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國民黨政府 史學界的一些新看法

關於國民黨政府 史學界的一些新看法

原標題:關於國民黨政府 史學界的一些新看法



南京國民政府

1927年的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因長期宣稱「一黨訓政」,該政府一般也被稱作國民黨政府;至1949年遷台,共統治大陸20餘年。對這20餘年的歷史,學術界近些年來,有不少新的見解。


政治上,是一個頭重腳輕、喪失了政治理想的「弱勢獨裁政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南京國民政府被認為是一個「代表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革命政權」。改革開放後,這種極具政治意味的表述逐漸消失。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主持編纂的《中華民國史》出版,其中說,「隨著京、津地區的易幟,長達十六年的北洋軍閥統治終於結束,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全國的政治中樞,開始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統治中國的新時期。」①表述中立。


日本學者家近亮子,在研究了南京國民政府的權力架構,及國民黨的組織特徵後認為,中央權力、組織原則的頻繁變更,「阻礙了……國民黨黨員及黨組織在全國的發展」,「阻礙了黨的權力向社會滲透」,導致「南京國民政府自身權力滲透不夠」。②這讓訓政時期的「以黨治國」,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一句空話。

學者王奇生則把國民黨定義為「弱勢獨裁政黨」。在他看來,「獨裁政黨亦有強弱之分。國民黨是一個老黨,一個大黨,但卻從來不是一個具有嚴密組織和高度內聚力的政黨。國民黨雖然具有強烈的一黨獨裁和政權壟斷意識,但其『黨力』相對於中國的國家規模而言,並不強大。其黨的組織長期處於派系紛爭和軟弱渙散的狀態中,其離散而有限的『黨力』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它訓政的力度。國民黨只是一個弱勢獨裁政黨。」③據此,南京國民政府也只是一個弱勢獨裁政權。家近亮子和王奇生都將組織渙散,看做國民黨失敗的重要原因。


南京國民政府的失敗,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高華認為,「1928年後,蔣介石試圖以黨治國家的形式,在內外環境壓力下,建立新的秩序,把確立、鞏固國民黨政治權威視為首要任務」,但在各個方面都力不從心,如「檢視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黨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努力,可以說基本上是失敗的。國民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喪失政治理想、沒有精神凝聚力的鬆散的『政治』集合。促使國民黨集合的動力只是利益,而非意識形態。」④金以林也說,「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政治的特點就是派系活動的普遍化,特別是國民黨的派系活動,影響著民國政治全局的發展」。⑤


另外,楊奎松在研究「清共」問題時發現,南京國民政府「與中國傳統社會及其傳統政治的統治架構並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它依舊是一種頭重腳輕,政權與其被治之民上下脫節的統治結構。其統治模式依舊是以城市為中心,中央和各地軍政官僚機構依靠縣以下的地方士紳地主階層,來實現對廣發農村基層社會的征繳與治理的模式。」⑥這同共產黨努力使權力直達基層的做法恰好相反。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儀式

經濟上,不少海外學者認為「資本家在國民黨內無地位」


史學界對國民政府經濟領域的評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不否認其在經濟建設上,有一定的貢獻與成效。如華裔學者徐中約說,「儘管局勢如此不濟,國民政府還是在現代化方面取得了相當進步——尤其是在金融、交通、教育、國防和輕工業等領域。」⑦2011年中國社科院出版的的《中華民國史》也說,「國民政府為了穩固政權,在其成立的頭十年,特別是後六七年中,在財政、金融和經濟以及教育、科學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⑧


二是如何理解國民政府與資本家之間的關係。在美國學者小科布爾看來,南京國民政府和上海資本家們,只有在反對共產黨的社會革命時有一致利益,大多數時候,資本家們都是南京政府壓榨的對象。他說,「國民黨始終並沒有有系統地代表資本家或任何城市社會階級的利益,所以也就不存在資本家或任何一個城市的社會階級成為南京政權社會階級基礎的問題」。小科布爾甚至認為,「南京政府的政策只圖謀取政府及其官員的利益,至於除它以外的任何社會階級的利益,它是完全不管的」「國民黨政府是這樣一個獨裁政權,它追求的只是獨斷與專制,而不是擁抱城市社會集團」。⑨小科布爾提出這一觀點的《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一書出版於1980年。


另一位美國學者陶涵,近年也持類似的觀點,「事實上,資本家在國民黨內無地位,國民黨依然反資本家。蔣介石在事業生涯中,一直都牢牢地控制這些城市的許多金融家、企業家組織,榨取他們的錢,必要時還藉助於杜月笙幫眾的威脅、搗毀財產,甚至綁架手法——只是都不承認罷了。」⑩不過,較之小科布爾,陶涵的觀點要保守一些,他同時也認為,南京國民政府還是想要實現中國的現代化——並不單單只是在「謀取政府及其官員的利益」。


原南京國民政府內的會議室


注釋:


①⑧李新總編:《中華民國史》,中華書局2011年,第6卷第625頁;第8卷(上)第5頁;②(日)家近亮子:《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4、216頁;③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第1—2頁;④高華:《南京國民政府權威的建立與困境》,《革命年代》,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頁;⑤金以林:《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5頁;⑥楊奎松:《1927年南京國民黨「清黨」運動之研究》,《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⑦(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鬥》。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第411頁;⑨(美)小科布爾:《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320頁;⑩(美)陶涵:《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台)時報文化2010年,第987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匯 的精彩文章:

解密蘇聯切爾諾貝利慘劇對中國的衝擊
揭秘「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十個真相

TAG:歷史百家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