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美為啥不造網友青睞的雙體航母呢?即便有錢有需求也不敢用!

中美為啥不造網友青睞的雙體航母呢?即便有錢有需求也不敢用!

原標題:中美為啥不造網友青睞的雙體航母呢?即便有錢有需求也不敢用!


縱觀如今各國海軍的發展,要想建設稱霸大洋的藍水海軍,總歸繞不過一種高技術裝備——航母。伴隨著近年來雙體船的在公共視野領域大放異彩,「雙體航母」的概念也就此誕生。但問題是,為什麼無論是身經百戰的美帝,還是厚積薄發的中國,似乎在未來航母的藍圖裡都沒有「雙體航母」的選項呢?


為什麼現在沒有雙體航母?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雙體船的缺點。


結構強度:如大家所看的那樣,雙體船由兩個單體窄船體連接橋組成。由於船隻在海上航行的時候通常要承受扭轉力矩,所以為保證雙體船的結構強度,連接橋就必須用較多的鋼材來加強結構,否則在海中央兩個船體「分道揚鑣」豈不尷尬。但這樣一來,過多的材料就會導致過多的重量,進而影響船隻載重量。因此雙體船並不宜用作對「載重量要求高」的用途。



022導彈快艇是穿浪雙體船型:這種船型的好處是便於高速航行,但不適用於載重量大的船舶

暈船:雙體船的另一大缺點就是容易暈船。這是由於雙體船橫向穩度較大,雖然在波浪中雖然橫擺角不大,但橫搖加速度卻比較大,容易造成人員的不舒適感。而且其橫搖固有周期較短,往往與縱搖固有周期接近,二者合一容易在較短波浪中產生縱橫向組合諧搖上下顛簸,使暈船率上升,所以雙體船不大適合遠海作戰。



大家常見的雙體船多是近海活動的遊艇或漁船,但對於遠海作戰的航母而言雙船體帶來的暈船效果就是硬傷!


當然,以上都是雙體船所共有的現象。而如果發展雙體航母,必然還會有些獨有的特殊性問題


空間問題: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那樣,雙體船的結構強度是個大問題,為保證雙體船的結構強度,材料使用量就會大幅上升,在增加船體重量的同時,也會不可避免的擠占艦體空間。再加上兩個船體的動力、防護系統的安裝,雙體航母的內部空間恐怕並沒有我們看起來那麼「廣闊」,這對於艦載機機庫的設置,無疑是個大問題。


去年下水的中國海軍調查船,可以看出要想中間肚子大,兩邊單體船就要高。當然這還只是艘2000噸級的船隻,如果是10萬噸......


作戰效率:此外,作戰效率也是制約雙體航母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木桶的存水能力取決於短板。與之相似,航母作戰效率的高低,並非只由飛機的裝載數量、甲板面積決定的。例如「降落效率」這種常被人忽視的方面,也是決定航母作戰效率的重要因素。



網友設計的雙體航母

如今網路上眾多自製的「雙體航母」CG圖,它們無一不體現雙體航母的「心寬體胖」和超大的甲板面積優勢,但考慮降落問題的似乎很少。事實上,只要是傳統艦載機降落,無論是福特、尼米茲、戴高樂或是遼寧艦,都需要按照既定流程一個一個來(艦載機在掛住攔阻索後要先摘尾鉤再清場,然後下一架艦載機才能降落,這一過程大概需要50秒到90秒)。換句話說,無論甲板面積多大、載機量多大,只要還是一條降落跑道,降落效率就不會顯著提升,進而影響航母整體的作戰效率



掛尾鉤:艦載機著艦時可是一架一架來的


所以說「雙體航母」並非將兩個單體拼到一起那麼簡單,而要綜合考慮結構強度、艦員/飛行員習慣、作戰效率等多個問題。離開現階段,展望科技發展,未來會不會出現「雙體航母」?這點我們不敢保證,畢竟科學是無止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編輯部 的精彩文章:

80000噸核動力航母報廢,光拆解要花100億,網友:乾脆讓印度拆

TAG:軍事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