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仁大亂之源——室町幕府的權與謀|大象文摘
原標題:應仁大亂之源——室町幕府的權與謀|大象文摘
文章來源: 北條早苗|青年維也納(ID: YoungVienna)
應仁大亂之源——室町幕府的權與謀
作者:北條早苗
真正讓室町幕府走嚮應仁之亂的,是幕府權力的不平衡、將軍與大名的矛盾、大名之間的衝突,再加上一個貪圖享樂、朝令夕改、懦弱無能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全文共計6500字,閱讀需要10-12分鐘。
公元1467年,日本發生了「應仁?文明之亂」,從此日本進入了被稱為戰國時代的年代。時值日本第二個武士政權室町幕府中期,應仁之亂直接導致了室町幕府的衰弱,以至於到了戰國時代之後,幕府將軍的實力被各地諸侯超越,最終在亂世中消亡。
1360年代室町初期的勢力分布
不過,現今許多讀物或者影視劇、電視節目都將應仁之亂簡單地概括為是畠(音田)山氏家督之爭以及幕府將軍繼承人之爭——導致室町幕府分裂,發生「應仁?文明之亂」。然而,應仁之亂中的內幕真的就如此簡單嗎?要是僅僅是因為幕府將軍繼承人之爭就讓一代強權幕府滅亡的話,就把建立於亂世、滅亡於亂世的室町幕府之中的權與謀看得太簡單了。
今天,就讓我們來盡量簡單地談談,為何室町幕府會發生「應仁之亂」。
嘉吉之亂
如果要說應仁之亂的起因的話,怕是得從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說起了。話說室町幕府的第五代將軍足利義量早逝,走在了父親足利義持之前,而沒有其他子嗣的足利義持直到臨死之前也沒有指定第六代幕府將軍的繼承人,於是乎,幕臣們便決定從足利義持的兄弟里選一個人選出來。
按照室町幕府的慣例,除了幕府將軍繼承人以外,將軍的其他男性子嗣都必須到寺院里出家,免得引起禍端。在幕府管領畠山滿家的帶領下,幕臣們來到了源氏的神社石清水八幡宮內,將有權繼承幕府將軍的人選名字寫在竹籤上,隨後便在八幡宮內搖簽,最終抽出來的人選為「青蓮院義圓」,即後來的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
石清水八幡宮御本殿
足利義教是四代將軍足利義持的弟弟,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之子,在繼承將軍之位以後,足利義教延續了父兄時代的削藩政策,並且此人的手段相比前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被時人稱為「萬人恐怖的將軍」。室町幕府的將軍獨裁在足利義教時期到達巔峰,所謂物極必反,也正是因為足利義教的強勢,最終幕府將軍遭到了守護勢力的反噬。
話說追隨室町幕府初代幕府將軍足利尊氏的從龍功臣赤松則村在功成名就後獲得了播磨國守護職役,而其子赤松則祐則進一步將赤松氏給發展壯大了起來。在足利義教統治時期,赤松氏的家督為赤松則祐的孫子赤松滿祐,因為赤松滿祐相貌猥瑣,個子又矮,出家入道以後被人戲謔稱為「三尺入道」,多次遭到足利義教的侮辱。有一次足利義教甚至在赤松滿祐來幕府奉公時,放出了自己飼養的猴子去騷擾他,結果赤松滿祐二話不說,直接拔刀就把猴子給斬了。
六代將軍足利義教
足利義教之所以會挑釁赤松滿祐,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將插手赤松氏家督之位,將赤松滿祐名下的播磨、備前、美作三國守護職役轉給與自己有斷袖之交的男寵、赤松氏庶流的赤松貞村。當然,足利義教的想法並不止是因為赤松貞村的男寵關係,而是為了維持自己地位的絕對優勢,需要扶持更多自己的支持者出任幕府各大家族的家督。
嘉吉元年(1441年),忍無可忍的赤松滿祐,最終在征伐關東結束以後,假意邀請幕府將軍足利義教以及諸多幕臣前往赤松氏宅邸召開慶功宴,並在這場「鴻門宴」上殺害了足利義教以及許多幕臣。
八代將軍足利義政
嘉吉之亂的發生造成了很多後續影響,甚至說從嘉吉之亂後的二十多年間,都是在為應仁之亂做鋪墊也不為過。
