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東方歷史評論「明治維新」延伸閱讀(15篇)

東方歷史評論「明治維新」延伸閱讀(15篇)

原標題:東方歷史評論「明治維新」延伸閱讀(15篇)


150年前的1868年10月23日,日本宣布改國號為「明治」,正式開啟了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


01

許知遠:作為方法的日本

回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倘若中國知識分子能在尋求富強之道時,也能意識到日本模式所蘊含的黑暗力量,近代中國之路或許也會變得不同。這一點對於正在獲得富強的中國,尤其富有啟發。

02


混血兒與日本的「文明國」歷程

外國人與日本人所生的孩子——作為一個觸及人種、民族、宗教、文化等多層面且複雜概念的一種存在,這一群體自古以來的處境,都不可避免地引發著政治和社會層面的關心,而這一趨勢在進入近代之後更為明顯。

03


明治天皇即位儀式上的兩個象徵

8月27日,舉行了明治天皇的即位儀式,與傳統即位儀式,有兩點不同。一是在庭前的神案上,擺上了直徑3尺6寸余的地球儀。另一點不同是改變了歷來按中國唐制服飾、儀制的作法,而按照日本本土的方式進行的;其詔敕中,除了「遵照天智天皇之不朽大典為政」這種千年一貫的例文之外,新增加了「根據神武天皇的創業以行大政」的字樣。

04


日本左翼與右翼之源流

「近代日本在確立自由主義為體制中的支配地位之時,作為反體制派的右翼與左翼也同時誕生了……右翼與左翼,是不滿於作為明治國家體制補充的這個母體所產下的一對雙胞胎。」

05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涉華學術調查

近代日本學者的涉華學術調查及研究,範圍廣泛,內容豐富,情況也十分複雜。不管這些學者是否有意識,他們的行為本身都跟國策有關。這就需要我們了解當時的背景、動機等,以做出儘可能客觀正確的判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調查文獻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素材。

06


明治天皇:1852—1912

1867—1912年,日本從落後封閉的封建國家,一躍成為君主立憲制的現代大國。歐美數百年間的變化,在明治天皇在位的四十餘年中急速上演;後世日本的命運,在此亦有端倪。然而,明治卻隱身於各個事件和人物背後,難見蹤跡。他是無能的傀儡,還是偉大的君主?在時代的巨大浪潮中,他如何應對周遭的一切?

07


連帶與抗衡:近代中國人留日精神史

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存在亞洲政治經濟的連帶關係;在傳統中國與現代日本之間,則存在中日文化心理抗衡。進入精神史的深層,就需要歷史敘述的邏輯結構。有了橫向的東亞連帶和抗衡,縱向的古今恩仇愛恨的梳理,才能深入到中國留日學生的精神深層,寫出他們的恩怨情仇感受。

08


1885-1909:明治女校的文人和師生戀

明治女子學校的理想主義,作為時代的先驅信奉浪漫主義愛情,萌生了很多愛的羅曼斯。在世間被認為戀愛至上主義引起爭議,但實際上多數情況是以柏拉圖式的戀愛告終。

09


日本年輕人倒向保守派?

正是自我責任讓年輕人感受到了自身的「無力」——「努力不夠啊」「沒法成功啊」,自我責任讓年輕人把原本屬於社會的問題歸諸自身,從而誘使其進一步遠離社會。自我責任感之所以如此強有力,是因為它會造成一種錯覺,讓年輕人認為只有承認自身的無力才是保全自尊的唯一方法。而這一錯覺,便會隱蔽其原本擁有的政治參與性的一面。

10


日本發現歐洲,1720-1830

如果說日本的近代化始於明治維新的話,那麼,從1868年回溯到1720年的近150年,則可以說是醞釀這場近代化的漫長的準備期。彼時的知識分子奮起反抗鎖國,拚命探索來自國外的新知識。像本多利明這樣有著充沛精力並極富熱情的人們,促使日本發生了令人驚嘆的變化。

11

劉檸:日本的戰爭畫

由於日本近代戰爭的「總力戰」性質,新聞媒體和文化藝術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既是歷史進程的記錄者,又是國家總動員的道具。且越是到後來,後者的色彩越濃厚,文人、畫家競相登場,如開屏的孔雀般展現才藝,一遍又一遍,濃墨重彩地塗抹著國家主義的畫布,湧現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與新聞記者、小說家的「筆部隊」遙相呼應的,是丹青繪師們的「彩管報國」

12


日本開國、維新的中國因素

在日本的開國和維新過程中,恰恰是中國起了西方了解日本、日本了解西方這種雙向互動的窗口、中介作用。這種窗口和中介作用,對日本的開國和維新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3


狹間直樹:日本人的國民性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們要稱讚明治維新,我認為其中最基礎的,就是它在國民教育方面的貢獻。也就是說,在我看來,明治維新最大的貢獻,就是使日本向以國民為基礎的國家邁出了第一步,這一點值得稱讚。

14


明治維新親歷記

1862年,薩道義作為英國外交使團翻譯來到日本,直到1869年歸國,他經歷了開放通商、尊王攘夷、下關之戰到內戰爆發、天皇親政等一系列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他以第一手資料,忠實記錄了日本各階層在大變革中尋找出路的艱難歷程,以及他眼中的日本人、日本精神和日本文化的本質。

15


苦澀的朝鮮革新者

他是那個時刻東亞最著名的流亡者。他甚至是這個領域的開啟者——一個失去權力的政治人物,仍竭力用各種方式來影響本國的形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東方歷史沙龍(151)黃河邊的民間藝術和歷史記憶
東方歷史沙龍黃河邊的民間藝術和歷史記憶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