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需換肝的幾率是常人的兩百倍!
肝炎與肝臟移植似是兩碼子的事,但兩者關係其實十分密切。由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引起的嚴重肝病,是導致病人需要進行肝臟移植的主因之一,因此要保護自己的肝臟,便要預防感染肝炎。
01
肝炎病毒會持續破壞肝臟,導致肝細胞需要不斷地生殖分裂來修復肝臟,以維持肝臟的正常運行。而細胞癌變對於單個細胞來說雖然是超小概率事件,但大量細胞持續分裂會使器官癌變的概率呈幾何倍數上升。
因此,在肝炎引發機體自我修復過程中,一旦發生分裂出錯,便有機會製造一些不正常的癌細胞,據統計乙肝攜帶者患肝癌風險較普通人高近200倍!! 而乙肝及丙肝等我國廣泛性存在的、可帶來長遠影響的傳染性肝炎病毒則屬於有致癌風險的過濾性病毒。
02
除了致癌外,慢性肝炎亦會引起肝硬化。當硬化嚴重時會讓肝功能喪失導致肝衰竭,而炎症急性發作更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威脅病人性命。肝臟作為人體重要器官之一,失去功能意味著機體已無法獨立運行,病人無法生存下去,故需要接受肝臟移植手術。有幸的是,隨著乙肝疫苗納入我國新生兒免費接種的疫苗之一,加之其通過各級醫療機構單位而廣泛應用到全國各個角落,我國兒童的乙肝帶菌率由過去1982年的 8%-15%降低至現在1% 。
03
現時移植手術所用的肝臟,約一半來自遺體捐贈,另一半則來自活體捐贈。過去醫生會切出約佔肝臟三分一體積的左肝進行移植,但有時捐贈者的體型較為嬌小,例如身形嬌小的妻子要捐肝給丈夫,若用左肝進行移植,由於妻子跟丈夫的體型差距較大,作為受贈者的丈夫所接受的肝臟可能會「不夠用」,無法維持機體正常運行,從而導致移植失敗。此時使用體積較大的右肝會較適合,但切除更大面積的肝臟,捐贈者要承受更大風險,引起道德爭議,醫生必須平衡當中的風險和效果。
04
如今醫生處理移植器官的技術更為成熟,無論是遺體捐贈還是活體捐贈而進行的肝臟移植,成功率均很高。然而,捐贈者終究需承受一定風險,故需進行相關的檢查且符合資格要求,包括生理及心理健康均是考慮因素,體格不佳、患有長期疾病、嚴重脂肪肝或肝炎帶菌者等都不能捐肝。
作為醫生,當然期望將有更多人願意在死後捐出肝臟,為有需要的病人帶來更多生機。但活肝移植仍不能缺少,因為有些肝衰竭的病人病情緊迫無法等候,或因腫瘤太大而無法輪候遺體捐贈。對於已患有乙肝的患者亦要多加留意病情及悉心「護肝」,若能將乙肝病情控制得當,出現肝硬化或出現癌變的風險也會減低。
溫馨提示
經常生病,總要請假往醫院跑?
現「2元」起就可線上問遍全三甲主治醫師,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馬上挑選你的專屬醫生吧
TAG:名醫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