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文/曉秋月夜庵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分享正是從這一句耳熟能詳的詩句開始的。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從父輩或者祖輩那裡聽過不少的俗語,比如關於天氣的「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又或者是關於生活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知父母恩」,也有關於勵志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等等。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而小編今天主要是給大家講講關於時間的俗語。若說以前的父母教育子孫學習,便是用我文章開頭提起的詩句去勉勵他們。聽說這詩句,乃是開元年間的狀元郎顏真卿所寫,目的是勉勵天下學子,勤於學習,珍惜時間,不要貪玩嗜睡,荒度年華。而後這句詩也被天下父母常用來激勵自己的子女。不知你們父母有沒有說過,反正小編還在上學時,周末睡懶覺,我媽都是拿著棒子,笑著看著我說著這句話。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不知你們抱怨過沒有,反正我是抱怨了,前人是起得真早。五更雞鳴便起,不知讀者朋友們知道這五更是多久嘛?小編了解了一下,大致就是雞鳴之時,大概也就現在四五點。反正我是做不到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到,只能在被子里好好的睡覺,哈哈,言歸正傳,古人計時不明,他們又是怎麼來分辨時間呢?來讓我們看看前人的智慧。

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無法明顯的區分時間,便藉助一些事物來辨明,如陽光,雞鳴等,長此以往,也漸漸有了這樣一句俗語「一更人, 二更鑼, 三更鬼, 四更賊, 五更雞」,那麼可想而知這俗語中的詞語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時候,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說到說到。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古時候沒有電燈,尋常人家也很珍惜地使用燈油,所謂「一更人」,便是指黃昏時分,天色將暗未暗,人們做完一天的事務,準備回家吃飯,好好休息了。這段時間內,人們的活動頻繁,所以就稱為人時。

相信大家在各種各樣的古裝劇都看過這麼一幕,夜裡,一個人一手拿銅鑼一手拿燈籠在街上邊走邊說「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便是「二更鑼」了,因為二更時分,天色已經完全暗下去,正是人們休息的時候,打更人就是提醒人們該睡覺了,注意火燭。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

那麼」三更鬼」又講的什麼呢?我們常說三更半夜,這和我們的半夜也是一樣的,既是一天的結束,也是一天的開始。 而「四更賊」,則是人們熟睡的時候,也是人們警惕最低的時候,各種飛賊也就趁此機會行竊,所以有了這樣的叫法。

說完這麼多,相信大家也對古代時間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我們現在有了各種方便的計時工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古人的智慧不可輕視。這些俗語代代相傳自有其道理,我們也不能忘本,不能讓祖先的東西在我們著你斷根,要讓它作為我們民族的財富永遠的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識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宰相出一招親上聯:「因荷而得藕」少年巧妙對出,女兒聽後害羞了
慈禧墓的門堅硬無比,用火藥都難炸開,為何用木棍就能輕鬆打開?

TAG:鑒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