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康復吧】專欄,逢周二推送!本欄文章由該院康復(護理)中心專家名醫親自撰文或指導寫作,內容涉及針推結合及中西醫結合診治中風病、神經系統疾病、頸椎病、腰腿痛、各種痛症和疑難性疾病的科普講解,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針灸科 謝波主治醫師

懷胎10月,好不容易熬到「卸貨」,原以為可以恢復一身輕鬆,誰知道產後身體還有各種疼痛折磨人!腰酸背痛,肩膀酸痛,膝蓋冷痛。一言蔽之,全身不舒服,痛到手指。新媽媽們紛紛開始抱怨了,怎麼生個孩子肚子大了,身材走樣了,連骨頭都不聽使喚了,空調都不敢吹了。還說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春,怎麼那麼遭罪?

准媽媽和新媽媽們在懷孕後,雌孕激素的水平會明顯上升,導致韌帶鬆弛,會引起關節的鬆動或錯位;懷孕進入中晚期,等於在腹部放置了一個20-30斤左右的大球,向前向下牽拉脊柱長達數月,通常會腰酸背痛。骨盆疼痛主要是分娩時胎兒過大、產程過長、用力不當、姿勢不正確或者腰骶部感受風寒等原因導致的,一般要到產後6-8周關節韌帶才會恢復。如果這個時候過度使用關節如:經常彎腰換尿布,長時間抱娃,甚至冷水洗尿布,長期使用手動吸奶器,都會造成身體各部位的關節和肌肉的勞損疼痛。那麼,得了這個病該咋整呢?很多產後身痛的媽媽通常答案是:沒辦法,自己調養,自行恢復。的確,產後身痛在相關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等很難查出病理改變,因此現代醫學尚未明確診斷和有效的治療,給新媽媽們帶來了極大痛苦,嚴重影響其月子期的生活質量。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快來聽聽中醫怎麼說:產後身痛,是指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或關節酸楚、疼痛、麻木,俗稱「產後風」。又稱為「產後關節痛」「產後痹症」。 《經效產寶》記載: 「產傷動血氣,風邪乘之」。《婦人良方·產後門》雲: 「產後中風,筋脈攣急,乃血氣俱虛,或風邪客於皮膚,則頑痹羸乏。若人於筋脈,則四肢攣急,皆由大經空虛,風寒乘虛而漸入也。」產後氣血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致使氣血凝滯,經絡不通, 「不通則痛」,導致疾病的產生。風性 「輕揚開泄,易襲陽位」,風邪侵襲致肌膚 「頑痹不仁,贏乏少氣」,出現關節酸痛; 寒性凝滯、收引,寒邪侵襲,疼痛劇烈;濕性重濁,粘滯,濕邪侵襲,肢體酸痛重著,肌膚不仁。本病的發病初起,病位在表,以肢體、皮膚、經絡癥狀為主; 若病邪羈留,正虛邪戀,病邪入里。以筋骨、臟腑等癥狀為主。若出現失治、誤治,邪氣深入骨髓、臟腑,經絡閉塞,遷延日久,即可發展為慢性久痛。

該怎麼儘快調理呢?趕緊來試試中醫的雷火灸法吧,它有獨特的治療優勢哦,簡(治療簡單)、便(操作方便,人人都能用)、驗(臨床效果較好)、廉(花費小)還舒坦,可以家庭操作,廣泛使用。新媽媽可取坐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患者背部,採用雷火灸艾條溫和灸或雷火灸艾盒灸,艾灸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經脈,每次施灸30~45分鐘或者皮膚潮紅。每天 1~2 次,7天一療程。灸時及灸後注意背部保暖,避免受風寒。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經行於背部,故艾灸督脈及足太陽能經疏經通絡,溫經散寒,調暢氣血,舒筋榮筋。《針灸問對》記載:「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部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古代醫家認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火產生的熱量,起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驅散寒邪、補充陽氣的作用。

新媽媽們快來試試吧!

作者簡介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謝波,主治醫師。臨床中擅長將壯瑤苗等民族醫藥技術與傳統針灸技法,STD動態結構診療法與現代康復技術相結合,系統性治療神經——免疫——代謝相關性疾病及產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先烈東路258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針灸科。

溫馨提醒

請關注下方「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公眾號。關注後進入頁面菜單欄「就診助手」或「門診服務」,搜索「醫生姓名」即可挂號。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覺得不錯,請點贊↓↓↓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康復吧」產後身痛不止,雷火灸到痛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食療葯膳」秋燥惹人煩?這款清肺潤燥、化痰消食的可口靚湯幫你解憂!
「筋骨堂」切莫讓肩關節脫位成為一種「習慣」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