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進民退引擔憂,高層集中「喊話」有深意
本刊記者/閔傑
10月18日,A 股擊穿2500點,市場信心幾乎觸底。
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證監會主席劉士余、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同一天就近期市場波動接受媒體採訪,對外釋放政策意圖。
這樣的操作方式極為罕見。
一方面,歷來權威人士對股市的言論會選擇收盤之後,避免直接影響市場走勢。而這一次,四位權威人士在股市盤中對市場喊話。
另一方面,19日同一天,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了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雖然三季度GDP增速出現下滑,但消費和出口保持了穩健增長,總體而言經濟運行依然較為平穩,基本面並沒有出現較大波動。
顯然,股市並沒有成為當前經濟的「晴雨表」。
「目前整個市場預期比較悲觀,對前景看不清楚的時候,一些關鍵部門的領導出面引導預期,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家劉元春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除此之外,在目前預期相對混亂、思想出現誤解和偏差的時候,領導的表態,給出一個明確的官方說法,有利於引導市場預期。
提振信心
2018年1月29日,滬綜指站上了3587.03點,創兩年內新高。
不過,此後A股調頭向下,開啟了長達170多個交易日的下跌周期。尤其是進入10月後,滬指呈現加速下跌趨勢。
受10月10日美股暴跌衝擊,短短9個交易日內跌去接近12%。10月18日,滬指以2486.42收盤,跌破2500點整數關口,創4年多以來新低。
對數據進一步細化和組合,會發現情況更糟糕。根據滬深交易所數據統計,1月29日滬深兩市A股總市值為59.26萬億元,10月18日總市值為42.37萬億元,不到9個月時間蒸發16.89萬億元。
Wind數據統計顯示,從3587.03點高點至2485.62點低點,3553家上市公司有3342家錄得下跌,佔比94%。其中跌幅在80%以上的有17隻,跌幅在50%~80%的有722隻,跌幅在30%~50%的多達1780隻。
相比今年1月底的高點,百元股數量從18隻銳減至4隻;而5元以下個股數量從253隻增至1130隻,佔比高達三成。
悲觀情緒在資本市場蔓延,不少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在絕大多數投資者中已經形成了一致的看空預期。
「股市的持續下滑,牽動大家的神經,也容易使一些系統性風險的苗頭再度產生。在這個時間點,對市場看空的預期,及時進行扭轉是非常有必要的。」劉元春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仍處於健康可控的範疇,不能簡單通過短期的經濟增量、股市波動來判斷中國經濟情況。
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位主要領導的談話中,對近期股市表現進行釋疑解惑,是談話意圖的第一個層面。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觀點最為直白:「近日我國金融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較大幅度異常波動,與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嚴重脫節,與我國金融體系整體穩健狀況不相符合。」
央行行長易剛也有類似表述:「總體看,當前股市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與我國穩中向好的經濟基本面形成反差。」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則為股市信心不足找出了三個主要原因:第一是外部因素。主要國家央行加息後,全球股市都開始波動,有所下滑,中美貿易摩擦的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二是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破舊立新的過程中。三是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未來經濟環境的種種不確定性,影響了投資者行為。
儘管如此,劉鶴仍然對全球投資者給出了「定心丸」:「從全球資產配置來看,中國正在成為最有投資價值的市場,泡沫已經大大縮小,上市公司質量正在改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劉鶴話音剛落,三大股指午後快速拉升。截至19日收盤,滬指與深成指上漲逾2%,創業板指大漲3.7%,兩市合計成交超2800億元。
在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教授看來,提振信心是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當務之急。
「股市下跌,最主要是由於國內外的情況,導致大家信心不足,目前提振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曹鳳歧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宏觀上看,宏觀經濟基本面並沒有出現太大問題。
另一方面,從當前股市的市盈率看,當前市盈率已經很低,跌無可跌,「在這種情況下,對經濟前景看好,就會對股市前景看好,信心就會來了,這是當前最主要的問題。」
股市排雷
提振信心之外,幾位權威人士的講話中,最大篇幅的內容在於,針對化解股市風險給出了非常具體的方案。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危機頻發。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A股3554隻個股中,有3533隻股票存在股票質押的情況,而沒有質押的股票僅有21隻,幾乎可說是「無股不押」。
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累計質押股票數量占持股比例超過90%的,有485隻股票,其中117隻個股的控股股東累計質押所持股份數量占持股比例達到100%。
上市公司資金緊張,融資困難,再加上股市持續下跌,質押股份爆倉時有發生。
有的公司跌破平倉線被強平,如華業資本、全新好、銀禧科技、飛馬國際、保齡寶、邦訊技術等公司已被動平倉;有的公司如印記傳媒、未名醫藥、銀河生物等由於股份被執行司法凍結及司法輪候凍結,無法被強制平倉。
其中,一些高質押比例的上市公司是質押「雷區」。華創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股權質押現狀與風險測算》中提到:今年二季度以來,高質押比例(50%以上)的上市公司數量保持在150家左右,對應質押規模8300億元。
這份研究報告特別提示:「高質押比例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將所持股份全部進行質押後無預留追加的空間,因此一旦無充裕流動性,股價下跌引起的風險將被再次放大。」
針對這一困境,監管層給出了政策導向:穩妥處置。
郭樹清表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地做好股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管理,在質押品觸及止損線時,質權人應當綜合評估出質人實際風險和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採取恰當方式穩妥處理。
劉士余表示,鼓勵地方政府管理的各類基金、合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券商資管產品分別或聯合組織新的基金,幫助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陷入經營困難的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困境,促進其健康發展。
