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肝功能檢查正常 還會得肝癌?
肝功能檢查正常,半年後卻患肝癌
王澤最近感覺到自己腹部不舒服,便到醫院檢查,沒想到,檢查後醫生告知是肝癌,並且是中晚期。但其實上,初中的時候,王澤就知道自己是一名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自遺傳,大學畢業後他自己創業,就算工作再忙碌,他每年至少也會去醫院檢查2次。
「不可能,醫生,您一定是弄錯了,我半年前剛剛檢查過,肝功能一切都正常,怎麼才半年,就肝癌了呢??」35歲的王澤質疑的說到,同時,還有些震驚!醫院肝病科專家解釋:肝臟具有代償能力,只要30%的肝細胞正常,就能維持肝臟的正常工作,肝功能檢查顯示不出異常。所以,千萬不要被肝功能正常所蒙蔽,一定要進行乙肝病毒DNA熒光定量檢測、肝臟B超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病情。
難道肝功能檢查沒用嗎?
為什麼醫生要我再花錢查B超、查CT什麼的?
為什麼肝功能正常,肝臟卻可能不正常。
首先,你要知道,肝臟是個「啞巴器官」,只要剩下1/3的肝細胞在正常運轉,就不會影響身體代謝。有時候看這個人能吃能喝的,感覺很健康,可能肝臟上已經悄悄長了個腫瘤。
然後,我們來說說為什麼肝功能正常,肝臟卻可能不正常。
▼實際上,肝功能正常,僅代表抽血時肝臟細胞沒有發生炎症,沒有出現壞死。
▼有可能肝臟已經硬化了,又或者肝臟以前曾經有過炎症,但抽血時炎症已經停止了。
▼而在肝癌早期或中期,癌細胞周圍的肝組織會受到壓迫或侵犯,因此轉氨酶可能會出現輕度的升高,甚至還可能是正常的。
那為什麼還要檢查肝功能?
因為: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這項檢查是基本上可以了解肝臟健康。所以一般不必再花錢檢查更多。
▼而對於患有肝炎或有肝炎病史的人,或者說一些高危人群,這項檢查已經不能夠全面體現肝臟健康狀況了。就可能會出現上面說的可能的情況,肝功能正常,最後出現肝硬化。
一般常見的肝臟健康體檢有:
肝功能檢查基礎,適合所有普通人
肝功能檢查反映的是肝臟的合成、代謝、解毒、消化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幫助大部分普通人評估自己的肝臟健康狀況。能及早地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比如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藥物性肝炎等肝膽系統疾病。
缺點:不過,常規肝功能檢查檢測的是外周血中的轉氨酶、蛋白、膽紅素等,只能間接反應肝臟功能狀態,並不能反應肝臟形態變化。無法完全判斷肝硬化情況、癌症情況等。
肝功能檢查結果建議諮詢醫生解讀,如果想要自己看一看的話:一般來說,轉氨酶輕度升高不具有太大意義,但膽紅素和蛋白指標異常則需要引起警惕,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肝臟B超檢查清楚看肝臟
肝臟B超查往往是上午做,因為需要空腹。肝B超就像一面「小鏡子」,能讓我們「看到」肝臟的情況。比如:
大概了解脂肪肝的情況,肝臟是不是有囊腫,是不是有肝腹水,肝腫瘤情況,膽管和肝管有沒有結石……
◆B超下,健康的肝臟是通透的,B超光可以穿透肝臟。
◆B超下的脂肪肝,肝臟上的血管和膽管是模糊不清的,並且B超光穿透不過去。
甲胎蛋白早期癌症判斷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異性標誌,對原發性肝癌具有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是目前常用的肝癌篩查方法,該方法簡單又實用。
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厘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5年時間,這個過程中,X光片、B超等普通的手段並不能發現。
乙肝五項(兩對半)和丙肝傳染病檢查
乙肝五項檢查,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兩對半。乙肝五項和丙肝的檢查,是從傳染病學角度,檢查是否感染乙肝、丙肝及感染的具體情況。
畢竟病毒性肝炎不注意控制,很容易發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脂肪肝不管不問小心發展成肝癌
肝感染肝炎病毒
69歲的陸大爺來自泰興,除了比較胖,患有脂肪肝外,平素身體不錯,一年難得感冒一回。生活方式也很健康,然而一次體檢意外查出肝臟有3厘米左右的腫塊。在醫院進一步檢查,CT、核磁、病毒檢測……然而一番肝癌的常規檢查下來,並未發現異常,但是「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肝臟實性腫塊惡性居多,良性的不到20%,並且患者年齡超過60歲,良性可能性很小。」於是決定手術切除肝臟腫塊,術後病理果然證實為原發性肝癌。
脂肪肝可能會導致肝癌是臨床的普遍共識,但通常需要經過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個階段,而且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一般要十幾年的時間。「脂肪肝一旦形成,脂肪可以損害肝細胞,使肝臟正常功能受損,長此以往會導致肝臟發生纖維化,誘發肝細胞變性。」醫學上將直徑在3厘米以內的肝癌稱為小肝癌,大於5厘米的肝癌稱為大肝癌,另外對於直徑在2厘米以內的肝癌稱為微小肝癌。小肝癌的手術切除率及治療效果比大肝癌要好得多,其中微小肝癌的5年存活率達到80%以上,而大肝癌多會發生肝內轉移,5年存活率不到30%。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肝癌學堂」獲取更多健康知識信息!
※肝問路在何方?你最關心的肝癌治療問題都在這裡
※大多「肝癌」發病在晚期?早期3個「前兆」 多數人忽略了
TAG:肝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