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三個意義特別重大
"
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追溯到10年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摘要》;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大灣區則真正邁上快車道。
作者:正解局
來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
今天,港珠澳大橋舉行開通儀式,並將於24日早上9時正式通車。
1983年,港商胡應湘首次倡議;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5月23日,建設完工。從設計到開通,港珠澳大橋前後歷時35年!
港珠澳大橋開通,這三個意義特別重大。
1
基建狂魔,再破世界級難題
港珠澳大橋集橋樑、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建設難度之大,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也被英國《衛報》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港珠澳大橋創下了8個「世界之最」。
最長的跨海大橋
全長5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
最長的鋼鐵大橋
有15公里是全鋼結構鋼箱梁,是世界最長的鋼鐵大橋。
最重的鋼結構橋樑
主體橋樑總用鋼量達到了42萬噸,相當於 10 座鳥巢或 60 座埃菲爾鐵塔。
最長的海底隧道
沉管隧道全長6.7公里。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示意圖)
最深的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最深48米,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超過45米。
最大的沉管
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混凝土管節組成,每個管節長180米、寬38米、高11.4米,重量達8萬噸。
最精準的深海對接
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進行海底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厘米以內。
(港珠澳大橋沉管對接示意圖)
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
珠海連接線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雙向六車道,全長2741米,是世界上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
此外,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今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來襲,強度為17級。港珠澳大橋不但主體橋樑、海底隧道、人工島,就連橋面上護攔、路燈都安然無恙,經受了史詩級考驗。
(港珠澳大橋經受「山竹」考驗)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
2
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
港珠澳大橋通車,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大大縮短了粵港澳三地的通勤時間。
此前,珠海、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需要3小時,大橋通車後,時間縮短至30分鐘。
(港珠澳大橋總平面圖)
除了時間節省,交通方式也更為多樣:
穿梭巴士
粵港澳三地口岸將設有穿梭巴士,分港珠線、港澳線兩條路線,24小時運營。
港珠線與港澳線同價,以人民幣計算,日間正價票價為58元,夜間正價票價為63元。
(穿梭巴士)
跨境巴士
穿梭巴士穿梭於口岸之間,如果想從市區到市區,可以選擇跨境巴士。
例如,來往港澳兩地的「港澳1號」,每日各有19次班車,收費在150元左右,香港起點在觀塘APM,澳門起點在巴黎人。
(「港澳1號」路線圖)
自駕
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己開車。
只是,需要申請跨境私家車配額。沒有配額,還可以申請「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泊車轉乘計劃」。
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也已確定,最低只需要60元/車次。
(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
珠海及澳門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模式,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
目前來看,最方便的方式還是穿梭巴士,只要買一張巴士票,帶上通行證,就能輕鬆來往香港、澳門、珠海三地。
3
世界級大灣區,呼之欲出
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追溯到10年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摘要》;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
直到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大灣區才真正邁上快車道。
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灣區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從世界經驗看,橋樑對灣區的形成和塑造,極其重要。不論是紐約灣、舊金山灣,還是東京灣,無一不是以橋樑相連。
(紐約灣的橋樑與隧道)
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珠江口兩岸的「9+2」城市群,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再加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東莞、肇慶、江門、佛山這9個廣東省內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概況)
粵港澳大灣區用不足1%的國土面積,不足5%的人口總量,創造了國內生產總值的11%。
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對比,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口、面積、港口吞吐量、旅客吞吐量、GDP增速等幾個指標上,排名第一;經濟總量,也已超過舊金山灣區,接近紐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對比)
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深圳是全球創新中心,廣州是全球商貿中心,東莞、佛山、惠州是全球重要的製造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一個世界大灣區的底氣及基礎。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個東風,便是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勢必極大降低人員、物品流動的時間和成本,促進城市互融互通、協同發展。
世界級大灣區,呼之欲出。
4
打臉外媒,致敬建設者
實際上,港珠澳大橋通車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大橋本身。
由於地質結構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技術標準高、環保要求高,這座橋樑從開工建設到接近完工通車,一路都面臨著種種超乎想像的困難與挑戰。
其中,尤以島隧工程難度最大。
(東西人工島)
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設兩座面積各十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一條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實現橋樑與隧道的轉換。
中國沒有經驗,只能向外國取經。
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是,建設之初,中國團隊赴韓國考察學習,想看一看已建成的巨加跨海大橋的設備情況,卻被一口回絕,最後只能在遠處觀看。
(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介紹情況)
中國與世界最有經驗的荷蘭公司洽談合作,對方要價15億元,中國3億元的價格遭到對方嘲笑。
走投無路,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自主攻關!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通過科研攻關,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外海沉管安裝成套技術——
創造了最大沉管預製廠的世界紀錄
創造了一年安裝十節沉管的世界紀錄
創造了221天完成兩島築島的世界紀錄
創造了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世界紀錄
創造了澆築百萬方混凝土無一裂縫的世界紀錄
創造了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安裝精度達毫米級的世界紀錄
即便是最終建成了,還是因遲遲未通車而遭受到很多外國媒體的冷嘲熱諷。
現在,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外媒終於可以閉嘴了。
你可能還想看:
編輯:Sugar
※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零售巨頭即將破產,它就像是 130 年前的亞馬遜
TAG:世界科技創新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