除了短期疏解困境,幾位掌門人的方案中,還將為A股帶來大量長期資金。
易綱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執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
郭樹清表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
劉士余則表示,鼓勵私募股權基金通過參與非公開發行、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購買已上市公司股票,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目前對於上市公司的支持,特別是對大股東股權質押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出台的這些舉措都是切中要害的。但更為重要的是,在引導預期、闡明未來改革的方向後,具體的改革舉措能不能到位,真正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能不能使市場主體的信心堅定,能不能夠看到偏緊的資金鏈有相對良性循環的態勢。」劉元春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反彈,下一步要想從根本上扭轉,需要一步步落實這些舉措,並且在落實中要克服過去三年中所出現的協調和監管方面的問題。
直面「國進民退」
在幾位受訪專家看來,高層領導對外釋放的表態中,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點是,直接回應了社會上關於「國進民退」的疑慮和爭議。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用了一組數字說明民營企業的地位和作用: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0月20日給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中,再次對外傳遞了清晰的信號:「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質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此前,一篇聲稱「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的文章在網上引起巨大爭議,作者是自稱「資深金融人士」的吳小平。在吳小平的文章中,他認為私營經濟的任務是「協助公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已初步完成。該文一出,輿論嘩然。
而在資本市場中,一些地方國資馳援有平倉風險的民企,也引發了「國進民退」的擔憂。
依據上市公司公告整理,不完全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山東、北京、深圳、河南等17個省市的當地國資已出手「拿下」共29家民營上市公司股權,這些上市公司引進國資作為控股股東或重要戰略股東。
以深圳為例,深圳市國資委成為接盤主力,出現在4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之列。深圳也是此前最早爆出對上市公司施行馳援方案的區域。根據《上海證券報》的報道,深圳近期成立專項小組,安排數百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以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
北京市海淀區也反應迅速。海淀區屬國資和東興證券發起設立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完成募資,通過受讓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0%的股權,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等。
還有媒體報道,在北京市海淀區發起設立規模達百億紓困基金的基礎上,北京市政府有意再配1-2倍資金給予支持。北京市金融辦和北京證監局近期將組織展開交流協調會,北京其他轄區有望複製海淀模式。
這些舉動引發了一些不同的解讀聲音,此前有媒體將之稱為:國資「抄底」民資上市公司,形成「國進民退」現象。
針對種種曲解和疑惑,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明確進行了「闢謠」:「一些前期通過高負債擴張較快的民企,由於偏離主業,在流動性上遇到困難,國有銀行或者國有企業進行幫助甚至重組,是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恰恰體現國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我認為是好事,不存在『國進民退』的問題。民營企業經營狀況好了,國有資本可以退出。」
「他的談話里,很鮮明觸及這個問題,不迴避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民營企業的地位和作用說得很直率。」劉元春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原來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受到一些約束,對一些極左思想不敢做明確的表達,這次的表達已經很明確了,「除了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同時更加明確講了要把民營企業做好。」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撰文認為,四位領導的講話都圍繞兩個核心主題,一是化解股市風險,二是發展民營經濟。之所以是這兩個主題,一則是與市場表現有關,二來,這兩個問題都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所負責的。
股市風險是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職責範圍,目前劉鶴為主任,易綱為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郭樹清、劉士余都是成員。而民營企業發展領域,國務院先後調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兩個小組都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擔任組長。
此外,劉鶴還對國企和民企的關係做了新的闡釋:國有企業多處於產業鏈上游,在基礎產業和重型製造業等領域發揮作用,民營企業越來越 多地提供製造業產品特別是最終消費品,兩者是高度互補、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關係,未來中國經濟將沿著這個方向不斷提高,走向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從傳統固化的觀念,轉向用全新的現代化產業鏈理念來認識國有和民營經濟。
在劉元春看來,中國經濟決策的上層,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理解非常透徹,也打消了一些極左思想對經濟發展產生的擾亂作用,是一種很務實的態度。
「劉鶴副總理此前在出席國企改革座談會上,也提出多種舉措,提出了一些很基礎性、引領性的改革,都觸及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劉元春坦言,如果國有企業沒有活力,沒有起到全面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很多改革都會流於形式,這是一個試金石。
劉元春認為,當前出台短期政策來防止過度的變化有其必要性,但這是不夠的。從長遠來看,還亟須觸及到市場主體期望的基礎性的、引領性的改革。
值班編輯:萬霽萱
※朝鮮國慶閱兵信號: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經濟建設
※問題官員們紛紛投案自首,這是怎麼了?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