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談學習珠心算、音樂、繪畫過程中的「會—生—熟—純熟—自動化」

談學習珠心算、音樂、繪畫過程中的「會—生—熟—純熟—自動化」

學習,總會經歷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也有常言道「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看似平常的學習過程其實並不簡單,其背後有一個質樸的教育規律。

「會——生——熟——純熟——自動化」

李綿軍談珠心算「會—生—熟—純熟—自動化」的學習過程

練珠算的過程中,在第一個階段是「會」:孩子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心裡是犯難的,因為有很多口訣要動腦子學習。此時需要鼓勵「慢慢就學會了」,並和家長溝通孩子這時會出現的情況,讓家長了解並鼓勵孩子。

「會」和「生」兩個階段往往是一起進行的。「生」的階段是在運用——眼看、耳聽、腦想、手撥、口說。「生」即是生疏,所以需要用腦想,這對孩子來說有點難度——這對孩子來講有挑戰,一旦克服了動腦不發愁的情況,就進入了「熟」。

在「熟」和「純熟」的階段,最主要問題會出現在心理上,有時會有種莫名的情緒,起起伏伏,甚至多次有放棄的想法。這個時候需要鼓勵和調節,度過這個時期後就進入了「自動化」的階段。在「自動化」階段,很多東西就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整個珠心算的學習過程練就的是意志力,對情緒的把控等等非智力因素。一個人在事業中也會經歷這樣一個「會—生—熟—純熟—自動化」的過程。

每一階段都是一種考驗:不會的時候很難;會的時候又因為不熟練而犯愁;等熟練卻未純熟的階段,由於挑戰性和外界刺激不夠,也會面臨有成績卻難以突破的境況。到純熟時,依舊有很大的考驗——就是水燒到90度還差10度才能開的問題。很多學員、成人包括校長老師可能都停留在一二三四階段,一旦達到第五個「自動化」的階段,不論技能還是個人心性都會有質的不同。

學珠算、繪畫、音樂等,是對情緒、心理因素的管理和調整的過程,經過這樣的磨練了,再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時候,就會順暢和持久地堅持下去而很少被干擾。

音樂家(英國譚校長)談音樂「會—生—熟—純熟—自動化」的學習過程

學鋼琴和學算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一個工具——鋼琴是學習音樂的樂器,算盤是開啟大腦學習數理的工具。與算盤有指法規定、規則制定這些理論技術一樣,學習鋼琴也有很嚴密的指法,不同時期的作品用的指法不一樣,同一個作曲家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指法,都有基本的規則。而學習這些技術上的東西,是為了讓鋼琴為人所用,為人所要表達的音樂所用。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彈鋼琴來學會音樂的語言,從而通過鋼琴來表達自己的語言、情緒和思想。

學習珠心算有「會—生—熟—純熟—自動化」。音樂學習也如此。孩子剛上手不久,雖然能彈奏,但這只是一個表象,是一個入門的階段。

當跨進去了解和學習的時候是一個半生半熟的狀態,這時需要老師像媽媽一樣特別細心地指導,讓孩子形成一些習慣,這對其後期學習有決定性的影響。通過一些生活中能接觸到的輔助工具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同時需要植入關鍵的主題和內容,聯繫實際的生活來讓孩子更直接和直觀地接受技術上的東西,進行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引入式學習。

第三個階段是熟,即熟悉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由於會彈一些曲子而對自己有產生信心,這是一個懵懂的狀態,是一個積累期。在前兩個階段中的音樂學習中,更多的是注入視覺刺激和動覺感觸,讓孩子認識音符、學會彈奏。第三階段則是加強聽覺接觸,聽覺比視覺和動覺更難,因為要導入大腦,對記憶的要求很高。

視覺、動覺、聽覺達到同時進行的時候,就會很清楚地知道這個符號是什麼,聲音是什麼,在鍵盤上的操作是什麼,也即珠心算的純熟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在珠心算學習中體現為「自動化」,在音樂中叫「詮釋」階段,即能夠很完整地將人的情緒和思想用音樂表達出來,與生俱來、自然地表達,而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迹,這種狀態本身是一種藝術,也給他人一種美的感受。

這樣一整個的學習過程,會帶來許多意向不到的「附加值」,如自信心,記憶能力,左右腦平衡能力,分析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毅力等,這些對於一生都及其寶貴。

書畫家(羅一鳴老師)談繪畫「會—生—熟—純熟—自動化」的學習過程

繪畫學習有「會——好——精——絕——化」或是「啟——會——好——熟——巧」的過程,和「會—生—熟—純熟—自動化」是一樣的。

繪畫對於孩子來說是永遠不會陌生的,我們只需要給孩子一個興趣,就能打開一扇門,哪怕畫的不美,沒有邏輯,造型不準,這都沒有關係。

經過這個多畫手熟的階段,造型就准了,孩子就更有信心了,更愛繪畫了,就能達到熟練的狀態。

談到「自動化」狀態,這種狀態接近靈感的邊緣。真正的靈感是在自己熟練到一定程度不能再發展的時候才找到的——在純熟的狀態下,能夠提高自己的並不是技術化的東西,而是靈感來臨時重新找到一個新境界。

靈感的邊緣之前一定是經歷過無數苦惱、自我懷疑,甚至是崩潰。這個時候再堅持一下,靈感就到了。在用水墨形式練習演繹一筆畫時,我閉關了十五天。在前十四天都是處於崩潰狀態,我試盡幾乎所有我知道的中國畫技巧、方式、色彩來表達我想要的一筆畫——直到第十五天,我的身體由於一直站著近乎透支時,突然感受到,一筆畫是兩種藝術的結合:第一,是狂草中的狂草(此時,就是靈感來了)——在繪畫中還沒有一個人用草書畫,我就想一筆畫要畫的像寫草書一樣;第二是寫意中的寫意,有人用三五筆畫荷花或是馬,我只用一筆畫完。

當悟到這點,我似乎已經不用再追求技術上的東西了,因為已經知道結果——我追求的就是狂草中的狂草,寫意中的寫意。此時,就是自動化階段。

辦學中「會—生—熟—純熟—自動化」的過程

辦學有「創展理引領覺」的過程。「創」的階段就是在「會」階段,「創」,學會了方法技巧等,就到了「展」,「展」依舊是個陌生而困難重重的階段,這是辦學前期的「會」和「生」。

接下來到了「理」,對應「熟」。理,對「創展」階段進行有效管理、梳理、規範。而後「引」,帶領、領導。引領團隊向前走。

「領」,介於「純熟」和「自動化」之間,是指領會、領悟,但是仍然不是高級階段,最後「覺」,徹底通達,自動化了,是「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了,而是一切都在中道之中,在有序而為。(在一境界在珠心算中表現為數感,音樂中是樂感,美術中是靈感——這種狀態難以描述,所以或有不精準,但請讀者體會這樣一種意味。)

——這是辦學的過程,和珠心算、音樂、繪畫的學習都是一樣、相通的,個人成長的也是如此。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著名的12種教育孩子的方法!
兒童繪畫與內心世界的關係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