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上網會讓你變得更加空虛嗎?

上網會讓你變得更加空虛嗎?

1.什麼是空虛感?

空虛感就是由於缺乏價值感,尋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人生追求的目標,體驗不到自己行為的意義,而產生的一種焦慮、低落和無聊等複雜的消極的情緒,同時還會產生不良行為,例如消極的填補行為,為逃避現實而沉迷網路世界【1】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空虛感就是一種自我價值感低、生命意志意義感低和目標混亂等消極的心理體驗,所以為了能進行量化研究,就需要把空虛感分成多維度進行測量,例如可以將空虛感分成生命意義、意志自由、消極情緒、意義意志四個維度【2】

生命意義: 指個體對自己生命、生活的意義的想法;

意志自由: 指在任何境遇中人始終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態度和生活方式和解決或拒絕他們所面臨的問題;

消極情緒: 指對於生活存在著消極悲觀的想法、感受;

意義意志: 指個體追求生命、生活意義和目標的意志


2.網癮有多少個成因?

網路投入程度,也可以稱為網路依賴程度或者網癮程度,可以分為以下5個成因【3】:

強迫性上網: 例如出現的強制性地刷新朋友圈、微博的程度和頻率

網路戒斷反應: 例如斷網時出現空虛、焦慮、沮喪、煩躁…等情緒的程度

網路耐受性: 長時間接觸網路已經感覺到某種「索然無味」,必須增加時間和投入程度才能體驗到當初的刺激感和愉悅感

人際與健康: 即網路對人際與健康的影響程度

時間管理: 對上網的自制力如何,可以控制住上網的時間嗎?


基於前人的一些研究,筆者將網路投入程度五個維度與空虛感進行了一次相關性實驗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上網會讓你變得更加空虛嗎?

通過相關分析可知:空虛感的每一個維度(生命意義、意志自由、消極情緒、意義意志)分別與網路投入程度的每一個維度(強迫性上網、戒斷反應、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都存在非常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而通過回歸分析發現,意志自由對強迫性上網、戒斷反應、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具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311,β=0.308,β=0.199,β=0.337,β=0.336,P均小於0. 001);意義意志對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 0.261,P<0. 01;β= 0.173,P<0. 05);消極情緒對戒斷反應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355,P<0. 001)。

簡單來說就是,空虛感與網路投入程度(網路成癮程度)存在正相關關係,空虛感越高投入網路中的程度越高,因為智能手機的發展,使每個人可以如此輕易地隨時隨地接入到互聯網中,所以,在感到空虛寂寞的時候,玩手機電腦上網成為每個人最容易做出的選擇,尤其是當你一時無法解決內心中的迷茫、無意義感、厭倦、悲觀失望和無所適從時,為了填補和逃避這種空虛感,可能會以更加深的程度沉浸於網路世界中,這就跟有些人傷心時會通過喝酒來緩解、焦慮時會吸煙來緩解的行為一樣。

不同於實驗研究,空虛感越低,你投入網路中的程度不一定會越低,因為人不只有空虛感這一種消極感受,任何一種消極心境都可以演變成千上萬個「合理」理由沉浸和逃避到網路中,例如悲傷、抑鬱、自卑、生活壓力、社交焦慮····消極情緒對你的影響越大,你越想尋找方法去解決,但情緒的力量是強大的,甚至可以壓倒理性的,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與其承受痛苦與自己的內心面對面,還不如一頭扎進美好的虛擬網路世界中。

上網會讓你變得更加空虛嗎?

但是,如果因為習慣於使用網路來解決生活中的消極情緒的話,一旦離開網路,就可能開始體驗戒斷反應(跟戒煙、戒酒、戒毒品時出現的感受差不多,不過程度沒有那麼嚴重),出現更多的不良情緒,為解決不斷增加的消極情緒就需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長時間接受網路的高強度刺激會產生網癮耐受性(例如審美疲勞),網路緩解消極情緒的作用降低,又需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來緩解消極情緒或者追求新的內容刺激,從而形成一種不良的循環,所以,網路投入程度越高也可能帶來更多的空虛感(因為這是相關研究,不是因果研究,結果也可以是原因),

另一方面,網路世界是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世界,而現實世界則沒有像網路世界中那樣擁有高強度、高頻率視聽覺刺激,沒有那麼精彩,沒有那麼多感動與喜怒哀懼,沒有「一萬個可能」,現實生活只是是平淡無奇的,甚至是很無聊的,一日復一日地生活,每一次從那個豐富多彩的網路世界中走出來時,我們都會感受到一種失落和空虛感,這種感覺會你在一天內看完一部你很喜歡的電視劇或者動漫時體驗地比較強烈——「就像吃完了一口麻辣火鍋,再吃一般食物會覺得沒味道,長時間看慣了動感十足、有強大感官衝擊力的畫面,對普通的信息刺激會變得遲鈍和麻痹。」,而且這不是以前那個追求內心修養的文人時代,網路上的狂歡無處不在,追求膚淺的精神享受成為了這個網路時代的常態,那個不良的循環只會越來越「堅固」。

所以,空虛感越高越會讓你沉浸於網路世界中尋找填補,而長時間的上網造成的落差衝擊也會讓我們對現實感到一種失落和空虛感,這樣的失落和空虛感又會讓你重新投入到互聯網中,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1]梁豐.大學生空虛感與應對方式_學校適應的關係研究[D].2013

[2]袁雪.大學生存在空虛與成人依戀、自我同一性的關係研究[D].2009

[3]陳淑惠.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J],2003,45(3):279-294

作者寫於2018-10-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土肥圓、白富美,你想選哪個做老婆?
鳥類遷徙為何呈V字隊形?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