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濟緣命理:說說一命二運三風水有多深

濟緣命理:說說一命二運三風水有多深

原標題:濟緣命理:說說一命二運三風水有多深



濟緣命理講堂

一命二運三風水,這句話最早出現在清代,出自清代滿族文學家文康所著的《兒女英雄傳》(又名《金玉緣》或《日下新書》)。該句在《兒女英雄傳》中第三十八回,第27和28段中出現:


第27段 :


你道安公子才幾日的新進士,讓他怎的個品學兼優,也不應快到如此,這不真箇是「官場如戲」了么?豈不聞俗語云:「一命二運三風水。」


第28段 :

果然命運風水一時湊合到一處,便是個披甲出身的,往往也會曾不數年出將入相,何況安公子又是個正途出身,他還多著兩層「四積陰功五讀書」呢!


至於後面的四積陰德五讀書之類的,也都是後人自己編織延續前文。這裡不討論前人說的對錯與否,只是從命運學角度來解釋下一命二運三風水這句話,來表述前人著述的底蘊和文化概要。從這句話當中,我們看到前人對於命運的認定為,命第一,運程第二,風水第三。關於這個排序,前面兩個我也是如此認定的,但是風水遠不如面相和手相重要。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面相和手相,遠比風水的吉凶要重要的多。(潘金蓮是因為錢和西門慶上床的嗎?!)


按照決定人生的主要要素排序,命也就是八字的好與壞,是最重要的。過去都說,命好不如運好,實際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偏差。命是決定運勢的主要因素,運氣再好,八字不成格局,猶如出生後就是個地板車,甚至自行車,小推車,更甚至連車都算不上,光腳板,這種命的組成,與生下來就是寶馬,賓士,勞斯萊斯的怎麼去對等拼比。也就是說,一個得令身弱,或者失令身旺的偏枯破敗格局,生出來破損六親,財業不聚,無根浮萍,你跟出生在富貴人家的孩子,如何攀比。運氣再好,你光著腳板去奔跑,也不如人家一輛破捷達一腳油門跑得快吧!所以,運程是基於命格還有救藥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好歹湊合你也得入個格局。哪怕是八手的破捷達,總的有那麼個能承受加速的過程。否則的話,就算是你上了高速,你也是步行上去,不光輪不到你跑,你還要被警察給抓走。所以呢,命是決定一切因素的核心。而命就是時空運行當中,天地載入於個體身上的能量。這種能量,決定你的一生層次和未來成長的空間。


關於第二個,是運程的問題。運程就好比是人這一生所要走的道路,有高速,有城鄉,有環城,有步行街,有鄉土路,當然還有獨木橋之類的。最順利的通透的大運,比如說類似甲寅,乙卯之類,干支類同一氣的,就屬於高速路。比如甲子,乙亥,干支相互生養的,屬於城鄉公路。比如丙申,丁酉之類的,那就是鄉土路的屬性了。因為干支的能量相互克制,不能承載,導致大運的力量被壓縮,被內耗,所以運程就算是順利,也會波折反覆。


命好的不需要看大運,大運如何都不能損傷格局分毫,也就是說大運根本不會影響到命主的富貴層次和財富積累。而藉助運程的,就屬於八字有問題的。所謂的「有病方為貴,無病不是奇」,這句話實質上毫無意義,只不過成龍化鳳,賴系大運的造化和改變罷了。也就是說,大運能夠讓草雞變鳳凰,化腐朽為神奇而已。實質上,有大運導致形成的富貴,跌宕起伏,終究不屬於有福,也就是沒有太平收穫的。就好比是一個小企業主,忙活一年,賺了一百萬,看似運程洶湧,實質上苦不堪言。而命好的,原本就是在稅務局,夫妻工作類同,隨便一年就是十幾二十幾萬年薪,夫妻福利都享用不盡,這種福分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所以,運程看似很重要,但實質上與命格的高低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至於風水,更是微不足道。風水只是人成長過程當中的一個點綴。是有命和運,決定了你出生在什麼樣子家庭,什麼環境,什麼城市,或者出生的父母。決定這一切的,說不清道不明,冥冥之中似乎是定數使然。出生在北京的上海的,天然就有優勢。農村的,天生就缺少福祿。雖然有時候農村混的也很好,但是先天根系不足,導致先天風水就不足。而出生後面臨的教育環境,生活環境等等,又都是後天風水導致。這些都不是說想改變就能改變,而是有命和運程決定的。就好比我之前說過的,紫禁城風水寶地,可是幾個皇帝落得好下場。賻儀都被趕下來,坐大牢,這也叫風水寶地么?因此,歸根究底,還是命和運程為主,決定了圍繞自身的幾個風水因素。

當你命好並且運勢好的時候,風水可以用來借勢。當你運程敗了的時候,風水反而成為自身的累贅。就好比是一座大房子,你運勢旺的時候,門庭若市,車來車往,神鬼都能壓的住,所以房子大也不顯得空蕩。而當你運勢敗了,淪落不堪,家破人散,狗都沒有一條扒著門看你,偌大的房子,不過是一條孤魂野狗,所以房子再大,沒有人氣,也是凶宅。房子再小,家和人睦,也是吉祥。風水不在房子,而在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緣命理 的精彩文章:

濟緣命理:生辰八字看韓星具荷拉男友

TAG:濟緣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