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中國的第一個顆人造月亮將會升空比月亮還要亮8倍
"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天府新區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專場活動」上,一個「人造月亮」的衛星項目驚艷四座。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春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造月亮」的創意,目前技術上已經成熟,預計到2020年,「人造月亮」將從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照亮夜空。
他介紹說,如今的月亮亮度不足以滿足夜晚的照明。「人造月亮」產生的亮度,將是如今月亮亮度的8倍。有了「人造月亮」,街道可以不需要安裝路燈。「人造月亮」可以控制照明範圍,照明直徑未來可以控制在十公里到七八十公里,指定的照明精度範圍可以控制在幾十米之內。
俄羅斯曾實施「旗幟」系列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於一位法國藝術家: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鏈,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
俄羅斯也曾在1999年實施了代號為「旗幟」的一系列計劃,試圖用特製的鏡子從太空反射陽光照耀地面。
這一系統可以解決俄羅斯高緯度地區的照明問題。這些地區每年總有長夜難明的極夜時期,渴望光明的人們深受其苦。此外,太空反射鏡還可以用來照亮發生地震或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地區,使救援工作在夜間也能進行。但也有人對此提出了異議。生物學家們擔心它會改變地球某些區域的生物模式。而天文學者則認為它可能會影響天文觀測而強烈反對。最終因為空間鏡面展開時失敗,「旗幟」計劃被擱置。
「俄羅斯之前其實在演示驗證上做得比較完備,基本原理成熟,也在空間站做了實驗,但沒有走到大型空間反射鏡這一步。我們目前的核心技術、工程基礎材料方面都已經有很高的成熟度,具備開展系統演示驗證階段的研製條件。」天府新區系統科學研究會主任武春風說,「人造月亮」照明項目的一些關鍵技術攻關屬於航天工程共性技術,之前已由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其中,天府新區系統科學研究會負責牽頭項目的完整系統論證,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成都匯蓉國科微糸統技術有限公司等協同論證,國內20餘名相關專業的學術專家、工程專家共同對「人造月亮」照明項目進行了方案論證與初步設計。
2022年將發射3顆「人造月亮」
實際上,「人造月亮」的學名叫太空反射鏡,它不僅可以照亮地球(上的一小部分),有科學家還曾設想用它來幫助應對氣候變化,尤其是控制溫室效應。按照美國科學家LowellWood的計算,偏轉1%的陽光就能恢復地球氣候的穩定性,這就需要一塊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的反射鏡(以及若干小一點的反射鏡),放到太空軌道上,把太陽光反射回太空,或者過濾它。當然,科學家自己也覺得這在技術上不太可行。
在遠離地球38萬公里的深空軌道上,直徑為3476公里的月球正運行,當到達滿月時,它可以向地球的大部分地區輻射光。而未來的「人造月亮」則預計部署在500公里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光強度損失比38萬公里小得多。
武春風說,我國的「人造月亮」準確表達是一種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預計其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8倍。他說,按照相關研發計劃,2020年「人造月亮」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照明到調控的整體驗證工作後,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在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選其一展開發射工作。「屆時,這3面巨大的反射鏡將等分360度的軌道平面,3顆『月亮』交替運行可實現對同一地區24小時不間斷照射,反射的太陽光可覆蓋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的範圍。」
這樣「異想天開」的項目,還是讓不少網友炸開了鍋。甚至有人調侃道:晚上太亮睡不著咋辦!
——全球最大的人造月亮 ······ 我在卧室躺著都能看見。
——「人造月亮」會影響睡眠嗎?
——會不會影響夜間生活的其他生物呢?
——「人造月亮」會有光污染嗎?
——會影響睡眠嗎?這下子要比誰的月亮圓了!
——對於我這些見光醒的人簡直是傷透了。
「人造月亮」指哪打哪,亮度可調
針對網友擔心的影響生物作息等問題,武春風說,「人造月亮」的光線強度與照明時長均可做調整,照明精度也可控制在幾十米之內。雖然說「人造月亮」是月光的8倍亮度,但考慮到大氣運動等因素影響,工作區的實際光照度大致相當於夏季的黃昏時刻。屆時,人們能感受到的「人造月亮」光照度,為路燈光照度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其可以做到「指哪打哪」「亮度可調」,不必擔心「生物鐘錯亂」這種問題。
在「人造月亮」運轉期間,人們仰望夜空,只會看見一顆格外明亮的星星,而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一輪圓月。
特別是在民用領域,「人造月亮」充分利用太陽光,與夜間的路燈照明形成互相補充,節約了大量基礎設施用電消耗。在日照時間短的冬季,「人造月亮」提供照明,可起到適當讓黎明提前、黃昏延長的作用。「以對成都50平方公里區域提供照射為例,每年可節約電費開支約12億元。在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的停電區域,也可以用『人造月亮』空間照明實現舒緩恐慌、有光救援、便捷安置等。」武春風說。
※理查德·羅伯茨:為什麼說我們應該愛上細菌?
※前阿里巴巴CEO衛哲最新演講:經濟寒冬來了,企業一定要清楚這6件事
TAG:世界科技創新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