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霜降 | 秋將逝,冬將至

霜降 | 秋將逝,冬將至

天津科普說

帶你開啟精彩科普旅程!




天漸冷、日漸涼,出門莫忘加衣裳

初月美、盈月亮,周而復始掛天上


雁高鳴、往南方,帶走蔥綠留銀霜


春夏去、秋近亡,即將冬寒雪蒼茫





霜降 · 一道絕美的秋止符


傳說,掌管霜雪的青女,


每逢九月十四便下凡來到人間,


在青要山中心頂峰上,


手撫七弦琴,清音徐出,

霜花隨著顫動的琴弦飄然而下,


在冬至前,滌盪世間一切不潔。


此後千年,


當人們目睹霜降大地便知道,


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此時,秋盡百草枯,霜落蝶飛舞,翠減紅並消,雁影亦無蹤。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

豺狼開始捕獲獵物,並以先獵之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



二候草木黃落。

逐漸寒冷的氣候,將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進行了一次次毀滅性的摧殘。



三候蜇蟲咸俯。

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養生




黑砂炒栗,深秋摯愛




深秋一來,街頭巷尾,炒栗子的小販們又忙活起來。







《燕京歲時記》中就曾寫道:「十月以後,則有栗子、白薯等物。栗子來時用黑砂炒熟,甘美異常。青燈誦讀之餘,剝而食之,頗有味外之味。」這栗子,被藥王孫思邈稱為「腎之果」,它味甘,性溫,能夠養胃健脾,補腎活血,算是滋補又美味的大眾寵兒。








深秋蘿蔔,滋潤心田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

這其實是因為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蔔如果不及時收穫,可能出現凍皮等情況。








在這白蘿蔔之中,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

這生吃白蘿蔔的好處多多,不僅可以下氣,解除腹脹的痛苦,還能入肺,加強肺的「肅降」功能,可謂是接地氣的滋補佳品。






霜降吃牛肉,滋補度嚴寒




霜降時節,有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比如廣西玉林。




玉林的居民就習慣在霜降這天吃一整天的牛肉:早餐要吃牛河炒粉,午餐和晚餐要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

以祈求在即將到來的冬天裡身體強健







牛肉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的功效。另外除牛肉外,其實羊肉與兔肉也是與霜降相宜的食物。




霜降習俗




— 打霜降 


按古俗,

每年立春為開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所以霜降前夕,府、縣的總兵和武官們,都要全副武裝,身穿盔甲,手持刀槍弓箭,列隊前往旗纛廟舉行收兵儀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


— 習戰射 



《春秋感精符》有記:「季秋霜始降,鷹隼擊,王者順天行誅,以成肅殺之威。」


古人為了順應秋天的嚴峻肅殺,都在這個月操練戰陣,進行圍獵。


自從漢代以來,就在季秋之月講習武事,操演比試射技,以進行賞罰,已沿襲成為慣例。




— 吃柿子 


俗語有云:

「霜降吃燈柿,不會流鼻涕。」


民間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涕。


事實上,由於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美,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因而就形成霜降時節吃柿子的習俗。



—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非常重視,各地有祛凶、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


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


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凶迎祥。



嚴歌苓在《霜降》里寫道:


春天時,不知道秋天的事,


秋天來了,知道了所有的事。







隨著最後一片落葉歸根,


隨著最後一枚碩果收藏,


一歲榮辱,到此終結。


讓我們平靜地送走昨天,


欣喜地迎接明天,


不管四季如何更替,


生命總有恆常的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普說 的精彩文章:

準備好了嗎?屬於公眾的科普盛宴即將來襲!
蒼蠅落在食物上只是偷吃?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