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已經有超過4000人在身體中植入了晶元
無論在瑞典還是美國,晶元植入人體無法規避的首要問題便是個人隱私保護,爭議集中在存儲在晶元上的個人信息存在被盜取的風險。
YY創始人李學凌近日在其朋友圈分享的在手臂上植入晶元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儘管最終揭曉的真相是,李學凌植入的僅是身體指標的監測器,但關於晶元植入人體的話題卻由此重新受到關注。
晶元植入儘管從概念上來看已經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許多人或許還認為要在普通人中間大規模應用還離得很遠,但實際上,在國外有些國家和地區,晶元植入正在普通人群中廣為流行,並由此引發很大爭議。
在北歐國家瑞典,已經有超過4000名瑞典人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鎖辦公樓大門、登上火車、進入音樂會大廳,或者觸摸對方的手機就能交換個人社交信息,這一切的實現,歸功於植入他們手指中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晶元。
而植入晶元的代價並不高昂,僅需約140歐元,一些瑞典的公司甚至向其員工免費提供該晶元植入服務。由於晶元植入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瑞典人爭相參與「嘗鮮」,負責這家晶元研發的公司Biohax International稱,目前的供應已經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求。
Biohax International成立於5年前,創始人Jowan Osterlund過去曾是一名人體穿環紋身師,根據該公司網站的介紹,其晶元本身的技術並不神秘,實現起來也並不複雜,使用的是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該技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信用卡、智能手機、門禁系統等,使用於這些技術規格相同的NFC技術的微型晶元,就能夠實現近場免接觸數據信息的驗證、交換等功能。
而植入晶元的過程本身也十分便捷,類似於疫苗注射的過程,Osterlund介紹,過程「僅需兩分鐘」,安全性上「比穿環安全,和在醫院抽血一樣」,在植入完成後,用戶只需在個人智能手機上通過相關的NFC應用,對晶元信息進行個性化設置,就能實現大部分功能。
Biohax聲稱,該晶元使用的是被動性通訊功能,並不含有電池,也沒有任何跟蹤設備或GPS定位功能,也就是說,該晶元除了存儲用戶個人信息,只有在用戶主動觸發與其他信息終端互換數據外,其餘時間均處於非激活狀態。
在瑞典廣受歡迎的這一新技術應用,在美國卻招致許多爭議。去年,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家公司稱將為其50名員工提供晶元植入,而該使用無線電射頻技術的晶元能夠實現的功能也與Biohax類似:打開門鎖、飲料機支付、登錄公司電腦等。
在這家公司內部,這一舉措獲得了大多數員工的支持和歡迎,員工有權利自由選擇是植入晶元還是手環這樣的替代方案,但在公司外部,這一方案卻遭致了許多批評,許多人認為這侵犯了個人隱私,公司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員工在公司內部的活動行為能夠進行更好的監視。對此,該公司聲稱,晶元本身不帶有任何追蹤功能,沒有GPS晶元,並強調晶元設備13年前就已經獲得美國食物藥品監督局的批准。
無論在瑞典還是美國,晶元植入人體無法規避的首要問題便是個人隱私保護,爭議集中在存儲在晶元上的個人信息存在被盜取的風險,但支持者卻認為,使用晶元本身實際上和目前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智能手機並沒有本質區別,晶元信息泄露的風險和個人手機信息泄露的風險一樣,既然人們能夠接受使用智能手機,為何會對植入到體內的晶元的安全度感到更加擔心呢?
(一名植入晶元的瑞典人正在打開辦公室大門)
瑞典成為首個晶元植入廣受歡迎並獲得大規模應用的國家,也有著許多特殊的原因。作為一個人口到2017年底還不到1000萬的國家,偏居北歐一隅的瑞典一直以來以擁抱新技術著稱,許多著名的科技公司,如Skype、Spotify等均出自那裡,這與瑞典政府一直以來對科技行業的支持和推動密不可分,早在上世紀90年代,瑞典政府便大力投資於互聯網基礎設施,並給予為員工提供家庭電腦的公司以稅收上的優惠,可以說瑞典是全世界最早接觸並廣泛使用互聯網的國家之一。
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完備的條件下,瑞典在近年來也很快進入了「無現金時代」,根據研究機構的調查統計,目前在瑞典平均4個人中只有1個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現金。根據該國央行Riksbank的數據顯示,瑞典零售業現金交易佔全部交易方式的比例已經從2010年的40%下降至目前的不到15%。
此外,瑞典人對於個人信息持開放態度,在網路上能夠輕易查找到瑞典人的手機號,而瑞典人的收入情況,也能夠通過給稅務部門打電話查詢的方式輕易獲取。
可以看出,晶元植入在瑞典廣為流行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由瑞典特殊的互聯網環境所決定的,這裡的人們早已習慣於個人信息的數字化,也已經習慣於無紙化貨幣交易以及個人信息在數字世界的交換,因而僅僅改變數字交換方式的晶元植入在瑞典廣受歡迎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TAG:科技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