在嘉吉之亂中殺害足利義教的赤松滿祐最終遭到幕府的討伐,而在幕府軍中出力最多的便是西國大名山名宗全。山名氏在南北朝統一之前曾與室町幕府發生過衝突,導致領地被削,勢力衰退,而嘉吉之亂剛好讓山名宗全看到了重新崛起的機會。果然,在赤松滿祐滅亡以後,赤松氏的三個領國全部都被賜給了山名氏一族,山名氏重新領有十國守護職,成為西國的超級大名。
赤松滿佑的滅亡
嘉吉之亂導致的另一個後果便是幕府出現了年幼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教壯年身死,其子足利義勝被推舉為新任幕府將軍,時年僅八歲。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足利義勝被立為繼承人一年後,又患上了赤痢,在當時醫療技術落後的情況下,病發僅八天後足利義勝就不治而亡了。足利義勝死時自然不可能有孩子,於是他的弟弟、三歲的三春丸便成為了幕府將軍的繼承人,即第八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政。
八代將軍足利義政
其實,室町幕府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年幼的將軍,例如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繼承家督之時也未滿十歲。不過,彷彿是上天有意要滅亡室町幕府一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繼位後有正當壯年的細川賴之出任幕府管領輔佐,而足利義勝、足利義政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七代將軍足利義勝繼承足利氏以後,四十二歲的細川持之突然離世,京兆細川家的新任家督變為十三歲的細川勝元。
幕府管領細川勝元
文安二年(1445年)四月,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十一歲之際,十六歲的細川勝元也出任了室町幕府的管領,全日本最有實權的兩個職位落在了兩個小孩子的手上。
想必許多人都感到奇怪,室町幕府的管領之位向來由足利氏庶流斯波氏、細川氏、畠山氏三家輪流出任,這三家也因此被稱為「三管領」,那麼為何此時不讓斯波氏與畠山氏的家督出任管領呢?
這口鍋只怕得甩到足利義政的父親足利義教的身上了,足利義教統治時期推崇將軍獨裁統治,完全不把三管領家放在眼裡。其中,畠山氏的家督畠山持國因為與足利義教不和,被逐出了京都,家督之位被幕府授予了畠山持國的弟弟畠山持永,在足利義教死後,畠山持國復任家督,但是畠山持國記恨當年拋棄自己去追隨弟弟的家臣們,在回歸以後寵信跟隨自己被放逐的家臣,使得畠山氏的家臣分裂為支持畠山持國與反對畠山持國兩個派系,導致畠山氏內部矛盾重重,再加上之前被流放的緣故,他的威望不能服眾。
幕府管領細川勝元
三管領中的另外一家斯波氏狀況也不樂觀,斯波氏在室町幕府中地位與家格均是最高,其家督甚至可以和足利氏本家一樣代代以「義」字為通字相傳。斯波氏在室町幕府中期以後,嫡流子嗣稀少,在這個時期,家督斯波義淳因為沒有繼承人,只得立弟弟斯波義鄉為繼承人。斯波氏也同足利氏一樣,除了家督以外的男子均要出家,從寺院還俗的斯波義鄉威望自然不夠服眾。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前幾代幕府將軍還要背上一口大鍋——斯波氏家內有三家重臣,分別為甲斐氏、朝倉氏與織田氏,而足利氏因為忌憚斯波氏的地位,竟然給予了甲斐氏許多特權,例如身為陪臣的甲斐氏可以不通過主家斯波氏直接與幕府將軍聯繫等等,使得斯波氏家內早早就出現了下克上的風氣。
與畠山氏、斯波氏相比,細川氏就顯得相對穩定一些了,雖然細川勝元年幼,但是細川氏庶流的細川持賢、細川持常、細川教春等人都緊緊團結在細川氏嫡流的周圍。因此,雖然細川勝元出任幕府管領是有些不妥當,但是對千瘡百孔的室町幕府來說,已經是最好的選項了。
畠山氏的分裂
應仁之亂爆發的導火索是畠山義就與畠山政長的「上御靈神社合戰」,那麼畠山義就與畠山政長的家督之爭,又是如何發展成為戰亂的呢?
