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名臣周培公的——幸與不幸!

一代名臣周培公的——幸與不幸!

原標題:一代名臣周培公的——幸與不幸!



周培公,清朝一代儒將,自封為善敗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滅察哈爾、降王輔臣、征吳三桂等戰役中縱橫捭闔,立有不世功勛。周培公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與大清國、康熙朝緊密相連,既有幸運,更有不幸;後人觀之,感慨不已。

其一,生當其時,病不逢時。周培公成長的時代,正是大清朝山雨欲來、危機四伏之時。三藩叛亂,南方半壁江山幾乎不保。這樣的亂世,對黎民百姓來說是生靈塗炭。對周培公來說,卻造就了他施展才幹的舞台。率領三萬八旗家奴僅用十二天的時間,就消滅了察哈爾王的叛軍;奇計百出,火燒虎墩,將王輔臣引以為豪的天塹一舉攻下;一身是膽,孤身入平涼,以三寸不爛之舌駁得汪士榮口吐鮮血、倒地而亡,使王輔臣心甘情願而降;威懾吳三桂,從甘陝壓向雲南,導致吳三桂眾叛親離、急怒攻心、一病不起、嗚呼哎哉。周培公雖生當其時,但自入冰天雪地的盛京後,水土不服,卧床不起。康熙後來西征葛爾丹,想重新起用周培公,無奈此時的周培公心有餘力不足,身體情況已決定他無法縱橫疆場、馬革裹屍。能為康熙所做的,就是舉薦賢將「瞌睡蟲」——飛揚古挂帥,將自己繪製的《清全圖》獻與康熙,建議康熙早早屯糧,在延安、榆林等地設衛設廳,專籌糧草。他的遠見卓識在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之時,全都應驗。時人佩服之餘,更惋惜他因病無法帶兵出征;也許周培公帶兵,仗打得會更順利些,損失會更少一些,這是周培公人生的一大遺憾。


其二,雖逢賢君,未逢賢臣。周培公能脫穎而出,離不開康熙的慧眼識才、著力栽培。想當年,周培公不過是淪落京師的落榜舉子,衣食無著,彷徨無依。康熙微服私訪路遇周培公,交談之下,發現周培公文韜武略,將天下大勢分析的一清二楚,乃不可多得的出將入相之才。康熙破格授周培公兵部主事銜,參贊軍務,後又提拔周培公正二品。正是有了康熙的不拘一格選人才,周培公才一展鴻鵠之志,成為一時風雲人物。可惜,周培公雖遇上少有的明主,卻又遇上了索額圖、明珠等一番心懷鬼胎、明爭暗鬥的大臣同僚。他們見康熙如此賞識周培公,自然想方設法拉攏周培公。無奈周培公出淤泥而不染,不屑與這些人為伍。於是乎,周培公得罪了最有權勢的兩大陣營,厄運隨之降臨。周培公身上帶有帝師伍次友寫給明珠的舉薦信,但周培公寧可直中取、不想曲中求,不肯拜見明珠,明珠因此忌恨周培公。後來他想法設法將周培公的戀人鎖兒提前許配給何桂柱,導致周培公和鎖兒一生傷心。索額圖拉周培公入太子黨不成,也是經常向康熙進讒言。在這些人的詆毀中傷下,最終周培公赴苦寒之地任職,疾病纏身、鬱鬱而終。


其三,才居人上,位居人下。周培公才高八斗、無書不讀、學問淵博、口若懸河,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康熙滿朝文武中,周培公是唯一的文韜武略兼備者,冠絕群臣。縱使以才華自負的高士奇,在他面前也是心服口服。但由於周培公才華過高、一身傲骨,加上又是漢人,遭到眾大臣的彈劾,於是周培公到死也沒有進上書房,職務一直在索額圖、明珠、高士奇等人之下,一輩子也沒有當上丞相。這還不算,即使在帶兵打仗過程中,周培公也不過是個副將,主將是滿人圖海。圖海是個將才,周培公卻是難得的帥才,這樣的搭配在歷史上也是難得一見、奇哉怪也。雖然圖海對周培公很是尊重並言聽計從,但無論如何平叛的首功是落不到他周培公身上的了,要是萬一征戰中有什麼過錯,倒是有可能由他承擔。明珠在周培公大軍未出征之前,就向康熙奏了一本,說周培公軍律中沒有禁止劫掠民財一條,只是後來仗打的順利,別人再沒有進讒言的機會。否則,周培公真有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四,功成名就,鳥盡弓藏。周培公在大清朝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之時,力挽狂瀾,披荊斬棘,挽救了大清搖搖欲墜的江山,使大清的國祚得以延長近二百年。周培公在大清的歷史上抒寫了極為輝煌的一頁,彪炳千古,高山仰止。只可惜,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周培公也未能走出這個悲劇。周培公盛名之下,大臣們不斷上書彈劾他可能要謀反、做吳三桂第二,此時的康熙會怎麼想?歷史證明康熙是一個乾坤獨斷、剛毅決斷的君主,他是不會輕易相信大臣的奏摺的。可康熙最終還是按照大臣們的意願,將周培公發配盛京任提督。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幹對抗羅剎國,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龍興之地,可以牢牢地監視周培公。從來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康熙的氣魄未能超過勾踐、劉邦,周培公的結局同文種、韓信相比,也不過是僅僅保住性命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長河之暨 的精彩文章:

一代梟雄曹操,生前有個特殊的「愛好」,女子就是「啞巴吃黃連」
司馬懿善於隱忍,韜光養晦,卻被曹操的一個小手段識破其野心

TAG:歷史長河之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