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義:中國大陸追趕半導體,關鍵在封裝|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內容來自「工商時報」,謝謝。
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現任中芯國際獨董的蔣尚義昨(22)日出席研討會發表全球半導體現況,並指出大陸要在半導體領域追趕差距不能只看晶元,而是要改良整體系統層面,先進的封裝技術將成為當中關鍵。
媒體報導,蔣尚義昨出席南京「2018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進行演講,針對摩爾定律、半導體現況發表看法。據悉,蔣尚義在演講時還一度因踩空而從舞台跌落至地上,似乎有扭傷,但所幸大致無礙,蔣尚義也在台上堅持至演講結束。
對於大陸半導體產業,蔣尚義分析,由於起步較晚,大陸在半導體技術的追趕上一直都很辛苦,但仍存在趕超的機會,但需要放大眼界,不能只著眼晶元領域。
蔣尚義認為,摩爾定律的速度將會放緩甚至有可能見底,故預測未來半導體領域中的重點並不僅在晶元,要從系統全面改良,有長遠眼光才能提前布局,才有趕超機會。
大陸在今年中興通訊受美國禁售令制裁後,國內出現晶元能力不足的檢討聲浪,而引起各路資本開始追逐新創晶元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華為等大陸巨頭也接連發布在晶元領域的相關布局。
但蔣尚義呼籲大陸業者眼光不能僅限縮在晶元,要放遠至整體系統層面,他還表示,在整體系統中,如何將環環相扣的晶元供應鏈整合在一起,則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封裝行業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蔣尚義指出,未來有先進封裝技術的半導體世界樣貌將會完全不同,故當前重點是要讓沉寂30年的封裝技術開始成長。
延伸閱讀:封裝是摩爾定律的「救星」?
在目前,摩爾定律的發展由於器件特徵尺寸接近極限而正在變慢。那麼如果摩爾定律遇到瓶頸了,我們該怎麼辦呢?有一種思路,就是「More than Moore」,即不使用直接縮小器件而是挖掘CMOS電路系統其他地方的潛力來進一步實現集成度和性能的提升。而UCLA的教授Subramanian (Subu) Iyer的志向是使用封裝技術來實現「More than Moore」。
在當代SoC技術中,所有的片上模塊都必須使用同樣的工藝。然而,這樣會遇到各種各樣成本以及技術上的問題。從模塊劃分角度來看,不同的模塊有不同的需求。舉例來說,高性能數字模塊(如GPU和APU中的運算單元)需要非常快的操作速度,因此更適合使用特徵尺寸小的先進CMOS工藝。相反,對於模擬、射頻以及混合信號電路來說,先進位程中由於電源電壓較小,因此會導致較低的信噪比以及較差的線性度。
因此,這些電路其實更適合使用較成熟的工藝去實現。如果使用SoC,則所有模塊都使用同一種工藝,顯然不是最優解。因此,使用封裝技術實現More than Moore的第一個好處就是不同的模塊可以用各自合適的工藝去實現,最後再用封裝技術集成在同一封裝內。
More than Moore第二個解決的問題是內存訪問問題。之前提到過,Iyer提出的eDRAM可以部分解決片上SRAM不夠大的問題,但是對於主內存(容量高達幾GB)的訪問功耗和延遲問題,光eDRAM還是不夠的。More than Moore通過高級封裝技術把內存與處理器放在同一封裝內,從而實現高速內存訪問。目前Nvidia的GPU已經在使用基於HBM封裝技術的超高速內存以保證性能,可以說是More than Moore的勝利。
話說回來,Iyer在UCLA的More than Moore研究是大規模異質互聯。目前異質互聯的模塊數量還不高,往往只有兩三個晶元模塊在封裝內做異質互聯。Iyer的研究目標則是把異質互聯晶元模塊數量提升到數十個甚至上百個,而且去掉封裝,把所有的晶元直接裝在板上。
為什麼需要大規模異質互聯?這是因為目前小規模異質互聯中,每一塊晶元都是大規模定製晶元,很難形成規範,也很難統一介面標準。這就造成了設計上的困難,也很難規模化。而且,晶元之間引腳的間距不定,通訊介面必須使用功耗較大的SerDes,這就造成了功耗過大。
Iyer的思路是,把一塊大晶元拆成很多小而且介面標準化的小模塊晶元(Dielet),之後用封裝級互聯集成到一起。由於每塊晶元的尺寸小而且形狀固定,因此晶元間的間距也可以做到很小,這樣大部分SerDes可以省去,只留下部分距離很遠的引腳需要SerDes,這就節省了功耗。而且,由於介面和尺寸標準化,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把規模做大。每一塊小晶元都可以是一個IP,這樣就誕生了一個新的大規模異質互聯的生態。
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Iyer教授在UCLA建立了異質集成與性能進化中心(Center for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 Scaling, CHIPS),並與各個領域的眾多大咖(如計算機領域的Jason Cong,醫學院的Tzung Hsiai等)合作。讓我們期待這位Super Star在UCLA的作為!
默克半導體事業處處長林柏延也認為,部分5納米與3納米所使用的材料都差不多,因此有些廠商會從不同的光罩、製程,甚至是封裝技術來改善晶元效能,提升系統的整合度。可看到目前業界正積極嘗試不同封裝技術,強化產品性能並縮小產品尺寸,例如採用3D堆疊的方式。
也就是說,封裝拯救摩爾定律的時代將要到來?
※華新科大擴產,能緩解被動件缺貨問題么?
※AMD狂追嚇到英特爾?晶元巨頭追投10億美金元擴產|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