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八戒,比唐僧早300多年,做的這事讓人肅然起敬!

歷史上真實的八戒,比唐僧早300多年,做的這事讓人肅然起敬!

很多人看過《西遊記》,對豬八戒的印象很壞,認為他就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其實,歷史上確有八戒一人,是一位得道高僧,曾到西天取經,比唐僧早了300多年。他做了這樣一件事,讓人肅然起敬!

豬八戒

熒屏上的《西遊記》是根據明代作家吳承恩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因為是小說,所以有很多虛構的成分。在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的八戒好吃懶做、油嘴滑舌,動不動就說散夥,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八戒卻完全不是這樣,而是一位恪守信念的得道高僧。

根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真實的八戒,原名叫做朱士行,他生於公元203,卒於282年。這個時期的中國,正處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國內軍閥混戰,城頭變幻大王旗。

在這個亂世中,朱士行選擇了避世,在洛陽白馬寺出家,到寺廟中修行,法號八戒。

白馬寺

根據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朱士行傳》記載,說他為人「志業清粹,氣韻明烈,堅正方直,勸沮不能移焉」。他少年即懷遠志,擺脫俗塵。出家之後,專務經典,以弘法為己任,常講《道行般若》於洛陽。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朱士行在寺廟裡經常講《道行般若》。這部經是反映大乘佛教般若學的較早的一部經,主要宣揚大乘「自性空」思想,如今的名字也有很多,比如道行般若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般若道行品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等,都是指的這部經。

朱士行參悟的《道行般若》是由一位僧人竺佛朔翻譯的。根據資料記載,竺佛朔是天竺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人,在東漢末年桓帝的時候,竺佛朔帶著梵文的道行經來到了洛陽,皇帝知道後就讓漢人和他一起翻譯這部佛經,但是因為語言和漢文字把握能力的原因,導致刪減了部分不能參透的經文,造成文句簡略,義理艱澀,前後不能貫通。更主要的是,那本梵文的原本已經找不到了。

朱士行了解到西域就有這部著作的原文,決定到西域取經。

朱士行

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如今已經很好走了,但是在漢朝,山路崎嶇,行走非常艱難。

公元260年,也就是歷史上的甘露五年,正是曹操的太孫曹髦做皇帝的時候,朱士行從雍州(陝西、甘肅)出發,通過河西走廊到敦煌,經西域南道,橫渡流沙,直抵于闐(tian)國。為什麼到于闐呢?因為這裡是天山南路南道的東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經由此地傳到我國內地。

于闐國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很多佛教聖人都曾來到過這裡。也是因為全民信佛,所以國祚也非常長,達1238年。在這裡,朱士行找到了《大品般若經》的梵本。但是,那時候沒有印刷術,人家又不給,只能自己抄寫,於是朱士行硬是謄寫了這部60萬字的大塊頭。

于闐(tian)國

後來,朱士行讓徒弟弗如檀把這部書送回了洛陽,前後長達20多年。去取經的時候,朱士行還是壯年,剛剛50多歲,還是壯年,但是當往中國送經書的時候,朱士行已經70多了,身體極度虛弱。282年,徒弟把經書送回了中國,當他得到這個消息後長舒一口氣,第二年,也就是283年,八戒大師朱士行在於闐國圓寂。

當徒弟弗如檀把這部經卷送回中國的時候,中國已經發生了朝代更迭,司馬家族的西晉開始了。經過無羅叉、竺叔蘭等人合力譯成漢本,取名為《放光般若經》。

這部著作在佛教界影響很大,當時的義學高僧如帛法祚、支孝龍、竺法汰、竺法蘊、康僧淵、於法開等人,都為之作注或講解,形成兩晉時代研究般若學的高潮,至今還有很多人非常推崇八戒的行為。在佛學界,認為朱士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漢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經求法的僧人,為後世西行求法者如法顯、寶雲、玄奘等人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參考資料:《出三藏記集》、《朱士行》】(作者:每日漢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漢字 的精彩文章:

民國主席林森,為啥在卧室里放了一具白骨骷髏?
長白山為什麼充滿了神秘感?

TAG:每日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