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只對一類男性的「髮型」不要求,原因竟是這樣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最近以清朝為背景的劇,是獨得編劇們的喜愛,而現在拍攝的影視劇,大多數都是遵循歷史的角度去出發。將劇里人物的服裝與頭飾,也是遵從清朝時期人物的服道化來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因為清朝是由滿人建立的,所以清朝時期的統治也與之前中原人的習俗有所不同。
在看古裝影視劇的時候,一般從男子的服飾與髮型,就能輕易的看出這部劇的歷史背景,是否是清代。
因為清代的男子髮型與其他年代的都不同,他們是依據滿族的髮型而留的頭髮。當初皇太極建立大清的時候,在東北就已經要求男子剃髮了。可是自古以來,儒家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都秉承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認為剃髮是大不敬。可皇太極強制要求剃髮,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
清朝男子最早期的髮型就是頭頂上只有一縷頭髮,編成辮子可以穿過銅錢中間的方孔。等到了順治時期,頭髮就漸漸的由小小的一縷鼠尾辮,變成了豬尾辮。直到清朝後期,才變成了現在清朝影視劇中的那樣,剃半光頭。清宮劇會這麼演,完全是為了迎合正常人的審美。
等到多爾袞迎接幼帝在北京紫禁城中登基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多爾袞頒布的一則剃髮令。這道旨意的背後,就是暗含統治者想要讓眾人信服於當時的朝廷,這是一種變相的壓迫手段。
只是讓多爾袞與順治沒想到的是,這道旨意頒布後,隨之而來的,是全國各地反抗之聲。畢竟都已經是近千年來的文化生活傳統,一時要改變,是正常人都難以接受的。但是當時政局不穩,多爾袞頒布的這道旨意也是樹立當時清廷的威信,是不得不進行下去的事情。
也就是因為此道旨意,導致了當時許多無辜的人枉死。
但這道旨意卻對當時的一種身份之人無效,那就是道士。和尚咱們暫且都知道,無論哪個朝代,他們的都是不留髮的,而道士卻不同。我們印象中的道士,都是長發飄飄,仙氣繚繞的仙風道骨之人,要是將他們也剃髮,那場面才是真的不敢想像。當時的大清還是很尊重道教與佛教的,所以這道旨意是刨除道士的。
也就是因為道士與和尚能免去這一逼迫,所以當時有許多不願意剃髮之人,就選擇去了道觀或是出家為僧。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俗紀聞》、《建州紀程圖記》
※康熙年間最幸運的皇子,不捲入皇位之爭,只因這個女人的存在
※金庸筆下的全真七子,並非忠於大宋,其實早就投靠了鐵木真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