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前的今天,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痛擊日寇,血戰四天四夜
1937年8月13日,舉世震驚的淞滬會戰爆發。張治中將軍率36師、87師、88師向上海市區的日寇發動全面進攻,日本方面投入五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發動反擊。鏖戰兩個月後,日軍依靠強大的海空火力突破我軍防線,我軍面臨被合圍的危險,決定全面西撤。
大部隊撤退,需要留下一個團掩護。10月26日,88師孫元良麾下的524團團副謝晉元奉命留下阻擊日軍,率領一個營的士兵駐守四行倉庫。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閘北蘇州河西岸老匣橋北端的一座混凝土建築,厚度很大,日本坦克無法打穿其混凝土牆壁。由於是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故稱為「四行」。
四行倉庫地理位置特殊,東南兩面是公共租界,倉庫旁邊是一個巨大的煤氣貯存罐,種種優勢讓日軍重炮部隊投鼠忌器,不敢投入重火力。留守的部隊名為一個團,實際上只有不到400人,只能算是個加強營。為了迷惑日軍,謝晉元對外聲稱有800人,於是就有「八百壯士」的稱號。
次日清晨,日軍的先頭部隊抵達四行倉庫發起攻擊。日軍不敢使用重炮,只能投入小部隊進攻,但倉庫樓高牆厚,守軍居高臨下,從窗口向日軍射擊,輕鬆擊退了日軍的首次進攻,己方傷亡微乎其微。當天中午,日軍再次發動進攻,謝晉元沉著指揮,戰士們奮勇殺敵,又一次打退日軍的進攻。
相比於整個戰場上的大潰退,謝晉元部的局部勝利實在算不了什麼。但是,八百壯士的拚死抵抗,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意義是重大的。上海市民聽到蘇州河岸的槍炮聲,無不熱淚盈眶,他們知道,我們的部隊並沒有認輸,更沒有投降。謝晉元他們仍然在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著這座美麗的城市。
八百壯士的抵抗是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光下進行的。蘇州河對岸英租界區的樓頂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外國僑民觀摩這場激烈的戰鬥。上海的市民們聚集在蘇州河北岸,為守軍們吶喊助威,各界人士自發組織起來,給守軍送來大量的食品和藥物。謝晉元率軍死守危樓,誓死不退的消息傳遍了中國。愛國此人桂濤聲被八百壯士的英雄氣概所感染,滿懷激昂地地創作了這首傳唱數十年的《八百壯士之歌》。
謝晉元率部在四行倉庫堅守四天,打退日軍六次大規模進攻,殲敵200餘人,成功地完成了掩護主力撤退的任務。11月1日,謝晉元接到最高統帥部要求撤退的命令,率部奉命撤入英租界。此時,謝晉元部尚有三百餘人。英國人受日軍威脅,就在謝晉元遵照約定放下武器時,英軍突然翻臉,將八百壯士羈押。
八百壯士被羈押兩年多,失去了自由,在謝晉元的帶領下,仍然每天進行軍事訓練,升降國旗。營區生活極其惡劣,糧食不足,缺醫少葯,艱苦的環境依然沒能摧毀謝晉元的愛國之心。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被日偽收買的兵痞刺殺,為國捐軀。
同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租界淪陷,八百壯士落入敵手,被分散被送往各地做苦工,一部分人被送往巴布亞紐幾內亞,最後客死異鄉,還有一部分士兵僥倖逃脫後加入了新四軍游擊隊。
抗戰勝利後,各地倖存的孤軍戰士來到上海,在謝晉元遺孀凌維華的關照下從事搬運工作,以苦力維持生計。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營長楊瑞符的墓園被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八百壯士鮮為人知,泯然於眾。
好在,英雄不會被歷史所掩埋,八百壯士成為全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2009年,客死巴新勞工營的忠烈遺骸終於得以魂歸故里。
※七千斤重的玉器,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竟被道士用來腌鹹菜?
※溥儀退位後的生活怎麼樣?他在自傳中是這樣描述的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