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腫瘤標誌物的四大認識誤區
吳瑩瑩,解放軍306醫院,特種醫學實驗研究中心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且部分患者來院就診時,往往已經錯過了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期。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癒惡性腫瘤的關鍵。因此每年定期體檢顯得尤為重要。很多人在體檢時會選擇腫瘤標誌物的檢查,那麼,腫瘤標誌物檢測結果呈陽性,是否能夠作為判斷患有惡性腫瘤的指標呢?在此,我們了解一下腫瘤標誌物的概念及有關認識誤區。
腫瘤標誌物的定義
http://baike.haosou.com/doc/5981989.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_blank腫瘤標誌物是反映http://baike.haosou.com/doc/43114.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_blank腫瘤存在的http://baike.haosou.com/doc/2341910.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_blank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於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於http://baike.haosou.com/doc/3395015.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_blank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里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http://baike.haosou.com/doc/1569638.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_blank性質,藉以了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這一類物質可以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採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臨床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53、CA199、CA50、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CY211、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組織多肽抗原(TPA)等。
有關腫瘤標誌物的認識誤區
誤區1:腫瘤的早期診斷必須依靠腫瘤標誌物檢測。事實上,除了甲胎蛋白(AFP)有助於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遊離前列腺特異抗原(F-PSA)及其比值有助於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其他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對於腫瘤的早期診斷並不具有很大的意義,其臨床價值主要體現在分析療效、判斷預後、預測複發及轉移等。腫瘤的早期診斷更多的需要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B超、CT、X線、胃鏡、腸鏡)等手段來綜合分析,明確診斷則需要依靠病理檢查。
誤區 2:腫瘤標誌物陰性就可以排除相關腫瘤。早已明確,腫瘤標誌物的陰性不能完全排除相關腫瘤。即使像甲胎蛋白這種對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具有相當意義的腫瘤標誌物,其陽性率也僅達到79%~90%。也就是說,還有10%~30%的原發性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是正常的或只有輕度的升高。
誤區3:腫瘤標誌物異常就可以診斷相關腫瘤。許多良性疾病都可以有腫瘤標誌物的異常,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可以有PSA的輕、中度升高,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有CA125的輕、中度升高,急、慢性肝病時可以有CA125、CA199、CA50、鐵蛋白的不同程度的升高。膽道疾病伴黃疸時常有CA199、CA50的明顯升高,甚至長期吸煙者CEA也會有輕度升高。
誤區4:腫瘤標誌物的輕度升高價值不大。正因為許多良性疾病都可以有腫瘤標誌物的異常,所以有些人認為腫瘤標誌物的輕度升高價值不大,只有在高於正常參考值5倍以上才有意義。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正常參考值的範圍都訂得比較寬。因此,在排除了良性疾病以後,即使是腫瘤標誌物的輕度升高同樣有很大價值。
如何更好地利用腫瘤標誌物
有腫瘤家族史或臨床有可疑癥狀者,都應儘快進行腫瘤標誌物的檢測。聯合檢測多種腫瘤標誌物有利於提高其參考價值,如肺癌的首選腫瘤標誌物為癌胚抗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CY211,補充腫瘤標誌物為鱗狀細胞癌抗原、組織多肽抗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降鈣素等;肝癌的首選腫瘤標誌物為甲胎蛋白,補充腫瘤標誌物為癌胚抗原、鹼性磷酸酶(ALP)、r-谷氨醯轉移酶(GGT)等。
對於腫瘤標誌物初次檢驗結果陽性而未見任何異常的體檢人群,建議定期複查,若複查結果為陰性,可能為良性疾病引起的一過性升高。若連續三次檢查呈現持續陽性,應引起高度重視,詳細詢問病史及仔細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
腫瘤標誌物的應用在於動態觀察、合理應用、聯合檢測,這樣才更有利於腫瘤的預防和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腫瘤標誌物被發現。如何更好地利用腫瘤標誌物診斷腫瘤,以及觀察病情的發展,還需要專業醫生的指導。
※顱中窩入路|Spetzler教授腦幹手術入路
※建立並探索以技養醫可持續發展新機制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