在畠山持國回歸家督以後,因為沒有兒子的緣故,便立了另一個弟弟畠山持富為繼承人。很不幸的是,畠山持富被立為繼承人後沒多久,畠山持國的嫡子畠山義就誕生了,畠山持國也因此廢黜了弟弟的繼承人之位,改立自己兒子為繼承人。
享德三年(1452年),畠山氏的一些反感畠山持國的家臣們擁立畠山持富之子畠山彌三郎為畠山氏的家督,隨後與畠山持國發生衝突。在對立早期,將軍足利義政是支持畠山持國、畠山義就父子的,但是因為細川勝元與山名宗全嗅到了削弱畠山氏的機會,站隊畠山彌三郎以後,足利義政又轉而支持畠山彌三郎。
畠山家系圖
不過,沒多久以後,足利義政因為乳母今參局等人的干涉,又開始支持起了畠山義就,將畠山彌三郎放逐。直到長祿三年(1459年),足利義政的乳母今參局在與足利義政親母日野重子的爭鬥中失勢被殺後,畠山彌三郎才經過細川勝元的幫助重返京都,沒多久以後,畠山彌三郎去世,其弟畠山政長繼位,同樣也得到了細川勝元的支持。
可是,畠山彌三郎的上洛使得畠山義就十分不滿,他燒毀了畠山氏在京的宅邸,返回了領國河內國。此舉自然引起了足利義政的不悅,足利義政下令承認畠山政長的家督之位,宣布討伐畠山義就,爭奪畠山氏家督的兩個人地位再度對調了回來。
武衛騷動
畠山氏的內亂還未解決,三管領中的斯波氏也亂了起來。因為斯波義鄉的兒子斯波義健沒有繼承人,只得從庶流大野斯波氏迎接斯波義敏作為養子繼承家督。然而,庶流出身的斯波義敏在繼承家督以後,與重臣甲斐氏嚴重不和,最終刀兵相見。
此時關東戰亂再起,足利義政的弟弟足利政知下向關東以後,一直滯留在關東的門戶伊豆國,無法平定關東。足利義政多次下令命斯波義敏率領軍勢出陣關東,但是斯波義敏非但沒有從命,反而還與甲斐氏起了戰事,激怒了足利義政。
斯波家系圖
足利義政決定先行討伐斯波義敏,下令剝奪其家督之位,同時命令越前國鄰國的大名們率軍進軍越前國,討伐斯波義敏,戰敗後,斯波義敏逃亡西國。為了更好的支援關東的足利政知,足利義政下令命足利政知的執事涉川義鏡之子涉川義廉入繼斯波氏,出任斯波氏的家督。
原本事件至此可以告一段落,然而足利政知與涉川義鏡卻借幕府之手在關東擴張勢力,引起了幕府警覺,涉川義鏡被幕府放逐。這次放逐事件雖然沒有影響斯波義廉在家中的地位,但親生父親的失勢,使得斯波義廉少了一個有力外援。
寬正六年(1465年),在側近伊勢貞親的支持下,足利義政下令命斯波義敏返回京都。足利義政原想直接讓斯波義敏復歸家督,由於朝倉氏、甲斐氏的反對,斯波義敏最終只獲得了在京都居住的許可,但是斯波氏家臣以及斯波義敏本家大野斯波氏卻已經在越前國蠢蠢欲動,開始侵蝕斯波義廉家臣的莊園了。
一山容不得二虎,斯波義廉深知為了斯波氏家督終有一戰,擔心被幕府拋棄的斯波義廉最終聯繫上了曾與涉川氏有姻親的山名氏,並迎娶了山名宗全的女兒,建立了同盟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山名宗全還有另外兩個女婿,一個是大內教弘,一個是細川勝元。
三足鼎立
寬正七年(1466年)三月,朝廷改元文正,這是應仁之亂髮生的前一年,而這一年的政局,實際上與應仁之亂時完全不一樣。
此時圍繞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周圍的共有三股政治勢力:
其一為足利義政寵信的側近集團,以伊勢貞親為首的勢力。
在寬正五年(1464年)時,足利義政因為遲遲沒有子嗣,便立已經出家的弟弟足利義視為繼承人,然而就在次年的十一月,足利義政與日野富子突然產下了嫡子足利義尚。
你以為應仁之亂爆發的原因是這個?將軍繼承人之爭?
