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很少公開提及的3個字,史書記載卻很誠實,西方已經合法化

中國人很少公開提及的3個字,史書記載卻很誠實,西方已經合法化

中國人很少公開提及的3個字,史書記載卻很誠實,西方已經合法化

作者/長河

同性戀的行為,古史記載的並不多,但是有心人總是可以在史書的細節當中嗅出一絲同性戀的氣味。

中國最早關於同性戀的記載,是在《雜說》中:「孌童始於黃帝」。其中「孌童」就是供成年男同性戀作為性行為對象的少年男子,說白了就是「男妓」的意思。除此之外,《詩經》中也曾有一些關於男同性戀間的情愛描寫。

那麼,在古代是否有女同性戀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古代有一個詞叫「磨鏡」,就是形容女同性戀相互廝磨相互撫摩對方的身體,以此來得到一定的性滿足。因為雙方的身體結構相似,像是在照鏡子,所以稱之為「磨鏡」。

古代對於同性戀的叫法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比如指代男同性戀的有「餘桃」、「斷袖」、「安陵」、「龍陽」等。指代女同性戀的有「磨鏡」、「契若金蘭」、「菜戶對食」等。

眾所周知的「美人計」,很多人以為,所謂的「美人」就是指代美女。其實不然,「美人計」原本是用「美男子」作為媒介實施計謀的。成語唇亡齒寒中的虞侯就不愛美女,晉獻公為了攻破虞國,使出了各種辦法都有沒有成功,此時晉獻公身邊的大夫荀息說:「《周書》有言,美男破志」。

晉獻公聽了謀臣荀息的提議,精選了一批美男子送到虞國去,大施媚術,離間君臣關係。虞侯一見美男就再也不願意聽取身邊大臣的意見,就這樣,晉國順利地滅掉了虞國。

要說同性戀最盛行的時期,當然非漢朝莫屬。似乎劉氏皇室都有著遺傳性的同性戀取向,從高祖劉邦到哀帝劉欣,幾乎每一代皇帝都有男朋友,如高祖有籍孺,惠帝有閎孺,文帝有鄧通,景帝有周仁,昭帝有金賞,武帝有韓嫣、韓說、李延年,宣帝有張彭祖,元帝有弘慕,成帝有張放,哀帝有董賢……

此外還有唐朝,把「小三」當成一種時尚,甚至很多女人都樂此不彼。在國外,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也是個同性戀,雖然他有皇后,但那不過是為了禮儀和子嗣考慮。

除了同性戀,還有雙性戀者。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的薛蟠就是雙性戀。清代很多有錢有勢的人會包養小倌,這種包養關係稱不上「戀」,只是有錢人一時興起罷了。

他們本身素質不高,自制力差,看見長得俊俏的哥兒就喜歡上去調戲一把,玩一玩也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最多是不屑這種行為舉止的不合禮教,但是很少有人會認為這是罪大惡極的事情。

雖然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對同性戀保持寬容態度,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同性戀者會挑戰傳統婚姻制度。婚姻是一項既繼承了古老傳統、又經立法確認的國家制度。

「同性婚姻」挑戰了家庭倫理,對婚姻制度的革命性改變,會牽涉太多的人,甚至影響當時的整個社會。不過有趣的是,在西方的一些國家已經立法保護這一群體,甚至已經落實合法化這一群體的婚姻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失意的中國青年們,該如何面對社會壓力?要不要學習日本和韓國?
難得的歷史老照片,奮戰在敵後的真實游擊隊員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