。此外,4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進行年度篩查;45歲以上女性應定期做乳房X線檢查;55歲以上女性1~2年做一次篩查。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中國宣布世界上最大的「鯤龍」AG600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完成從水上起飛並降落試驗
脂肪肝患者飲食有講究 粗雜糧、低糖水果利健康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