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用心良苦才能完成豆瓣評分高於9.0的紀錄片?
紀錄片簡單、平實、不喧囂,卻將人生實相凝聚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新一代的紀錄片從業者,更是早已將時代性與趣味性融入作品,與傳統紀錄片相比,它們不再是少數人的默默欣賞,而是成為全民熱議的熱播劇,成為人們可以在聚會中熱鬧交換的談資與信息源。從業者們已經在這片漸漸升溫的土壤上迎來了他們的春天。
王海龍
灰色西裝、西褲、黑襯衣 Z ZEGNA
陳玲珍
白色套裝 MICHAEL KORS
崔穎
連衣裙 TAORAY WANG
在自然紀錄片中體會生命的博大精深
崔穎
艱苦、危險、被動、不可控,自然類紀錄片一向是國內紀錄片的短板,直到《野性的呼喚》誕生。它的許多鏡頭,連最擅長記錄片的BBC都沒有拍到,因而國際聞名。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弘揚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野性的呼喚》則喚起了公眾對自然的興趣與保護環境的熱情。崔穎,正是這部歷時六年,國內首部全景式自然紀錄片「背後的女人」。
灰色針織毛衫 闊腿褲 Giada
艱苦、危險、被動、不可控,自然類紀錄片一向是國內紀錄片的短板,直到《野性的呼喚》誕生。
它的許多鏡頭,連最擅長紀錄片的BBC都沒有拍到,因而國際聞名。
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弘揚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野性的呼喚》則喚起了公眾對自然的興趣與保護環境的熱情。
崔穎,正是這部歷時六年、國內首部全景式自然紀錄片「背後的女人」。
2015年,中國首部全景式自然紀錄片《野性的呼喚》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一經問世,就在業內「炸了鍋」。
這部由崔穎擔任總導演,被譽為「中國野生動物影像記錄的里程碑之作」的紀錄片,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中國野生動物的全景,拍攝範圍涉及森林、沼澤、草原、洞穴、高原、戈壁……以長期、多次跟蹤拍攝,展現野生動物們在自然界中完整的生態行為。
野生動物紀錄片在前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調研,攝製組還會與科學家共同熟悉動物習性。
野外拍攝需要使用的包括紅外攝影、水下攝影、顯微攝影等在內的特殊拍攝手段和器材也很昂貴並難掌握。長期以來,受困於經費與拍攝難度,自然類題材一直是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短板。
而《野性的呼喚》中,許多鏡頭是以拍攝紀錄片著稱的BBC都沒有拍到過的。
整整6年,崔穎和攝製團隊在艱險多變的叢林山丘,拍攝到大量珍貴畫面。
傳說中最難見到的雪豹、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全球目前僅發現的兩隻活體斑鱉……更記錄下野駱駝發情、東北虎撫育幼崽等生動行為。
好作品離不開等待與耐心
「許多紀錄片工作者,都是為信念而奮鬥的生命。」
她記得BBC一部眼睛鱷紀錄片,「這種鱷特別兇殘。但為了多角度呈現,攝影師需要下水到眼睛鱷身旁,拍攝它的水中狀態。鏡頭裡也能看到,它的眼睛一直在窺視著。」
《野性的呼喚》按動物生存環境,劃分為高原、海洋、森林、沼澤等10集。
每一集的主體動物都要有精彩行為,很多時候,需要等。
《中國虎》海報
生活在湖裡的斑鱉活動幾乎為零。「一位攝影師守了一個多月,才算拍到斑鱉一個激烈的行為,是它踩空後掉水裡,翻了一個身。」
拍攝雪豹只能選擇低至零下30-40攝氏度的最寒冷冬天,雪豹不得不離開5000米以上的高原,下來覓食時拍攝。
崔穎帶領團隊來到青藏高原,這裡的冬天壯美而殘酷。
攝影師每天獨自上山,在雪豹出沒地區,渾身貼滿熱貼,孤單又寂寞地守望了40天,仍然一無所得。第二年,他們換了一個地點,又是30天……終於見到了傳說中最難拍到的「雪域精靈」。
白色襯衣、條紋拼花腰裙 Judy Hua 華娟
自然類紀錄片有更廣闊的意義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以高清攝像的方式集中展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珍貴生命。」
他們拍攝到不少極具科學價值的內容,比如野駱駝從發情到產仔、哺乳的全過程。
上一次是1995年,有科學家在研究野駱駝穿過沙漠時,偶遇並拍攝到一隻野駱駝帶著剛生的小駱駝,這樣的溫馨場面再一次被記錄,就是10餘年後,在羅布泊沙漠,崔穎和攝製組苦等到了第8天的驚喜;而被全世界擔心瀕臨滅絕的兩隻斑鱉,卻被攝製組記錄下母鱉的產卵過程。
這樣的紀錄片,已經超越了欣賞本身。
「科研人員可能只研究一種動物,而我們需要了解很多。我們的拍攝需要用到生物學、環境學等多種科學,在接受科學家們幫助的同時,又儘力給科研人員提供這些動物的研究素材。」