當然不是。
此時的足利義視在幕府中的威望還沒有應仁之亂後那麼巨大,足利義視的妻子與日野富子是姐妹,兩家的關係一直很好。對足利義政與日野富子來說,足利義尚的誕生並不會改變什麼,無非就是讓足利義視成為第九代幕府將軍,在這之後的第十代幕府將軍再度由足利義尚出任。這對足利義尚來說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在他成年之前叔叔會作為中繼出任將軍處理政務,這樣就不會因為將軍年幼而發生動亂。
足利義尚的生母日野富子
然而,對伊勢貞親來說,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伊勢貞親是足利義尚的乳父,他自然希望足利義尚能夠早日當上將軍,不希望還有一個足利義視作為所謂的過渡期,誰知道足利義視繼承將軍之後,自己是否還會像現在一樣得到新將軍的信賴呢?同時,伊勢貞親之所以支持斯波義敏回歸幕府,正是因為斯波義敏的立場暫時還不明確,想將斯波義敏拉攏到己方陣營來,這樣一旦足利義尚出任幕府將軍以後,側近派系的斯波義敏還可以出任幕府管領,幕府的大權就可以落在側近集團的手上了。
另外一方面,側近集團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季瓊真蕊是赤松氏庶流出身,此人一直支持赤松氏在幕府復興,重返舊領。但是赤松氏的舊領現在在山名宗全的控制下,山名宗全自然對季瓊真蕊恨得牙痒痒的。
第二股政治勢力,便是以山名宗全為首的守護集團。因為足利義政寵信側近集團,而側近集團又支持赤松氏復興,山名宗全便希望足利義政能夠早日退位,將將軍之位傳給弟弟足利義視,這樣一來失勢的側近集團就掀不起風浪了,自己也能夠安心地將赤松氏舊領收入囊中。同時,他還希望女婿斯波義廉也能夠出任幕府管領,這樣一來,三管領家中的兩家便都是自己的女婿了。
最後一股政治勢力,便是以幕府管領細川勝元為首的管領集團。細川勝元是當下政壇的既得利益者,他不關心什麼幕府將軍繼承人之爭。在細川勝元看來,繼承人順序只要按照足利義政定好的「足利義政——足利義視——足利義尚」程序走即可,他所要做的就是鞏固細川氏在幕府中的地位與權力,因此需要維持政局的穩定。
文正政變
室町幕府的三股政治力量,在應仁之亂前幾個月發生了巨大改變。
以伊勢貞親為首的側近集團雖然得到了足利義政的寵信,但是其軍事力量與守護集團、管領集團卻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為了得到軍事支持,伊勢貞親開始在大名中物色人選,他物色的共有三人,其中一人便是上文提到的斯波義敏,斯波義敏與斯波義廉是敵對關係,因而與山名宗全不和。在伊勢貞親的推動下,寬正元年八月,足利義政下令命山名宗全與斯波義廉解除婚約,想要干涉山名氏與斯波義廉的同盟。此舉引起了山名宗全的極大不滿,他非但沒有答應,反而還在領國召集軍勢準備抵抗。
其二,便是西國的大名大內政弘,掌握北九州博多商人的大內氏與掌握著堺港、兵庫商人的細川氏一直以來都因為對明朝、對朝鮮的貿易爭鬥不休。大內政弘曾被細川勝元以幕府名義討伐,伊勢貞親卻讓足利義政赦免了大內政弘的罪過,引起了細川勝元的不滿,細川勝元甚至以隱居來威脅足利義政。
應仁之亂關係圖
伊勢貞親尋找的第三個人,便是與畠山政長對立的畠山義就了。畠山義就自從離開京都以後,轉戰大和國、河內國,擴張了不少勢力,並且因為細川勝元支持畠山政長的關係,畠山義就與細川勝元自然也有著刻骨仇恨。雖然按照通說,畠山義就在應仁之亂前一年的動向是山名宗全暗中慫恿的,但是考慮到山名宗全此時還有派遣軍隊討伐畠山義就,以及此時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還站在一條戰線上,畠山義就的行動與伊勢貞親有關聯更加有說服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有著共同利益的伊勢貞親就這樣拉攏了畠山義就。
