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加班的!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加班的!


如果你還記得前幾個月瘋傳的領英報告,你一定記得被各大平台瘋狂吐槽的那句「95後平均七個月就離職」。





 



因為這一數據,95後一夜之間被推上風口浪尖,老一輩紛紛站上道德制高點,指點江山,委婉地表示現在的小朋友真是既不能吃苦也不靠譜。


 


很可能是繼年輕人天冷不穿秋褲之後被罵的最慘的時刻了。


 


但是當我讀了完整的報告後發現,其實年輕職場人並不像我們想像中自私且喪。    


 


相反,他們的職場選擇往往帶有正面積極的態度。

 


他們注重平等,喜歡扁平化的工作環境;他們愛自己,相信胡適先生所說「修己而後可以愛人」;他們對於多重價值觀表現的很「佛系」,善於接受和理解;他們拒絕畏首畏尾,效率高於一切。


 


這似乎也解釋了他們為什麼積極地對一些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現象堅決說不。


 


比如加班。










一、不是不能加班,是不接受無意義加班




在領英最近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職場觀」洞察中發現,將近九成的年輕人都有加班的習慣,他們雖然厭惡無意義地加班,卻並不抵觸。






後台一位從事設計行業的讀者說,只有加班,才讓他感覺到是在努力進步的。




他畢業後選擇進了一家小公司,平時事情很少。



但是他那些進了大廠的同學,每天都會在朋友圈裡秀加班。




這讓他感覺自己被落下了。


 


「所以下班以後也要留在公司,至少要讓自己在某種層面和他們在同一頻道上。」他如是說。

 


在被反問「那你真的覺得自己在進步嗎?」時,他沉默了很久,回復說:


「……也許沒有吧,可我不想被落下。」


 


的確,在現實的競爭壓力下,有82%的年輕職場人會選擇在下班後繼續學習,進行自我提升,以求獲得更高的競爭優勢。




對於那一部分困境中想要提高自身價值的迷茫青年來說,加班或許成為了一種緩解他們內心焦慮的方式。


 


但是也有46%的人,無奈地重複著無意義的工作。


 


他們中有一些是自主地選擇,比如一位新晉奶爸是這樣說的:




「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樣,我的加班,確實是沒什麼意義的。




或者說,我是在自己『強行加班』。




大學畢業以後早早結婚生了孩子,老婆全職在家帶娃。




自己還沒有完全適應丈夫的角色時,突然要又當爹又當頂樑柱。




可能是真的還不夠成熟,不想承擔也感覺自己承擔不了這麼多東西。所以每天特別害怕下班回家,怕面對產後變成黃臉婆的老婆和整天哇哇大哭的孩子。




雖然工作其實上班時間就可以做完,但是多加一會兒班就可以更晚一會兒回家,也就可以更晚一點面對這些……




其實我知道自己這樣做很過分,可是孩子都生下來了,很多事情已經不可控了……」





 



不願面對生活的重壓,試圖迴避家庭的瑣事,於是,加班成了這位奶爸逃避現實的方式之一。


 


二、而更多的加班,則來自企業制度盲目地鼓吹吃苦耐勞。


 


來自武漢的@panda是這樣說的:





企業里搞加班文化那一套,每天早9晚9還不算,每個人每個月的加班時間在主管那裡都有詳細的記錄,月末年末的時候還會做累計加班時間的排名,這個排名直接和年終獎掛鉤。




作為小職員能有什麼辦法?只能為了生存每天在公司熬下去,誰也不知道這樣的制度和這樣的加班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或許能從側面說明,不是年輕人吃不了苦,而是既然要吃苦,幹嘛不選擇那些更能讓人成長的苦來吃?


