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服中醫?還有蒙藏維苗醫等著你

不服中醫?還有蒙藏維苗醫等著你

好葯終於走出深山了!

文|金三

愛科學的你,是否仍在充當「中醫黑」,試圖向家人朋友做科普,講道理?

別猖狂。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醫學總有治你的辦法。就在「中醫」戰爭在網上如火如荼時,另一類同屬於傳統醫學的龐大體系——少數民族醫學——已悄然崛起。

近年來,中國少數民族醫學事業一派蒸蒸日上。

截止2016年,全國已有各類民族醫院266家,其中包括了8家全國三級甲等醫院,當年總計接診人數達9085942人次。

●從2015年開始建設,並於今年9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立60周年慶祝活動前夕正式開放的廣西國際壯醫醫院

少數民族醫藥,已成為很多民族地區的支柱產業。如貴州的苗葯產業早在2015年就已經達到了年銷售產值200億元的規模。

今年8月,由13個部門聯合印發的紅頭文件,再次強調了發展少數民族醫藥的多項舉措。從相關部門來看,發展少數民族醫藥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醫學範疇。

日常生活中,頗具神秘色彩的少數民族醫學早已擺脫「蒙古大夫」的污名,轉而受到了各類中老年患者及「亞健康人群」的推崇,生態位甚至已超越中醫。

●少數民族醫藥的廣受歡迎,也催生了不少身兼「苗醫」「蒙醫」等多民族醫藥絕技傳承人身份的「民族神醫」

少數民族醫學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全國人民盡折腰?

民族醫學,包治百病

嚴格說來,今天蒸蒸日上的「少數民族醫學」只是一個籠統的稱謂。

這其中,有像藏、蒙、維、傣這樣各有不少傳統醫書和理論的成熟醫學體系,也有像苗、彝、土家族之類以少數文獻和實踐經驗為基礎的醫藥集合。而更多的,則是一些沒有文字記載,通過口耳相傳的民間療法。

這樣一個複雜的傳統醫學集合,除了常見的草藥、針灸以外,自然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療法,足以讓人驚嘆不已,五體投地。

比如蒙醫傳統的色搏斯療法,就是用剛宰殺的牛、羊、駝的皮、瘤胃和臟器,貼敷在病人體外對應臟器的位置,吸收病人的疾病。據稱,該療法可以改善氣血運行、增強臟器功能,尤其對調理脾胃、滋腎壯陽效果明顯。

除了這一手,蒙醫的絕學還有樸實剛建的錘擊、踹足療法,據稱對腦震蕩等症頗具療效。

●錘擊治療工具

瑤醫的絕招,是在頭頂的百會穴貼敷草藥,治療子宮脫垂。據稱,只需將7到9粒紅蓖麻仁烤熟搗爛後敷於百會穴,並堅持隔日更換,不久就能使脫垂的子宮複位。

而通過滾敷煮熟的雞蛋來治療小兒腹瀉、發燒等疾病的「滾蛋療法」,則廣泛應用於土家、彝、苗、瑤等多個少數民族醫學實踐。

●覃氏瑤醫第十三代傳人在電視節目中演示「滾蛋療法」

此外,一些頗具神秘主義色彩的「精神療法」也是各族醫學常見的手法。

如苗醫的化水療法,即是用手指在一碗清水上方根據不同病情畫符,默念口訣後將水噴向患處。據稱該療法能夠發揮止血、止痛、安胎、催產、清熱、消腫等療效。

與之類似的是回醫的吹杜爾療法,具體方法是由阿訇在一個清潔的蓋碗內壁上寫上經文,然後沖入茶水,再由阿訇念誦經文並吹氣後讓病人飲下。這一療法主治一些精神疾病。

蒙醫的安代歌舞療法,則是通過薩滿巫師主持的一系列唱歌跳舞的儀式治療精神疾病。其科學療效還得到了學者的背書:

安代薩滿在實行儀式時,在它那神秘氣氛中進行診斷、安慰患者、以辨明患者心病的原因;辨別安代病種後,用蒙古民間歌舞形式來安穩和感化患者不安的、封閉的心靈;在治病儀式上請來很多民間藝人來助唱和助跳,使患者沉浸在一種蒙古共同體社會的被保護的歡樂的氣氛中;安代舞是繞圈踏舞,通過舞蹈使患者的肢體能夠伸展,提高新陳代謝功能,這種綜合性治療方法,使患者在身心雙方得到治療,精神煩惱得到解決。