一部好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可以起到科普教材的作用,激發公眾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促使人們更加了解自然,敬畏自然。
「自然科學類紀錄片有種永恆之美,像一根探針探出大自然的記憶和脈絡。有時,我看自然紀錄片,無論是風起雲卷,或是微波蕩漾,天真的松鼠、倒霉的兔子,都能會心一笑,因為你會意識到大自然的博大與沉靜……那是人類不能改變的命運與美麗。」
用人文紀錄片書寫給下一代的太平盛世備忘錄
陳玲珍
作為非營利機構CNEX視納華人基金會的三位創始人之一,陳玲珍帶領下的CNEX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經完成近百部記錄片,並屢獲殊榮。她把記錄片看做一個國家的成長別冊,參與監製的影片包括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的《1428》,以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
白色套裝 MICHAEL KORS
作為非營利機構CNEX視納華人基金會的三位創始人之一,陳玲珍帶領下的CNEX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經完成近百部紀錄片,並屢獲殊榮。
她把紀錄片看做一個國家的成長相冊,參與監製的影片包括獲得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的《1428》,以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
2017年6月,長期經營推廣華語紀錄片的CNEX聯合創始人陳玲珍,受邀成為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的選片委員,是極少數能為奧斯卡紀錄片單元選片的華人。
她的參選作品,是打破台灣紀錄片票房記錄的《不老騎士》、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以及紀錄片《衝天》。
「紀錄片是可以通過影像來調動思考,打破浮在表面的理解,切入社會、生活環境的。」最初,讓陳玲珍產生如此感受的紀錄片名為《尋找台灣生命力》。
「它聚焦於社會變革中的台灣民眾,讓我產生新的思考角度。「這是陳玲珍第一次意識到紀錄片的力量可以如此之大。
紀錄片是時代的見證者
2006年,已經在麥肯錫工作十四年、時任麥肯錫領導力中心院長的陳玲珍,在蔣顯斌和張釗維的邀請下,成立CNEX基金會。
致力於支持華語紀錄片的創作、發行與展映,立願以「一年十部,十年百部」紀錄片,為華人社會記錄「下一代太平盛世備忘錄」。
「21世紀開啟之時,正是華人近代史上難得的常年安平,大家追求夢想,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也開始在生活、思想、藝術層面上批評提問、尋找答案。」陳玲珍將「記錄歷史」作為了自己的工作。
創立CNEX的過程中,第一次接觸紀錄片的感受再次重啟:「當下的新聞事件與社會現象,背後到底是什麼東西在驅動,真相如何?我們都很好奇。」
因此,CNEX每年提出一個「主題」,由導演們自己提案,海選,並負責提供資金、剪輯、製片、顧問及後續發行推廣。
這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但有感於紀錄片對他們產生過的意義,陳玲珍與合伙人決意前行。
「不僅僅是為下一代留下時代真實記憶,也希望通過紀錄片,找到當下社會現象的背後驅動力。」
白色系帶連衣裙 Judy Hua 華娟
好作品不以風頭取勝
2007年,CNEX出品《父親》,至今有人為它撰寫影評。
這部紀錄片里,打臨工供兒子讀大學的父親,希望兒子畢業後能出人頭地、光耀門楣,但兒子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工資僅600元,還不如父親賺得多。
面對鏡頭,這位父親卻並沒有想像中的失望:「年輕的時候我以為人生很長,現在我知道其實人生很短。」
陳玲珍說,「紀錄片的價值,在於它帶你去經歷的,是你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經歷的生活。」
短短47分記錄著10年前西安的樣貌,10年前校園年輕人的模樣以及父親那個打臨工的小族群。
「這就是一個備忘錄,在高速發展的如今,我們只能借影像回望過去。」
2015年,CNEX出品《衝天》,是一部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所作的片子。
導演張釗維的初衷即是為了影響當下年輕人。
片中記錄了中日戰爭背景下,筧橋中央航校孕育的中國第一代飛行員。
16期學員,共1700名畢業生,無一不是家世好、學識優,本可以選擇去過更好生活,卻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參戰。
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宿命,在航校門口的石碑上寫著:「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他們的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每一次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但他們在人類至今最大的戰爭中成長,別無選擇。」
