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莫言等四個作家中有三個借鑒魯迅而成名;但有一個沒這樣,他是誰

莫言等四個作家中有三個借鑒魯迅而成名;但有一個沒這樣,他是誰

雖然人們記得魯迅從未寫過長篇小說,而莫言手中擁有十數部長篇小說。

莫言等四個作家中有三個借鑒魯迅而成名;但有一個沒這樣,他是誰

大家都知道,當代最著名的作家,幾乎都是80年代成長起來的,同時也是80年代我國文學走出去以來,發展得相對鼎盛時期,從較早的北島,殘雪等到賈平凹、莫言、蘇童和余華以及新生代80後作家張一一、落落、迪安等等,也是他們書寫了當代文學的典範。作為文壇的中堅力量賈平凹、莫言、蘇童及余華,他們四個中有三個都是從學習或借鑒魯迅成長起來,但其中有一個,卻沒有這麼做,他會是誰?

01

余華在90年代創作了小說《活著》以及《許三觀賣血記》,從而一路走紅,並且揚名海外,一時間不下於莫言。同時《活著》這本書還為他贏得了1998年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成為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作家,同時也是亞洲繼以色列的大衛·格羅斯曼之後第二個獲獎者。當回到書中主人公福貴的生活境況時,很多讀者都會震驚,作家余華的筆力是如此的殘酷,筆鋒是那般的尖銳。作為國內先鋒派文學代表人物,余華以娓娓道來的方式粗略又細微的刻畫了一個對待生命極其珍愛的人物。

人們只記得余華的尖銳,卻也沒有忘記魯迅的犀利,當人們將余華和魯迅放在一起的時候,則驚奇的發現。原來余華才是魯迅精神的真正繼承者,只是余華在《活著》里將福貴從《孔乙己》里的孔乙己升華了。魯迅對孔乙己是哎其不幸,怒其不爭;余華則把一個地主家的渣男一步步寫到沒落,最後變成了一個有擔當的樸素農民。余華曾在公眾場合說過:

魯迅是我的精神導師,也是唯一的,很多作家在寫作方面曾對我產生過影響,但魯迅是影響最為深遠的,尤其是在最近10年里,「魯迅」鼓勵我要更加獨立和批判性...

曾幾何時,年輕的余華第一次翻開《狂人日記》,看到小說開篇描寫的那個狂人,感覺整個世界失常了,因為魯迅這樣寫道:

要不,趙家的狗為何看了我一眼。」作家余華嚇了一跳,心想這個魯迅有點厲害,他只用了一句話就讓一個人物精神失常。一些不怎麼出名的作家也想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精神失常。愕然寫下幾萬字,他們筆下的人物依然很正常。

02

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他是怎麼借鑒或者模仿魯迅的呢?

2012年瑞典學院,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禮上,將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中國作家莫言。同時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19:00,中國作家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我國近當代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獲得者,莫言獲獎不僅彌補了我國在世界文學大獎方面的空白,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當代文學走向世界帶來新的希望。

當讀者網友問起莫言,是不是已經可以取代他們成為中國文學的新代表。莫言及時糾正:

我從小就是受魯迅的影響,一直模仿、一直努力的深入想超越,但受他的影響實在太深,始終不能也不願從魯迅的影響中跳出來」!

雖然人們記得魯迅從未寫過長篇小說,而莫言手中擁有十數部長篇小說。然而,魯迅卻把時間都放在為民族事業而奔走,埋頭苦幹,為民請命上,他被譽為五四青年運動的偉大旗手,帶領青年志士向封建社會深度吶喊,人們自然記得他說的話:

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據記載魯迅一生創作600萬字左右,其中含有短篇小說、雜文、散文、評論、翻譯作品和文學典籍校對等,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為此,當談到魯迅的中篇或短篇小說時,莫言曾坦言:

願意用自己所有作品來換魯迅的一部《阿Q正傳》都換不來

當人們津津樂道於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寫作手法時,則有人認為他是模仿了拉丁美洲的小說家。其實,殊不知早在我國魯迅,他才是更早使用這一手法的作家。魯迅的魔幻小說《鑄劍》就是一部以結合歷史與現實幻境的作品。

滾沸的水中將三人的頭攪亂,最後不得已二人同大王一起以皇帝禮儀下葬的故事,渾然在沸鼎中搏鬥的三個人頭、腳底起伏著滾燙浮土的送葬人群等等。

莫言曾說過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魯迅的這部作品,而且在以後的創作中還發揚了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

03

前幾年,在一次作家會上,主持方分別請賈平凹、莫言、蘇童以及余華,選一部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作品進行創作。其中三人都選了魯迅的作品;余華選的《孔乙己》、莫言選的《鑄劍》、賈平凹選的《葯》。只有蘇童選了國外作品《凡卡》。

當然從賈平凹的《滿月兒》以及《秦腔》等作品不難看出,被譽為當代文壇「鬼才」的賈平凹,其寫作風格特別是作品的人物挖掘與人性可悲的描寫上,都與魯迅有著相似之處,賈平凹不僅喜愛魯迅,在文學創作中還看到他借鑒《葯》的痕迹。

然而這麼多有名的當代作家,都十分喜愛魯迅,並且還都受到了魯迅時刻的影響。可為什麼作家蘇童沒有模仿或借鑒魯迅呢?是因為蘇童瞧不上魯迅嗎?

作家蘇童近年來也不斷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文學天賦很早就已經體現出來,不到10歲的蘇童因身患頑病,休學在家,一邊體味疼痛,一邊又用功自學。這也使得蘇童日後的寫作有著超乎常人的毅力,同時在描寫生命的脆弱時筆鋒犀利,這或許是其他作家所不能具備的創作能力。後來躲過病痛之劫的蘇童,作品也陸續出版。並憑藉小說《妻妾成群》成功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其中家喻戶曉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來自蘇童的小說原著。

而在選擇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作品時,蘇童選的卻是俄國作家契科夫的《凡卡》。契科夫是世界三大小說巨匠之一,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與我國魯迅文學地位相當的作家,當然他們都是以覺醒小說而聞名世界。有人說魯迅是中國的契科夫,比喻只是形象說明問題。總之魯迅和契科夫二人都是對醜惡社會現象的鞭刺及對貧苦底層人民深切的同情上,認識一致,批判相同。

另外蘇童還是當代鄉源小說的代表作家,而魯迅是上世紀初故鄉鄉源的先鋒人物,這與後世的蘇童創作有著命運般的輝映。時代變遷,滄海桑田之中,我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品格從來都是一脈相承,從未起裂痕。可見蘇童也深受文豪魯迅的影響,只不過是蘇童沒對魯迅進行模仿借鑒,作品自成一家!

充滿知識渴望的讀者,與作者思想深度的溝通,見解的碰撞,有時候是機遇。有時是等待。可,正是此一刻,你對小編的關注,即是我們日後產生交集的源頭、出發地、起點。馬逐蒼鷹日光流年的開始!

參考文獻;

2011-01-29 劉繼明《「去魯迅化」與中國的思想文化危機》

2016-10-19 莫言《談到魯迅,只能用天才來形容》

2015-08-29 余華《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年羽裳淺眠 的精彩文章:

艾瑪不愧野孩子,竟裹「浴巾」出街?這條裙子意外很有名媛范!
徐志摩娶陸小曼,陸母親提了兩點要求,乍看簡單實則有大智慧

TAG:流年羽裳淺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