找到了對付細川勝元與山名宗全的盟友後,伊勢貞親開始對足利義視動手了。九月五日,伊勢貞親誣陷足利義視謀反,讓足利義政發出了討伐弟弟的命令。足利義視得知此事後連忙躲進了細川勝元的家中,找細川勝元與山名宗全作為後援。
山名宗全
伊勢貞親對付細川勝元、山名宗全、足利義視的算盤雖然打得不錯,但是卻太過著急了。大內政弘、畠山義就都沒有率領軍勢上洛支援,斯波義敏也才剛回歸斯波氏不久,根本無力掌控領內軍勢,在沒有軍事力量的支援下同時招惹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還妄想奪取大權,簡直是痴人說夢。
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召集了軍勢以及各自集團內的大名,對足利義政表示不滿,同時讓在細川勝元家中的足利義視行使將軍職權。最終,無可奈何的足利義政將罪過全部推給了伊勢貞親,伊勢一族被流放,側近集團的斯波義敏、季瓊真蕊、赤松政則均逃出了京都,細川勝元與山名宗全這才向足利義政宣誓效忠。
大亂前夜
室町幕府的三足鼎立局勢在「文正政變」中被打破,只剩下了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兩個政治集團,幕府的政局重新開始洗牌。
文正政變以後,足利義視的地位抬高,細川勝元在幕府中的威望與權勢也水漲船高,但是山名宗全卻沒有獲得什麼實質上的好處。按照山名氏與細川氏的翁婿關係,再加上細川勝元的老婆也有孕在身,若是細川氏主導了幕府大權,未來山名氏的地位肯定也不會太低。
但是山名宗全不想這樣,他想獲得更大的權力,他不想寄人籬下,尤其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女婿,政治中沒有朋友,只有利益,為了山名氏的未來,他決定再站出來一次,攪亂政局,再趁亂奪取政權。
1467年的對峙形勢
山名宗全拉攏的便是側近集團失勢後,沒有目標的大內政弘以及畠山義就,這兩人都與細川氏有仇,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反之,原側近集團的赤松政則、斯波義敏等人則因為與山名氏有仇投向了細川勝元。
山名宗全、斯波義廉、畠山義就、大內政弘等形成了西軍的雛形,相對的,細川勝元、赤松政則、畠山政長、斯波義敏等則形成了東軍的雛形。當然東西軍之間的矛盾自然不止這些,比如西軍的一色義直與東軍的武田信賢有著殺父奪領之仇,東軍的京極持清與西軍六角高賴有著奪嫡矛盾等等……
順便一提,在應仁之亂的第一年裡,足利義政、日野富子、足利義尚一家與足利義視是站在同一個陣營之中的,這更加否定了將軍繼承人之爭是導致應仁之亂爆發的原因。真正讓室町幕府走嚮應仁之亂的,是幕府權力的不平衡、將軍與大名的矛盾、大名之間的衝突,再加上一個貪圖享樂、朝令夕改、懦弱無能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政。
「応仁の亂勃発地」の石碑(京都市上京區、上御霊神社鳥居前)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里。
本文由公眾號「青年維也納」(ID:YoungVienna
※你喝水的時候,大象就在你手裡
※日本京都、奈良免遭美軍轟炸,不是梁思成的功勞|大象文摘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