 


把低效率、高能耗當做一種美德各種宣傳,要不就是利益至上,還有因為領導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導致的加班,這種情況簡直數不勝數。


 


如果面對這樣的企業文化還要堅持打工,那95後可真的是佛到慈悲為懷了。


 


其實年輕人也並不想辜負公司的辛苦栽培。




報告顯示,他們更希望自己和公司是盟友的關係,而不是單一的勞動輸入資本輸出;他們想要的是更有溫度的企業文化——至少肯定不是這種冷冰冰的加班排名。


 


只不過現實總給他們暴擊而已。


 


「@孤雁逐濤夢裡花凋:我遇到過上班沒事做,非要下班再交代任務給你的老闆。。。並且沒有加班費和調休。」




「@Koul710:我第一份工作遇到的領導就是這樣子,上班時間閑得要死,你問她工作,她說忙著呢,下班開始給你安排工作了,而且每次加班都是那種沒什麼事還非得在,我們也沒有加班費,只有餐補和打車費報銷而已。後來總這樣我就不幹了。」


 


真是讓人又氣又無奈,但是作為職場新人似乎又沒有絲毫反對的辦法,只能在心裡默默發問:




「明明是你安排工作有問題,為什麼你要讓我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去幫你背鍋?」「下班是我自己的時間,為什麼要因為你的不合理安排做出犧牲?」


 


所以他們祈禱遇到一個放權型的領導:




提前安排好一段時間內的工作,只要求你按時保證質量地完成,別的不會過去過問。「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







三、還是談談傷感情的錢吧




而最讓年輕人崩潰的,說到底還是給的太少。




在前面的故事裡,無一例外每一位受訪者都會在最後補充:「我可沒有加班費啊」。


 


還有一位受訪者告訴我們:他現在覺得公司給多少錢、有沒有各項津貼非常重要。


 


他之前供職於一家創業公司,老闆每天都變著法地給大家打雞血,夢想、未來、上市、股權人人都有……每一個創業公司老闆畫過的餅,他的老闆都分毫不差地畫了出來。


 


但是事實是什麼呢?


 


他一個人做三個人的活,工資卻比行業平均水平都要低。




加班是常態,沒有加班費是自然的。每當有人因為薪資待遇問題離開時,老闆還會說:沒有遠見!沒看到公司就快上市了嗎!


 


「公司一直半死不活,更別談上市,付出了這麼多,到頭來連自己應得的都拿不到,真的沒辦法堅持下去了,大家都要生活。所以我離開了。」


 


也許在老一輩人的觀點裡,年輕時付出和回報不對等一些沒什麼,年輕就是資本。




而在這些年輕人的心裡,付出和回報不對等,更像是對年輕資本的揮霍和浪費。


 


但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2%的年輕人不願意為了看似有意義的工作而犧牲薪資,工資及福利待遇也成為了現在年輕人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最看重的因素。







或許,「付出與回報可以不對等」的時代,要逐漸成為職場發展的過去式了。




這屆職場青年,更明白自己要什麼,更清楚自己想要追求什麼。


 


四、寫在最後




之前的留言中,有網友自嘲地說:有的人25歲就死了,但是75歲才埋。




這種悲觀不僅僅來源於加班,更源自於他們得不到外界理解的無奈和看不到未來的迷茫。




但是他們的追求沒有錯:





不願意加班,並不是不接受吃苦,而是不願意吃沒有意義的苦;




不願意加班,並不是懶惰,而是想要自我提升;




不願意加班,並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我想,在時代變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職場需要有所變化;


 


新一代職場觀的出現,更不應該被當作是「異類」或者是受到偏見的一方。




也許兩代職場人的觀念在很多時候難以達成和解,但是這些矛盾也並非不可調和,畢竟,我們只是都希望未來的職場環境,可以更好。


 


LinkedIn領英、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正在聯合推出

#拯救職場新人#

超級話題活動,邀請合作夥伴:




施耐德、微軟、飛利浦、昕諾飛、雀巢、GE、印象筆記、實習僧、愛思益、刺蝟教育、綠洲遊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和領英上的人氣職場導師一起為職場新人出謀劃策,在還原90後真實職場觀的同時,作為資深職場人也給予90後獨到的建議。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

Rebeca

。廣告發布。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原作者和視覺中國。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李開復《華爾街日報》專欄:AI革命的人類前景
房租上漲的前一天,我辭職了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