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婚門檻越來越高的今天,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婚姻
今天要說的這本《人生五大問題》,書名取得很宏大,但它並不是很厚的一本大部頭,而是一本薄薄的小書,討論的就是一些人生大事:婚姻啊、家庭關係啊、幸福啊等等。
本書的中文譯本是由著名翻譯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翻譯的。傅雷先生一生翻譯了大量經典的法文作品,包括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他不僅在翻譯上擁有卓越成就,在教育方面也是獨樹一幟。這本《人生五大問題》便是他送給戀愛中的兒子的禮物,希望他在面對愛情、婚姻和未來的人生時能少一點人性的衝動,能從更宏大的視角來看待這些問題,並從中摸索到屬於自己的路。
下面我們一起進入書中,先來看看第一個重要的觀點:我們為什麼需要婚姻?
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上學上班、結婚生子,這是每個人都要度過的人生流程。人人都要結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作者在第一個篇章里就開宗明義地告訴你:結婚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也就是說,人的本性並不需要婚姻。
作者羅列出了一系列歐洲名人及學者談到的「不宜結婚」的理由。其中一個很明顯的理由就是,兩性之間之所以會互相喜歡,基礎就在於心靈的愛欲和身體的肉慾,而這些慾望天生是會變化的。今天因為一個微笑而愛上你,明天可能因為一句刻薄的話而討厭你。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用婚姻的誓言去束縛自己的本性?
婚姻會束縛本性,所以不要結婚。韋小寶就曾用這樣的理由來為自己娶七個老婆辯護,現代社會裡有不少花花公子也常常會將類似的話掛在嘴邊。但在本書中,作者並沒有對此加以道德評判。因為本書的討論出發點是人的天性。
除了剛才那個不結婚的理由之外,還有觀點認為,結婚會減少男人的勇氣和力量。中國民間有「妻管嚴」「耙耳朵」之類的俗話,就是說男人結了婚之後會被女人管住,凡事都聽老婆的話。西方教會也會規定教士們保持單身,他們認為單身更能給予一個男人力量。
在擺出這些反對結婚的理由之後,作者亮出了他的態度:的確,這些對婚姻的攻擊都挺有道理的,但是數千年來,婚姻依然頑固地存在。這說明婚姻有其存在的理由,並且這理由更強大。這個理由就是:美好的愛情讓男女互相欣賞、願意廝守在一起,但如果沒有任何制度去支撐他們的相愛,這種關係很容易就會分崩瓦解。
對於這一點,作者還是從人的天性出發來分析。每個人天生就是自私的,會利用其他人來保障自己的舒適和安全。如果任由大家這麼自私下去,天天打架,這日子也不要過了。所以我們需要與之相反的本能來對抗這種自私,這就是性愛的本能和母性的本能。當一個男人和女人相愛了,這就發揮了性愛的本能;當男女同房,女人生下了孩子,這孩子便帶來一種母性的本能。如果三天兩頭因為一點點矛盾鬧分手,這兩種本能就沒辦法持續地得到滿足。所以婚姻既滿足了我們的本能,鍛煉了我們的忍耐力、包容心,也讓男女之間最初的美好關係得以長久維繫下去,這正是婚姻誕生並且延續下來的重要原因。
對於這一點,也有人表示,滿足戀愛生子的本能,並不一定需要婚姻啊?我也可以今天愛這個,明天愛那個,放縱不羈啊。作者對此也做出了分析:那種無節制的縱慾,本質上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快樂,長久以往會讓人產生厭倦和無聊感。
不僅如此,愛情本身還具有「排他性」,戀愛男女中的一方如果濫交,很可能會招來對方的嫉妒和反抗,從而讓兩人的戀愛關係無法繼續下去。在當今世界上,一夫多妻制遠遠少於一夫一妻制,這就是一個明證。
也就是說,作者認為婚姻之所以延續下來,是因為滿足了我們性愛和生育的本能。但實際上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婚姻所帶給我們的滿足早已不僅僅是生理層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上的,比如追求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同時也包括一定物質層面的因素,比如集合雙方家庭之力,讓下一代更好成長等等。這樣看來,作者的這個觀點是具有一定時代局限的。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指出,建立婚姻其實並不難。換句話說,在不考慮財產等外部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但這似乎和我們的體驗相悖。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許都聽過大齡未婚的人這樣抱怨:我們不是不想結婚,就是遇不到合適的人啊,沒有共同語言啊,就是不喜歡啊,怎麼辦?
而作者對此的觀點是:只要兩個人的家世背景、受教育程度、智商情商都差不多,就算一開始沒有愛情,後來也會慢慢產生的。對於很多人強烈追求的所謂「靈魂的共鳴」、「共同的語言」,作者也提出了一個看上去有點不可思議的結論:我們人類,尤其是女人,並沒有那麼在乎精神思想上的交流。最初決定兩個人是不是能走到一起的,多半都是外表的吸引,也就是性的吸引。正因為如此,要構建一個好的婚姻,其實只需要有大致相當的個人條件、足夠真誠的態度和一顆包容忍耐的心就足夠了。
但事實上,門當戶對的個人條件、真誠的態度和包容的心,往往可以成就一樁婚姻,卻未必能成就幸福的、好的婚姻。對於男女雙方而言,性的吸引只不過是愛情的開端,在漫長的歲月里,要想婚姻持續下去,還需要有心靈上的溝通和理解,需要平等的精神交流和對話。如果雙方的教育背景、性格脾性相去甚遠,要實現這一點就比較難,婚姻也就難以為繼。這樣看來,作者此處的觀點並不符合現代社會婚姻的實際狀況。
在現代人的理念里,自由婚姻的基礎一定是愛情,而在作者看來,愛情大部分源於我們的想像和感受,或許跟被愛的那個人有點關係,但關係不大。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其實都能看到這樣的現象。比如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名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就曾表達過,我愛你,與你無關。我愛你,這是我自己的強烈感受,和你是不是愛我、你是不是足夠優秀沒什麼關係。世界名著《亂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麗,一直以為自己愛的是英俊帥氣的男主,到最後才發現,她愛的不過是她想像出來的男主。
所以作者得出的結論就是,婚姻所需要的那些主觀因素,比如「合適」啊、「喜歡」啊等等,其實都可以在雙方長期的交往中被構建出來。所以婚姻沒有那麼難,婚姻也值得你擁有。事實上,作者的這一觀點放到現代來看未必能引起共鳴,畢竟在我們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心裡,愛情一定是構建婚姻的前提。不僅如此,構建婚姻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也越來越苛刻,在大城市裡要結個婚,有車有房已經成為起碼的門檻。正因為這樣,結婚在今天來看,並不像作者說的那麼容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齡單身青年越來越多的當下,作者提出的一些觀點的確具有啟發性。比如他犀利地指出,我們有時候並非為了愛不肯將就,而是沒有遇到符合我們顏值要求的人;我們一味追求所謂的共同語言,不過是不想花功夫去和對方一起學習和成長。婚姻是否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麼難?本書提出的看法可以供你參考。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秦始皇發明了「皇帝」崗位,劉邦上崗覺得不錯,於是兩千年都在用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