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老白茶時,忽略這三點就直接下手,那等著吃大虧吧!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什麼樣的老白茶值得買?
這個話題,本周不知道第幾次出鏡。瞧,這秋冬季節溫度是一路降降降,但老白茶的熱度卻是一路升升升。
關於老白茶選購,也不知道說了幾次。十個手指頭,翻來覆去已經不夠使用。
每每遇到同類話題,總是忍不住提醒茶友查看往期文章。然,茶友抱怨:「你更新的文章太多了!懶得翻,再說一說唄。」
簡單回顧之前的文章內容,一款值得買的老白茶,它至少具備三個特點。
1.外觀顏色自然,有黃片,顏色錯落有致,富有層次感。
2.香氣舒服,陳香、葯香突出,沒有明顯的霉味、酸味。
3.茶湯順滑,飽滿,甘醇,細膩,不苦不澀,也沒有異味。
這種白茶,可以列入選購範圍。
從正向出發說該如何選購,有時候標準太寬,主觀性太強,仍有茶友會踏入一些老白茶的誤區。
其實買茶,我們可以採用逆向思維,比如,當你遇到一下這三種老白茶,看都不用看,轉頭就走吧。
《2》
第一種:價格便宜
某日,茶友說:「那XX家最近搞活動,五年老白茶,只要169元哎。」
這這這……還真是便宜的價格。
秉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原則,毒舌的李麻花再次上線,表達自己的看法:「169元,這麼便宜。不過按照經驗來看,多數是品質不好的茶。」
茶友聽完,一笑了之:「我很贊同你的看法,但我就是想買。」
why?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可不是明智的選擇。
「它便宜啊,169元而已,買來喝一喝,萬一人品爆發,茶不錯呢?」
言盡於此,無言以對。
正是因為這種僥倖的心理,才有了屢禁不止的做舊白茶,才有了一篇篇「要如何判斷老白茶真偽」的文章。
根據以往經驗,能夠賣出如此低價的老白茶,品質是要細細推敲的。
甚至於,有的所謂三年、五年老白茶,還賣出過32元這樣的白菜價。
可,這種茶,真的好嗎?
答案是:價格是真便宜,但茶是真不好。(一茶友喝過低價老白茶的原話。)
價值決定價格,這是個老掉牙的規律,但這些規律,卻很好用。
比如那些號稱老白茶,卻只要幾十元的老白茶,屬於批量生產,有些似流水線作業。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
同理,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低價,說明需要大量的茶葉。而這些茶葉,是無法從高山產出。
原因也很簡單,高山,本身種植面積就有限,不似平地茶園,綿延不絕,產量極高。
且高山地區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要比平地慢。興許平地茶已經採摘了兩茬,高山茶才開始第一類採摘。
低產,高品質,才有了高山老白茶的價格高。
老白茶,屬於消耗品,喝完就沒了。那些低價的老白茶,不僅價格低,產量還大得驚人。某店裡賣的五年老白茶,居然有五千餅庫存。
懂行的人都知道,這種存量,過於反常,不排除有做舊的嫌疑。
綜合列位茶友的買茶經歷來看,那些打著低價旗號售賣的老白茶,大家還是仔細斟酌,別著急著買。
《3》
第二種:顏色反常
買老白茶,少不了要用到「望聞問切」,一個步驟都不能少。
在買茶時,也會特別交代茶友們要看顏色。
聰明的茶友也會從小陳茶事的文章里汲取經驗,比如有一點非常好用——判斷老白茶年份是否做舊,可以看它有沒有黃片(即黃色的蠟片)。
看是否有黃片買茶的原理:自然陳化的老白茶,因黃片的臘質層豐富,被氧化的速度非常緩慢,即便五年、七年,依舊能保持黃綠色。而做舊的白茶,經過渥堆、高溫烤乾等殘暴方式,讓老白茶的葉片被氧化,失去了光澤,再也不會呈現為黃綠色。
茶友供圖
於是乎,茶友們照著有黃片的標準買茶。
可,還是買到了做舊茶!這是為什麼?難道村姑陳分享的方法不管用了?
