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轉譯空間不確定性之「船」 / 2018威尼斯雙年展上的中國面孔(一)董功

轉譯空間不確定性之「船」 / 2018威尼斯雙年展上的中國面孔(一)董功

原標題:轉譯空間不確定性之「船」 / 2018威尼斯雙年展上的中國面孔(一)董功


在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來自愛爾蘭Grafton建築事務所的兩位女建築師Yvonne FarrellShelley McNamara被委任為本屆雙年展的主策展人,她們選定以 「自由空間」(FREESPACE)為主題,聚焦建築如何為其使用者提供自由、額外空間以及滿足不同內在需求的能力,鼓勵反思考慮問題的方式,提倡新的思維理念,從而在這顆脆弱的星球上,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探討更富人文關懷的解決方案。和往年一樣,今年的雙年展上依然活躍著不少中國建築師的身影,IDEAT在10月建築特刊中與其中幾位代表人物進行了深入對話。



威尼斯夏日的陽光從軍械庫並不十分寬敞的窗戶間透過,含蓄地為展區提供光亮。在紅磚立柱和斑駁牆體的有力支撐下,中國知名建築師董功帶著他的空間裝置「Connecting Vessel」矗立其間, 任人穿梭。熟悉直向建築的人們或許對此似曾相識,的確,


「Connecting Vessel」是從遠在世界另一端的中國北戴河海邊圖書館的空間語言轉譯而來。渤海與亞得里亞海看似毫無關聯,而「Connecting Vessel」恰如其名地用一個「船」(編者註:Vessel 釋義)將兩處連結(編者註:Connecting 釋義)在一起,作為董功對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自由空間」主題的詮釋。


▲ 建築師董功


將時間撥回到2017 年的夏天,當董功收到本屆雙年展兩位主策展人的邀請函時,乍一眼覺得「自由空間」的主題十分寬泛。布滿一頁半紙的宣言中充滿了關於建築和空間「慷慨精神、免費、光線、重力、材料等屬於建築學本體的元素、自然饋贈、時間疊加和交流溝通等方面的陳述。再三咀嚼後,一句「建築中那些不確定的、模糊的,能被使用者自己理解、演繹,被使用者用各種創造性的方式所使用,以及激發出對生活的意想不到的行為」,不斷叩擊著他的內心,最終成為董功對於「自由空間」所理解的最核心概念。這不恰好呼應了北戴河海邊圖書館在使用過程中給予他的啟示嗎?




▲ 直向建築在威尼斯雙年展主展館的展位照片及一層展出模型


人們對這座被稱為「最孤獨的圖書館」的建築並不陌生,甚至用實際行動對「孤獨」二字進行了一番調侃。從影像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建成後的圖書館在主流自媒體的強勢推薦下迅速成為「網紅」建築,七十多個座位的社區圖書館卻日進三四千人,其後經過妥善管理逐漸趨於平靜,但圍繞在它內部的有趣事件層出不窮,講座、學術討論、廣告拍攝、時裝表演、音樂會等。在思索這個「現象」的過程中,董功將建築與人之間理解的「自由空間」之間的某種契合和一場關於靈魂的探索,並希望通過本次雙年展忠實地呈現出來。用一種新的方式對思維進行回顧和整理也正是「自由空間」所鼓勵和倡導的。




海邊圖書館項目實景照片(2015,北戴河新區)


此前,董功的建築藝術中反覆強調的兩個基本問題中包含了建築與環境、舊建築和新建築之間的關係。在與我們的採訪中,他說:「新與舊並置存在,但在翻新過程中,不是被動的、完全不打擾到舊的東西,而是新和舊之間的一種疊加,產生新的效果。」這種建築思維在董功的作品中屢屢得以印證,包括北京木木美術館、陽朔糖舍和福建連江船長之家,而後兩者也作為展覽項目在「Connecting Vessel」中以模型的方式展示給他方川流不息的觀者。





阿麗拉陽朔糖舍酒店實景照片(2017,桂林)


在「Connecting Vessel」裝置的二層,僅有一面朝南的窗戶帶入寶貴的自然光線。光,是董功建築中不可或缺的藝術載體,陽光在不同季節划過的軌跡,映射在他的建築空間內,成為流動的藝術。在一個固定場所中,光的流動通常有跡可循,而在一個公共空間甚或更大的範圍內,人的流動卻尤為隨機,也由此產生了一種即興的趣味。




「Connecting Vessel」裝置的二層

在當代中國,從沒有哪個事件在人口流動的浩然之勢上可以比擬「春運」。在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人口源源不斷地湧向城市,而他們蓄積的「鄉愁」像一股能量,在春節前夕的「人口大遷徙」中得到徹底釋放。可見,中國鄉村的建設也必然牽動眾人之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建築師們不可避免會對鄉村建設進行思考,並且參與到實踐中去。董功的船長之家,正是作為中國南部漁村的一個典型案例,也在主展館之外,被收入本屆雙年展中國國家館主題「我們的鄉村」中,呼應著六大主題版塊中「居」的部分。





▲ 福建省連江縣船長之家項目實景照片(2017,福州)


「中國的農村對建築師來說最有意義的不是要蓋那些美的建築,或者說在一個非常美的鄉村環境里建造場所為城市裡的人提供消費,這只是鄉村建造的一部分,更有意義的是通過建築,指向農村生活,並和當地村民建立一種關係。」在改造船長之家的過程中,屋主一長串的「心愿單」讓董功深刻理解了生活方式在架構建築空間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Connecting Vessel」模型手繪稿


進入雙年展的尾聲,這艘「連結之船」在威尼斯灣邊短暫停留後將駛向何方?「回國是肯定的,」董功說,「目前可能是北京,或是北戴河,重新搭建成永久性的功能空間。」建築師無法預測「小船」返航後的各種情形,是否會經歷北戴河海邊圖書館類似的命運,如何回應不同的人群,這些「未知」已然超出了建築師的控制範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線,風,尺度,視野,材料……這些建築師埋入這顆種子的空間的基因,每時每刻都在感染著建築中的人,激發著他們對這個空間使用狀態的創造性的想像和憧憬。」從萌芽到綻放的建築生命便是董功所理解的「自由空間」的意義所在。


直向建築更多作品賞析


長江美術館


2018,太原







>> 滑動查看圖片 <<


南開大學教師發展中心


2018年,天津








>> 滑動查看圖片 <<

霧靈山圖書館


2018,承德








>> 滑動查看圖片 <<


海邊西餐廳

2018,北戴河新區








>> 滑動查看圖片 <<


混合院


2017,北京







>> 滑動查看圖片 <<


所城裡社區圖書館


2017,煙台






從萌芽到綻放的建築生命


一場靈魂探索之旅


?


採訪、撰文 →Linda Jiang


編輯 →Crystal/Nikki


圖片提供 →直向建築Vector Architects


Join 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EAT理想家 的精彩文章:

珠寶從來不僅僅是奢侈品
「體驗式」建築和現代極簡設計語言締造者

TAG:IDEAT理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