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模擬畫像「第一人」逝世後 屢建奇功的刑偵手段會就此退出江湖嗎?

中國模擬畫像「第一人」逝世後 屢建奇功的刑偵手段會就此退出江湖嗎?

2018年10月24日上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內莊嚴肅穆。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公安幹警及群眾在此聚集,送別中國公安部刑偵專家張欣最後一程。

和其他的公安民警工作性質不同,張欣生前憑藉一支畫筆還原兇嫌相貌,幫助警方緝兇。因為屢次參與偵破大案要案,成為中國警屆傳奇。

隨著一代傳奇人生落幕,加之刑偵科技的日新月異,模擬畫像這種神秘的刑偵手段會跟隨張欣一道,退出江湖嗎?

偶然機會成中國模擬畫像第一人

2018年10月21日,「上海鐵警發布」公眾號發出訃告: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公安部刑偵專家、上海鐵路公安局刑事偵查處一級警長張欣同志,因連續加班工作勞累過度,突感身體不適,經搶救無效於2018年10月20日19時許不幸逝世,享年58歲。

張欣30多年的從警生涯里,經手案件約11000多起,通過畫像破案超過1000起,被業界譽為「警探神筆」,也被稱為是中國模擬畫像的第一人。

「模擬畫像」,通常是指根據目擊者的口述回憶,將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徵描繪出來的面部肖像。其原理就像是做筆錄,只不過是將目擊者的記憶轉化為圖像而不是文字。「我國歷史上很早就開始利用模擬畫像來破案,但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公安部門中幾乎都沒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門性人才」張欣生前在接受《縱橫》雜誌時透露。

憑藉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中國警方的第一代模擬畫像師。

1966年,16歲的張欣到北京當兵時專門學習國畫,1982年,他複員回到上海鐵路公安處松江站派出所成為駐站民警。1986年春天,他被調到上海鐵路公安處辦公室。那年夏天,上海鐵路老北站發生彩電失竊事件,當時普通人月工資才幾十元,警方立案標準是38.5元,而一台彩電價值1000多元,故被視作大案。那時沒有監控,警方找到一名目擊者,一大群警察圍著他,詢問小偷的模樣,身高、臉型、五官……

因為有繪畫功底,張欣憑藉著目擊者的描述,嘗試性的將其畫了下來。最終,這張模擬畫像幫助警方成功破獲了這起盜竊案。

「彩電案」之後,「畫像破案」的神奇傳開,他陸續接到全國各地的案子。「一年接幾百起案子,那個時候沒有視頻,連照相都很少,更不用說DNA、血跡檢驗。模擬畫像是素描畫,可做到七分像,協助破案。」

1999年,張欣成為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中最年輕的一位。

張欣在一次採訪中回憶稱,「模擬畫像是項科學性很強的技術,由於當時公安部門沒有專門搞這方面工作的人才,所以我都是自己在案子當中摸索學會的。冒領彩電案破獲之後,有段時間我的模擬畫像並不算成功,畫一張不像,再畫一張還不像,或者這個案子跟上個案子畫得非常類似。於是我狠下苦功,堅持每天畫50張左右的素描,並利用各種機會,廣泛收集資料,仔細研究、分析、辨別我國各民族各地域人群的特有體貌特徵,特別是臉型特徵,並研究他們之間的差異。」

經過長期的積累,張欣對口述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力逐漸變強。在畫了10000多張人像以後,他發現了一個規律 :臉型、結構相似的人,五官也都差不多。

「比如眼眶很窄的人,眼睛不是三角眼就是圓眼睛,不可能是長眼睛,不然眼睛就長到眼眶外面來了 ;眼眶小的人,鼻樑、顴骨都是窄的,那麼這人多半有個尖鼻子、高鼻子,嘴會往前拱。」畫模擬畫像時,他通常比較注重讓目擊者提供可供辨認的細節,比如嫌疑人臉部有沒有特別的痣、紋、痕、疤等,嫌疑人面部會出現什麼特別的表情、動作等。除此之外,還要向目擊者詢問嫌疑人的身高、胖瘦,這與臉型密切相關, 200斤1.72米的人跟100斤1.72米的人,即便同樣是圓臉,長得也是不一樣的。

1995年1月14日,昆明百貨大樓發生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特大惡性爆炸案件,造成1人死亡、9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00萬元。案發後,張欣作為畫像人才接到公安部指令第二天趕到昆明。根據50多個目擊者不同的角度描述,張欣經過兩天晝夜畫像,一共畫了52張模擬像,最後畫出兩個定型的頭像。最終,幫助警方鎖定元兇。