No,No,No,問題就出在:這個黃片,是做舊時人為加進去的,和整個茶餅格格不入,十分反常。
如圖的這餅茶,顏色黑,無生氣,它就是典型的一餅做舊茶,但這餅茶麵上帶的突兀的一片黃片,卻很可惡,會混淆視聽,讓我們誤以為它是正常老白茶。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過真的老白茶餅,便會發現:這些真餅,它們的黃片,與餅身的整體顏色,是相當協調的。
無論餅身是什麼顏色,這些顏色隨著歲月的推移,被空氣中的氧分子氧化,失去了新茶時候的鮮亮感,變得暗沉。
同樣,黃片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氧化,變得黯淡。不再是新茶時期那種鮮亮的,嫩嫩的黃。且這個黃色,會與整個茶餅自然銜接,並不搶眼,也不突兀。
但做舊時人為加入的黃片,與餅身的整體顏色之間,缺乏銜接,就像在一堆黑人里,站著一位白皮膚的人,顯得極為突兀。
故而,我們買老白茶時,要注重黃片與茶餅整體顏色的協調性。也要明確一點:有黃片,是判斷一款茶是否是真正老白茶的一個標誌,但它卻不是唯一的標誌。我們還要綜合老白茶的香氣與滋味,從而進一步判斷。
觀察老白茶的顏色,還要加上一條:看湯色。
湯色,也會暴露一款老白茶年份是否正宗,工藝、保存是否到位。
毫無疑問,一款優質、保存到位的老白茶,它的茶湯是清澈透亮的,沒有渾濁感。通過光,還能看到白毫上下沉浮,似小精靈一般活潑。
若是一款茶,渾濁似泥石流,那它存在各方面的問題。比如,加工時衛生條件糟糕,混進了不少的雜質,從而變得渾濁。又或者是保存時,受潮、發霉,沖泡後也會出現渾濁感。
我們觀察茶湯,不僅僅是看清澈度這麼簡單,還要注意茶湯的顏色變化。
自然陳化的老白茶,湯色是有層次變化的。(以下顏色,均指五秒快出水狀態下)
第一衝:牙色或者是深顏色
第二沖:淺赤金色
第三沖:赤金色
第四沖:淺橙黃色
第五沖:橙黃色
一直到第九沖左右,湯色介乎橙黃色和淺黃色之間。
要是做舊的白茶,它從第一衝開始,就會呈現為磚紅色。在老白茶中,只有瘋狂坐杯或者是煮茶後,才會後磚紅色出現。
磚紅色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渥堆、高溫烤乾等方式,破壞了茶葉中的色素,致使湯色變紅。
這種情況,是相當不正常的!
從湯色,也可以初步判斷老白茶的品質。
《4》
第三種:味道怪異
在挑選老白茶時,還不能忽視滋味的重要性。
比如,正宗的老白茶里,是不會出現倉味。甚至於老白茶出現倉味,表明它已經徹底失去了飲用價值,可以直接丟棄。
曾有位普洱茶愛好者說:「老白茶,就應該和普洱茶一樣,有倉味。沒有倉味的老白茶,不是好白茶。」
這種愛屋及烏的心理,未免太過霸道!
倉味,是普洱茶在保存過程中的產物,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自然而然會有倉味出現。
但老白茶,卻萬萬不該有。
老白茶保存,是要保持絕對的乾燥,濕度最好控制在40%-45%之間,溫度在25-30℃以內,要是超過此標準,容易變質。
而倉味,就是老白茶變質的一種表現。
so,有些喝茶的理論,無法原樣複製,照本宣科往往會讓白茶選購陷入僵局,甚至買了品質不好的茶。
老白茶,除了不能出現倉味之外,也不該有酸梅味、巧克力味等。這兩種氣味的存在,是白茶沒保存好的鐵證!
正常品質的老白茶,它是香氣,給人一種乾燥、清爽、明朗的柑橘,常見的有:陳香、葯香、花香、棗香(壽眉餅)、粽葉香等。
遇到自己拿捏不準,或者是讓你產生反感的氣味,還是多揣摩一二,別著急著買茶。
茶,聞著舒服,喝著順口,才值得買。
《5》
如果您在買茶過程中,屬於比較糾結的一類,套用優質白茶的選購標準,總買不到符合心意的茶,那不妨用排除法買茶。
刪繁就簡三秋書,買茶也是如此,刪去那些你不確定的茶,即可。
第一步:淘汰白菜價的老白茶。
第二步:捨棄外觀顏色黑,一泡就成紅色的茶。
第三步:再排除味道刺鼻、怪異的老茶。
最後剩下的,是合格老白茶。
我們再從這些進入合格線的老白茶,挑選最符合自己心意的茶,就能順利完成老白茶選購。
瞧,是不是很簡單呢。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茶知識:為什麼秋天推薦大家喝白毫銀針?
※武夷岩茶肉桂都是香氣霸道、滋味猛烈?不,牛欄坑肉桂不答應!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