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沙65年簡史:三次交好兩次交惡後脫離山姆有何不可

美沙65年簡史:三次交好兩次交惡後脫離山姆有何不可

沙特記者遇害事件發生後,美國方面對此幾次聲明改變,可以說這與對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武器、敘利亞化武攻擊、俄羅斯毒劑事件的表現大相徑庭。對於這三個國家所發生的事件,美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採取了草率甚至欺騙的舉動。例如對於大規模殺傷武器,普京甚至揶揄拿「洗衣粉」當證據,欺騙了全世界。

(1)從美沙65年關係看,沙特加強俄羅斯關係也並非不可能

2017年,沙特自建國以來第一次到訪莫斯科,與普京簽署出售S400的軍事協議並談了中東的未來。可以說,普京自上台以後的果敢行動,在近幾年內在中東地區極大提高了影響力。沙特、以色列等國紛紛前往莫斯科。這與美國目前的「大黑臉」有著天壤之別。

而沙特記者死亡後,一貫被冠以「大膽」的俄羅斯,並沒有給予表態,給沙特很大面子兒,10月19日就說「俄方並不掌握相關的信息,也不清楚卡舒吉失蹤的原因。」「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不能把原因直接歸咎於沙特政府,甚至做出破壞俄羅斯和沙特兩國關係的舉動。」

這讓美國很警惕。

美國多次提醒國內黨派、民眾,不要把沙特的大訂單推向俄羅斯。

當然也有許多專家說:沙特不可能離開美國。

這句話總體上是對的,立刻離開美國肯定不行,但長期呢?特別是從沙特與美國的65年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

65年來,沙特與美國發生過三次較為嚴重的不合時期,其關鍵就在於除了美國之外有制衡美國的勢力出現!沒有制衡美國的力量,沙特當然不敢與美國交惡,但是如果有了那就說不定了。

(2)美沙建交且成立軍事同盟時期:1943到1956年

美國與沙特於1943年1月18日建交,從9900萬美元開始,一直對沙特進行援助,援助的主體就是軍事基地、輸油管道、海上運輸港口。1951年,美殺簽訂了軍事協議,沙特成為美軍對抗蘇軍的陣地。與此同時,蘇聯也有自己的盟友,那就是埃及,當然,蘇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東地區並沒有牢靠的盟友關係。美國勢力居主導地位。

(3)美沙交惡廢除軍事同盟時期:1956到1980年

1956年到1958年,因為英法以色列進攻埃及導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1958年指責美英侵略黎巴嫩,而終止了1951年簽訂的《美沙聯防互助協定》。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美沙關係再次趨冷。

1973年「十月戰爭」期間,沙特組織中東國家對美髮動「石油戰爭」。1980年,沙特對石油公司國有化成立阿美石油公司(王儲主管),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轉冷。

與此同時,蘇聯勢力在此期間逐漸壯大中東地區當時的領頭羊埃及與蘇聯關係緊密,敘利亞、埃及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在1961年解體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成立。1970年,老阿薩德政變成功建立了父子繼承的復興社會黨政權,逐漸與蘇聯建立盟友關係。

這一階段,美蘇爭霸中,美國仍然佔據優勢地位。

(4)美沙關係再次熱絡時期:1980到2000年

然而,緊隨其後的「蘇軍入侵阿富汗」(1979到1989年)、「兩伊戰爭」(1980到1988年)相繼爆發,使得兩國關係開始轉暖。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沙特經過認真盤算,拋棄支持的伊拉克政權轉而支持美國。自此,美沙之間關係非常緊密。

與此同時,蘇聯藉助「兩伊戰爭」,以敘利亞為基礎,逐漸與伊朗建立盟友關係。這一階段,蘇聯在中東勢力壯大,但隨著「解體」,俄羅斯全面西向中東地區成為美國獨霸時期。

關於伊朗與蘇聯結盟,參見「歷史可以解惑:兩伊戰爭奠定1989年後的中東格局」一文詳細解讀。

(5)短暫的第二次交惡時期及「冷熱絡」六年:2001年的「9·11」事件

美國雖然在「蘇聯解體」後獨掌中東地區,與蘇聯關係較好的中東地區國家立刻向美國轉化。但因為中東地區,美國的第一盟友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美國袒護以色列的行為,造成阿拉伯民眾對美國厭惡程度日漸增加。

2001年「9·11」事件發生前,97%的沙特人對美國持有敵意,認為美國偏袒以色列。事件發生後,兩國關係降至冰點。然而,這也僅僅是表面上,實質上,小布希政權與沙特關係非常緊密,這一點《華氏911》這部紀錄片有眾多爆料。

因為,基地組織的原因,美國國內對其非常痛恨,這是美國進入20世紀後第一次本土受到如此重大襲擊,僅遇難人數就高達3000人,受傷6300人!這對美國是一個沉重打擊。美沙關係表面上受到一些抑制,其實表面冷落,暗地熱絡。

(6)長期的第三次熱絡時期2007到今

從2007年開始,沙特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日漸熱絡,特別是武器方面。

2007—2014年,沙特購買了(請注意是購買而不是合同)860億美元軍火,其中602億美元為美國,占沙特軍火購買的70%;

特朗普上台前,奧巴馬政府共簽訂1150億美元軍購合同;

2017年5月20日,特朗普和沙特簽訂1100億美元(可打造60萬工作崗位)軍購協議。

可以說,美國勢力非常拉風。但在這背後,俄羅斯制衡力量也出現了。

因為在2000年到2013年期間,俄羅斯一直處在「自保」狀態,對中東地區介入一直是暗中進行。但因為「海灣戰爭」消滅了伊朗的最危險敵人、又因為美國在阿拉伯民眾中的印象,伊朗實力擴大。

中東地區的教派衝突成為主旋律(詳見「俄羅斯與美國何以為敘利亞不惜動手?阿以重要性讓位於伊沙問題」一文)。在此情況下,作為「什葉派勢力」的次力量敘利亞發生內亂,西方國家和部分中東國家開始干涉敘利亞問題。伊朗為了自保介入,俄羅斯為了自保介入。2013年,俄羅斯武力介入敘利亞內戰。

到了2018年,敘利亞政府必然勝利趨勢已經明顯。俄羅斯勢力大獲全勝,美國勢力受到重大打擊,這時,中東國家風向已經出現變化。

2017年5月,特朗普首訪沙特,由此,沙特舉辦了花費6800萬美元的盛大接待活動。但10月分,沙特國王進行了建國後首次到訪莫斯科的重大活動,並簽訂了30億美元的S-400型防空導彈。

綜上所述:在兩次交惡時期,因為第一次有蘇聯存在,沙特真的付諸行動。第二次交惡時間很短暫,因為當時的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制衡美國。

如今,俄羅斯說保住一個國家美國也無能為力!

看歷史可解惑:兩伊戰爭奠定1989年後的中東格局

不屈地國家:再困難能有1980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危險

俄羅斯與美國何以為敘利亞不惜動手?阿以重要性讓位於伊沙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被英國欺負後鄰邦向美求援,60年後山姆:不許欺負我兄弟
強國波蘭瑞典被彼得大帝擊潰,克里米亞終入俄羅斯手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