模擬畫像技術在世界範圍屢建奇功

就在以張欣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模擬畫像師「從零摸索」的同時。西方國家已經將其應用,開始在打擊犯罪領域大顯身手。

資料顯示,模擬畫像技術首次出現是在1959年。當時,美國警方將不同人種的面貌特點進行歸納,在一張透明的薄片上繪製成相應的五官,用來還原不同人的面貌,也被稱為「人臉拼片」。到1970年前後,繪製技術被相機取代,用照片的形式進行拼接。

這一手段隨即被引入警方使用,用作打擊惡性犯罪案件之用。

1995年4月19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城市中心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發生一起恐怖主義炸彈襲擊,共導致168人死亡,另有超過680人受傷,還令方圓16個街區的324幢建築物受損或被毀,86輛車遭燒毀或由衝擊波摧毀,震碎了附近258幢建築物的玻璃,共計造成至少價值6.52億美元的破壞。

爆炸發生後,警方通過目擊者的證詞,迅速拼出了犯罪嫌疑人蒂莫西·詹姆斯·麥克維的相貌,並發出通緝令。爆炸發生僅90分鐘後,俄克拉何馬州巡警攔下了駕駛無牌車輛的蒂莫西·詹姆斯·麥克維,並以涉嫌非法攜帶槍支將其逮捕。

2006年,瑞典警方同樣通過模擬畫像技術,逮捕了系列強姦謀殺案嫌疑人尼格拉斯·林格倫。林格倫在1998年至2005年期間,在瑞典城市于默奧犯下14起強姦、襲擊和謀殺案件。

隨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西方世界的模擬畫像技術也進入信息化時代。

與此同時,以張欣為代表的我國模擬畫像也在打擊犯罪中顯出奇效。

信息技術衝擊,模擬畫像會就此消亡嗎?

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技術的應用給模擬畫像帶來了幫助,也帶來衝擊。

「公安機關有時會利用電腦拼人像,但實際上這樣做並不科學。而且電腦拼圖是不講規律的,很可能會把一雙只會長在寬臉上的眼睛給配到窄臉上去,這樣拼出來的頭像肯定不像。再者,電腦拼圖受到的限制很多。」新技術面前,張欣仍堅持效率優先。

有一次刑警學院的一個學員認為電腦的速度快,然後,他們進行了一場比賽,同時畫一個男孩,張欣5分鐘就畫完了,學員3個小時都沒拼出來,原因是素材庫里的素材不全。

監控視頻的到來為準確獲取犯罪嫌疑人面部信息也提供了便利。在張欣看來,儘管受到視頻監控、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衝擊,模擬畫像依然有極大的用武之地,只是本領亟須精進。張欣將傳統手繪功底與新技術相融合,針對監控畫面不清晰等情況,利用監控視頻重塑人像,將畫面質量不高的監控畫面還原成正面清晰的人像,並在資料庫中進行比對,找出嫌疑人。

2017年,中國籍女子章瑩穎在美國離奇失蹤。山東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物證鑒定中心高級工程師、國際刑事科學法庭畫像專家林宇輝與同事一道,仔細分析了美國警方提供的監控錄像,花了三天時間瀏覽了數千幀圖像。最終,他為美方提供了一幅章瑩穎案嫌疑犯的模擬畫像,為警方最終緝拿嫌疑人提供了幫助。

這一次嘗試,正是中國模擬畫像師將傳統與科技相結合的一次「教科書」式的實踐。

隨後,張欣琢磨過機器識別, 將人體面貌的「密碼」變成代碼。經過一年摸索,張欣的手繪炭筆畫像基本能被電腦識別,根據人像重構進行人像比對,成功破案5起。這是張欣職業生涯的又一次突破。

2018年10月4日,張欣在朋友圈這樣寫道:「40多年一瞬間,青年成了爺爺,老父母成了曾祖輩啦。還有18個月,我將退出江湖,回家養老嘍。」

16天後,中國警界畫像「宗師」用最遺憾地方式退出「江湖」。

在追悼會上,張欣生前的26位徒弟之一,安徽省公安廳物證鑒定管理處聲像科科長強輝告訴記者,畫像技術是一種傳統的破案技術,由於科技的發展,破案技術越來越多,但很多技術手段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畫像也一樣。現在是以「審判「為中心,抓人後關鍵是能否訴掉、判掉!現在的物證中視頻人像證據最多,但很多不被採信,視頻影像鑒定顯得越來越重要。

「我將遵從師父遺願,把人像技術發揚光大。」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養老靠自己的社會,正在韓國預演
我國應積极參与競爭中性規則制定 提升國企效率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