來源:財吉拉胡,《論蒙古傳統醫學的安代療法》,《中華醫史》,2005.2

●現代版蒙醫安代歌舞療法,醫護人員和病人一起載歌載舞

不過,儘管以上列舉的民族療法都歷史悠久、各具特色,而且經過各族人民身體的檢驗傳承至今,但還是有人以科學為借口給它們的療效潑髒水。

不僅是這些傳統療法,就連很多發展成熟的少數民族藥物,也在一些研究中遭到抨擊。

例如,近年有研究發現,習慣使用硃砂的傳統藏葯普遍汞含量超標。這導致西藏地區的人均汞攝入量超過日本、挪威、美國等地的幾百到幾千倍,生活污水的人均汞含量也遠高於中國其他地區。

●總汞和甲基汞從攝入到釋放到西藏自然環境中的生命周期

●一款號稱採用傳統藏葯配方生產的名為「藏葯速效痘消膏」的產品,被檢測出汞含量是國家標準的19504倍

此外,一些民族成藥中所包含的有毒成分也有不小隱患。

●比如蒙葯嘎日迪-13,就有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為毒性較大的烏頭鹼類藥物,年老體弱者如超量服用,很容易中毒,嚴重的還可能引起強心律紊亂及呼吸中樞麻痹從而導致窒息死亡

不過,這些爭議並不能動搖少數民族醫學百花齊放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畢竟,人民群眾對它們的信賴,已經根植在了中國特色的歷史進程里。

熟悉的陌生人

前文提到的眾多「特色療法」,單拎出來或許顯得荒唐刺激。不過,如果你能接受中醫,事情就完全能有不同的解釋。

蒙古大夫用錘擊、踹足療法治療腦震蕩,看似濫用暴力之嫌,但想想用推拿治療風濕骨病的老中醫,錘擊又怎麼樣呢?

瑤醫在頭頂敷草藥治子宮脫垂,看似沒有道理,但想想同樣靠穴位治病的針灸和艾灸,好像也沒什麼奇怪了。

安代薩滿歌舞療法,看起來像神秘主義宗教的遺留,但想想氣功、吐納法、五禽戲?

而且,這些多少讓人猶疑的「特色療法」只是少數民族傳統醫學中的一小部分。

在今天,改造後重新亮相的新派民族醫學,無論是望聞問切的診斷方式,還是煎草藥、針灸、葯浴等具體療法,都能與中醫無縫銜接,足以樹立「少數民族醫生也很專業」的公眾形象,徹底打消群眾的顧慮。

●正在把脈的藏醫、蒙醫、苗醫、維醫

事實上,少數民族醫學與中醫的相似相通並非完全是現代發明。一些較成體系的少數民族醫學理論中就有很多與中醫共通的地方。

比如,藏醫的三大元素、七要素、三穢物的學說,維醫區分的熱、寒、干、濕等屬性,就與中醫陰陽五行的概念十分相似。很多少數民族的醫學中也都會將形成疾病最主要原因歸結於類似「氣」的無形概念。

這些相似性並不難解釋。傳統醫學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些原始的共性思維,歷史上廣泛存在的中外交流也促進了各族醫學匯通。

●表現藏醫三種診斷方式(望、觸、問)及各自能夠診斷的病症的唐卡

這些高度相似的理論和實踐氣質,讓熟悉中醫的人們接受起各族醫學來完全沒有門檻。不過,真正讓它們受到群眾喜愛的,反倒是它們與中醫的不同之處。

比起中醫高度依賴的「陰陽五行」等抽象理論,一些少數民族特殊的生活經驗,使得他們的醫學在特定領域裡顯得特別有說服力。

例如,常年生活在馬背上的蒙醫對於骨傷的治療經驗、西南地區的苗瑤醫對各種毒草毒蟲的了解、擁有特殊喪葬方式的藏醫對於解剖學的認識等,都是少數民族醫學引以為傲的知識優勢。

●藏醫解剖相關知識繪本

儘管這些經驗知識在具體應用中各有各的問題,但在宣傳陣地上,卻足以建立起相對中醫的優越性。

再加上武俠小說等大眾文化所賦予的神秘光環加持,使少數民族醫學具備了一種「異域神醫」的氣質,對中醫市場數十年來培育出的典型用戶具有強大的定向殺傷力。

●眾多少數民族(或者號稱源自少數民族)藥品、保健品的宣傳也都無一例外地將「神秘」「古老」「異域」等特質作為最重要的賣點

於是,在宣傳攻勢下,治療方式藥物成分和中醫無縫銜接,且動輒就有千百年傳承老秘方的少數民族醫藥,迅速被廣大群眾接納,成功實現指數級發展。

不過,少數民族醫藥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首先還得感謝國家。

復興之路

1950年代起,中央開始在全國大力推廣中醫,號召西醫向中醫學習。與中醫相比,少數民族醫學同屬本土醫學,且同屬「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自始就站對了階級路線。

