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可能以1200億估值上市,但今年上市的大創業公司幾乎都破發了|好奇心小數據
刨除從阿里巴巴孵化的螞蟻金服,Uber 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私營公司。今年八月拿到豐田投資的 5 億美元後,它的估值達到 720 億美元。
高估值以及今年動蕩的管理層更迭,引起資本市場對它上市前景的擔憂。但有知情人士近期告訴《華爾街日報》,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內的華爾街頂尖投行正在評估 Uber IPO 定價,認為它有望以 1200 億美元估值於 2019 年在美股上市。這將比它現在的估值高出 66%。
與此同時,Uber 的競爭對手 Lyft 也正在謀求明年以 180-300 億美元的估值 IPO,較其末輪融資時的估值高出 20%-98%。《華爾街日報》彙編了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排行榜,排在前列的 Palantir、Airbnb、 Slack 等公司也有了各自的上市計劃。
科技公司上市潮有望明年繼續,但最大的幾家創業公司年內至少蒸發 280 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一批中資科技公司扎堆在香港、美股上市。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數據,僅今年前八個月就有 121 家中資公司在港股上市,已經接近去年全年 129 家的上市規模。
小米、平安好醫生、美團點評、中國鐵塔、海底撈等中國境內規模大一些的公司都跑去了香港上市,且 IPO 融資募集的金額都不小,僅上述提及的 5 家公司拿了 1447.16 億元融資,比 A 股前三季度 87 家公司的 IPO 融資規模還多。另一些中國消費者稍微熟悉的互聯網公司,愛奇藝、B 站、拼多多等則去了美國上市。
它們也多在上市的時候拿到更多的估值溢價,比如小米 540 億美元的上市估值就比末輪融資時的高了 20%、美團則是高了 42%。
這種上市潮有望在明年延續。除了 Uber、Lyft 等公司,螞蟻金服今年完成的 140 億美元融資也被認為是上市前最後一輪。另外,今日頭條也傳出了在進行 Pre-IPO 輪融資的消息,投前估值為 750 億美元,並已啟動 IPO 籌備公司,將於 2019 年上市。
但是包括 Uber 在內,1200 億美元的估值不代表它們上市時候真的能拿到。小米曾宣稱 IPO 估值 1000 億美元,最後上市市值 540 億美元。
而且即便這樣,上市後不久就破發也成了常態,資本市場的狂歡沒能維持多久,小米、美團點評、平安好醫生等公司甚至還跌破了發行價。
光是小米、平安好醫生、美團點評、中國鐵塔、海底撈這五家中國公司,市值就至少蒸發 280 億美元。
有分析師認為股價下挫不代表這些公司前景出現問題,實際上小米談手機出海、美團點評談出行的故事很難說下去。這些公司的股價很難再回到歷史高點,但伴隨它們高估值 IPO 而來的融資,也促成了今年科技領域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的趨勢 —— 投資筆數同比減少,但單筆金額放大。
能投資的公司不多,錢流向了少數幾家大公司據 CBInsights 發布的 2018 年第三季度風投報告,這一季度全球風投交易筆數較上一季度下降了近 10% 至 3408 筆,但交易規模卻較上一季度上漲了 1.5% 至 531 億美元,是近 8 個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超過 1 億美元的超級交易(Mega-Round)筆數一直在持續增長,比較明顯的投資特徵是總的投資筆數在減少,但單筆金額在增加。美國風投協會(NVCA)會長 Menlo Ventures 表示,資本集中將錢撒向更大的標的的投資方式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一方面這跟軟銀千億基金的投資風格有關,其單筆投資金額動輒就達上億美元,這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大規模風投基金的增加。並使得其它風投基金也需要通過募集超大規模基金的方式,在市場中進行競爭投資。今年以來每幾個月,就會有基金完成超 10 億基金規模的募資,這些基金多來自市場中的風投部門,也有來自政府部門的募資,其中不乏來自中國的投資機構。
今年 8 月,紅杉中國、國新風投、京東聯合開始募集一筆最高 400 億元的基金。啟明也在同一時期完成了 13.9 億美元的募資,佔過去 12 年總募資金額的近 1/3。
另一方面,企業 IPO 前基本都會再進行一筆融資,以助其在 IPO 時謀得更高估值。公司扎堆上市時,末輪融資增加,這種變化也會反映在整體投資數據里。
與此同時,全球企業風投部分(CVC)參與投資交易的比例也在持續上升。大公司業通過投資控股或併購進行擴張已成為常態,但亞洲這一趨勢開始放緩,據 CBInsights 報告,2018 年第三季度企業風投佔總投資交易的比例較上一季度未發生變化,停留在 35% 。
但這些投資也有風險。雙邊貿易摩擦讓經濟市場變得不穩定,大創業公司上市可能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衝擊。對於未上市私營公司來說,似乎時間成了最大的敵人 —— 誰先上市誰就更有能佔到資本市場的先機。
製圖:馮秀霞
題圖:Mirror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