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財報喜人但股價下跌,AMD最大的問題不是市場份額,而是話語權

財報喜人但股價下跌,AMD最大的問題不是市場份額,而是話語權

雷鋒網消息,今天上午,AMD公布了2018財年的第三季度收益。雖然公司尚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本季度仍是AMD的又一個強勁季度,收入增至16.5億美元,同比增長4%;營業收入1.5億美元,增長了26%;凈利潤1.02億美元,增長了67%。綜合下來,使得AMD每股收益達到0.09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

更重要的是,本季度的毛利率同樣增長了4%,達到了40%,這對AMD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過去的幾年裡,AMD一直在與利潤率作鬥爭,2014年第四季度利潤曾一度下滑至29%。

AMD將毛利率增長歸因於Ryzen和EPYC等新產品的推出,但也歸因於IP相關收入,這部分收入占毛利率增長的一半。儘管這一收入來源可能不會持續,但即便沒有它,38%的收入也會比以前更好。

從其業務來看,計算機和圖形業務的營收增至9.38億美元,同比增長12%;營業收入為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Ryzen桌面和移動設備的強勁銷售實際上被GPU收入的下降和加密貨幣市場的下跌所抵消,AMD表示,區塊鏈本季度的營收可以忽略不計,而且不太可能以目前加密貨幣的狀態增長。不過這確實會導致AMD在加密計算的渠道中出現產品過剩,這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個季度。

AMD的另一個主要方向是企業、嵌入式和半定製領域,這得益於AMD在XBOXONE和PlayStation 4上的成功,幫助公司度過了最艱難的幾年。這部分業務的營收為7.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5%。營業收入為8600萬美元,增長16.2%。

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半定製產品和IP相關收入減少,考慮到遊戲機上市時間長短,這並不奇怪。EPYC的伺服器銷量增加抵消了這一點,而EPYC的額外銷售也有助於提高利潤率,這要歸功於企業提供了比消費者遊戲更好的回報。AMD還表示,他們的數據中心圖形產品Radeon Instinct系列也是今年收入增長的關鍵因素。


財報雖好,股價卻跌了

2016年底,AMD推出了堪稱「鹹魚翻身」的Zen架構,同頻性能大跨步追平了Intel。隨後AMD基於Zen架構,先後推出了Ryzen系列桌面處理器和EPYC系列伺服器處理器,以低價高性能的定位,正式對Intel「宣戰」。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也給AMD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市場調研機構Mercury Research近期發布了最新的桌面處理器市場份額調研報告, AMD桌面處理器的市場份額最近兩年獲得了穩定增長,於2018增長至12.3%,相較2年前的9.1%提升了35%。雖然與Intel的87.7%相比還是很弱小,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好的景象。

可以看出,AMD真的是一直鉚足了勁想和再次反攻Intel。但這次的財報雖然表面看起來還算不錯,實際上AMD對下一季度的預計營收只有14.5億美元,上下浮動5000萬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6億美元,而non-GAAP毛利率則為41%,這讓一直被看好的AMD前景蒙上了陰影,公司股票也在單日下滑超過20%。

回顧過去幾年的走勢,其實Intel和AMD這對幾十年的冤家之間的氣氛一直非常微妙:先是AMD多年來的欽命「女友」GF放棄研發7nm製程,AMD所有7納米產品都將交由台積電代工,緊接著Intel陣營傳出了10nm工藝受阻14nm產能告急的消息以示配合;而後前不久又有消息稱Intel的10nm工藝可能要涼涼,Intel又急忙出面否認。

雖然Intel一再重申他們的10nm工藝進展良好,而且對比以往的工藝來說會有質的飛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還是讓許多人逐漸對Intel失去了信心。

不過話說回來,失去信心歸失去信心,明眼人都知道,Intel是不會像GF放棄7nm工藝一樣放棄10nm的,無論是在摩爾定律層面、在Tick-Tock戰略層面,還是在產業發展的趨勢層面,繼續推進工藝是Intel的必然決定,只有這樣做才能進一步提升其晶元的性能。

因此,筆者個人認為(不代表雷鋒網觀點),AMD最近的幾次股票升值,都是得益於Intel神助攻、雙方目前只能拿PPT隔空互毆的結果。從前不久泄露的AMD 7nm Zen2架構桌面處理器樣品來看,對Intel的威脅依舊算不上致命,一旦將來到了關鍵的節骨眼,AMD的股價很有可能被Intel一招打回解放前……

畢竟,Intel…真香……


實際話語權仍不足

另一個層面上,導致AMD如此不穩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其「自古以來」在行業中的話語權不足。

舉個栗子,Intel從奔騰3開始引入了一系列SIMD(單指令多數據流)指令集,用來完成並行多指令數據的吞吐工作,這就是今天的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指令集。SSE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CPU的浮點瓶頸,對於圖形和多媒體處理性能都有著極大的增益。

AMD和Intel之間存在廣泛的交叉授權協議,Intel研發的SSE指令集,AMD也可以輕鬆做到硬體兼容。不過程序代碼必須藉助相應的編譯器才能變成CPU可以處理的指令,而AMD的弱點恰恰就在於沒有被軟體廠商廣泛接受的編譯器,想讓硬體工作就必須使用Intel的東西。

即使在AMD K8架構全面壓制Intel Netburst架構的「紅色正義」年代,Athlon64處理器依然在多媒體處理和專業軟體等與SSE指令集高度相關的應用中大幅落後於性能更低的Pentiun4處理器。由於年代久遠,我只找到了下面這張圖:

由於AMD一直被指令集掐住脖子且在市場佔有率上處於劣勢,這些與架構和指令集優化緊密關聯的專業軟體普遍對AMD缺乏優化,測試結果中毫無意外的出現一邊倒的絕對劣勢。這樣的情況不僅影響了AMD 處理器在多媒體場合的運行效率,甚至讓AMD背負起了「兼容性差」以及「指令集有bug」等莫須有的罪名,極大的損傷了AMD的市場形象。

類似的困擾在這二十多年裡一直伴隨著AMD,即便是為AMD打下桌面處理器半壁江山的K8架構,也沒能為其贏來更多的話語權。更何況目前Intel在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處於壟斷地位,註定了這將是一個很難挑戰的領域。

不過Intel前CEO今夏曾表示,AMD有可能佔據15~20%的市場份額。由於該範圍是公司的整體市場份額,所以EPYC在伺服器處理器領域的市場份額還會有上行空間,雷鋒網預計最樂觀情況下可能達到30~40%。

雖然困難重重,但毫無疑問,這是AMD蟄伏十多年後的一個新機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可擴展的端到端譜聚類
新蛋網遭黑客入侵,支付頁面被植入惡意代碼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