這部紀錄片在文藝青年聚集地豆瓣被打出了9.2的高分。
為了能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軟性的」督促人思考的紀錄片,每一年,CNEX都會組織校園巡展,選一些年輕人關注或應該關注的片子,安排展映後的創作者問答環節。
「我想,作為負責任的成年人,應該對他們起到引導作用。」
用美食紀錄片尋找時代共情
王海龍
美食類紀錄片領域,《舌尖上的中國》珠玉在前。一部記錄烤串文化的新片,卻意外逆襲。B站兩周彈幕過10萬個,豆瓣評分9.0分。好評如潮的背後,是拍攝團隊深入實地的精心準備與節制客觀的精準表達。王海龍,正是那個制定了新規則的人。
麻質襯衫 私人物品
美食類紀錄片領域,《舌尖上的中國》珠玉在前。
一部記錄烤串文化的新片,卻意外逆襲。
B站兩周彈幕過10萬個,豆瓣評分9.0。
好評如潮的背後,是拍攝團隊深入實地的精心準備,與節制客觀的精準表達。
王海龍,正是那個制定了新規則的人。
誕生於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國》,早已是中國美食紀錄片的代言,此高度在很長一段時間連它自己都未曾超越——2018年初,《舌尖3》播出後,很多批評來自忠粉。
幾個月後,一檔以展現中國各地燒烤文化為主題的美食紀錄片卻令人意外地火了。
王海龍帶著他的《人生一串》,B站兩周彈幕過10萬個,直接糊了屏。
每集終了,網友們集體打出「多謝款待」。
豆瓣評分9.0,獲評「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2016年,身為旗幟傳媒總經理的王海龍計劃為公司開發一檔美食節目。
他找到從事紀錄片拍攝工作多年的陳英傑,希望他可以擔任這個美食紀錄片的導演。
當年1月,他們約在簋街的一家燒烤攤見面,聊完之後,基本確定拍攝主題是燒烤,展現最熱鬧平實的人間煙火。
襯衫、休閑褲 私人物品
創作者要真誠卻不能失控
「但在紀錄片里煙火氣如何表達?肯定不能煽情。」
王海龍覺得,燒烤本來就是一種平民化美食,大家在吃燒烤時也不會端著,因此他們絕對不走宏大敘事的路線。
「創作者一定要真誠,但不能失控。」
《人生一串》最後一集有個鏡頭:有個姑娘在誇燒烤師傅手藝好,旁邊朋友伸手幫她抹凈嘴角。
創作者保留了這個鏡頭。
「很生動,保持煙火氣來自於這些,足夠給你一種準確的情緒。」
但王海龍也說,「其實食客與老闆,其實都有著許多極富戲劇性的故事,如果將他們故事完整呈現,勢必會妨礙美食的主體,那就是失控。」
影片中有一個賣烤茄子的年輕姑娘,和隔壁烤生蚝的小夥子相戀、結婚後,小夥子放棄了烤生蚝,輔助茄子妹一起經營烤茄子的小攤。
他們所在的那條街整體面臨改造,其實很影響目前的經營,兩個人卻都很樂觀。
「攝製組將平常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如實呈現出來,記錄他們在自己行業的工作狀態。作為燒烤攤主,他們肯定是更努力地生活著,在鏡頭前,也可能笑中帶淚,還透著股生存的力量,但我們不過度渲染,關於人生的複雜,留著觀眾自己去體會。」
拍攝之前,為了讓六組導演獲得共識,王海龍規定了情懷錶達的比例:70%講食物,20%講人,最後留10%講事。
紀錄片呈現著時代變遷
前期準備耗時三個多月,主要工作梳理重要城市、城鎮的具體拍攝線索。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希望那個燒烤店,開業已有一定年頭,在當地口碑還不錯,這意味著很多指標是過硬的,經過了時間檢驗的。其次是老闆本人對吃是有自己的執念的。」
6個導演組耗時3個月,跑了27個省、500多個攤位。
這些燒烤攤不是出沒在深夜街頭的流動攤點,就是待拆老城區無名巷子里的小店。
經歷了一年的拍攝製作,播出時已有近一半歇業或搬遷。
王海龍對此並不意外。
他認為這是一個任誰也無法逃避的事實,截止到2017年末,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8.52%,而這一切又是在幾乎不到一代人的時間之內發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驚人的速度。
越真實的,越有力量
紀錄片《人生一串》 海報
《人生一串》里很多誘人的鏡頭,都來自真實抓拍。
「燒烤攤,通常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停業的。有句話叫『守店』,要守得住,就得天天出攤。
因此,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抓拍,並且除了極端情況之外都不打燈,觀眾聽到的那些燒烤時候吱吱作響的聲音,也都是現場收音的。」
《人生一串》落腳的B站,剛放出簡短版預告就擁有了近60萬播放量,被3萬多用戶收藏。
由此,另闢蹊徑的《人生一串》完成了它的逆襲。
本文原載於《時尚芭莎》11月上 專輯
編輯/顧文瑾
視覺編輯/丁佳佳
攝影/鄧熙勛
化妝/王建偉
文字/戴小蠻月季
※玫瑰即使換個名字,也依然芬芳
※瓔珞如懿帶火的柳葉眉,到底適不適合你?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