●1954年10月20 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貫徹對待中醫的正確政策》社論,針對中醫提出了「系統學習、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針,就此奠定了中醫在新中國的優勢地位

除了階級路線,革命路線問題也很要緊。

1950年代後期,隨著農業集體化運動的推進,各公社紛紛自建保健站,開展農民合作醫療。但由於農村醫藥資源匱乏,運動結束不久,全國合作醫療便大面積破產。

路線的偏差引起了領袖的注意。1965年起,毛澤東親自批示「衛生部想不想面向工農兵?」「為什麼把醫學教育年限搞的那麼長?」號召解決農民看病問題。

這一任務只能由上百萬未經專業訓練的「赤腳醫生」來完成。而在眾多邊遠民族地區,大量少數民族民間醫生擔負起了基層醫療的重任。

●「赤腳醫生」時代的少數民族醫

在此期間,衛生部多次召開全國少數民族衛生工作會議,強調繼承和發揚少數民族醫學的重要性,並開始整理搜集民間的少數民族療法、偏方,用於「赤腳醫生」培訓。

●全國人大代表、侗族女軍醫吳繼恩為廣西「赤腳醫生」傳授針炙技術

不過在當時,「少數民族醫學」還被視為是老大哥「中醫」的一部分,並未得到特別對待。直到改革開放後,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各類資源才開始受到關注。

1984年9月,衛生部和國家民委在呼和浩特舉行了第一屆全國民族醫藥工作會議,正式揭開了民族醫藥大發展的序幕。

此後,在衛生部及其下屬中醫司和86年成立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主導下,各民族地區開始系統開展民族醫藥的發掘整理。衛生部門開始給藏、蒙、維等民族醫藥從業者頒發職業資格,還吸收民間的民族醫藥人員進入國家醫療單位。

●198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翻譯出版的中文全譯本藏醫專著《四部醫典》

西藏、青海、內蒙古、新疆等地也建立起了一大批少數民族醫學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繼1978 年內蒙醫學院建立蒙醫系之後,西藏藏醫學院、青海藏醫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新疆維吾爾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相繼建立。

此外,甘肅中醫學院藏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院、廣西中醫學院壯醫藥學院等民族醫學院系和專業也在各大高校陸續成立。

●80年代建立的內蒙古民族醫學院,後更名為內蒙古蒙醫學院

這批高等院校和相關專業的設置,對日後少數民族醫學地位的提升極為重要。這裡的第一批學生也成為了後來民族醫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九五」期間,全國民族醫藥的科研項目總計有近300 多項;「十五」 期間,列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專項的少數民族醫藥課題有25 個,重大科技項目26 項 ;「十一五」期間,「民族醫藥發展關鍵技術示範研究項目」又被正式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此外,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項整理了眾多少數民族的醫藥典籍和文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民族醫藥文獻整理叢書例舉

得到理論研究和行政編製雙重背書的民族醫學事業,由此一發不可收拾。

從2004年到2016年,中國民族醫院的數量從196個上升到了266個,其中包括8所三甲醫院。

從1997年開始,衛生部頒布的眾多民族葯國家標準和各地的地方標準,為民族葯企的商業前景鋪平了道路。

這些標準大多參照中醫藥制定而成,藥品副作用也是同樣的「尚不明確」,但創造的經濟效益卻肉眼可見。

在貴州省,苗葯等民族醫藥企業2004年的產值只有25億元,但到了2015年,僅苗葯一項的銷售產值就已超過200億。

毫無疑問,民族醫藥已然崛起。

從2010年開始,在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民族醫藥已然獲得了與中醫藥同等的地位,政府承諾為其發展提供支持。

它的未來更是無可限量,絕不會僅僅局限於在電視廣告里扮演異域老神醫。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份由13個國家機關聯合頒布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少數民族醫藥工作的若干意見》,已經明確提出:

要積極推動少數民族醫藥海外發展,到2030年時實現少數民族醫藥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更加廣泛。

由此可見,在今天的大好形勢下,只號召讓中醫走向世界,可能是過於保守了。

主要參考文獻:

朱嶸主編,《中國民族醫藥特色診療年鑒》,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財務司,《全國中醫藥統計摘編》,2016

《「九五」 以來民族醫藥發展報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專題資料彙編》,2008.

李志勇等,《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發展簡史》,《醫學史研究》,20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穀神星上的冰火山曾不斷噴發|Nature自然科研
氣氛詭異!邯鄲切爾諾貝利遊樂園|大史記 Vol.15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