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記住!這天之後,台灣報紙的中文版面才逐漸取代日文版面!
原標題:值得記住!這天之後,台灣報紙的中文版面才逐漸取代日文版面!
進入1945年9月,從東京灣的投降簽字儀式,到南京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日本投降的歷史性場景一幕接一幕地上演。此時的台灣已悄然發生變化,街頭巷尾開始流傳著即將光復的風聲。陳儀的團隊受命收復失土,分離了半個世紀的台灣,迸發出高度的參與熱情,迎接祖國官兵的到來。
(國民革命軍70軍基隆港登陸)
1945年10月6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葛敬恩中將率前進指揮所全體官兵,在台灣總督府官邸舊址舉行第一次升旗典禮,分離了五十年的台灣寶島上空,重新飄揚起祖國的旗幟。
這一年10月10日,《台灣新報》的紀年法由「昭和」轉為「民國」,其中文版面隨之多了起來,逐漸取代日文版面。
(1945年的《台灣新報》)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點,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主官陳儀,將第一號令傳達給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短短几分鐘的儀式,結束了日本在台灣五十年的殖民統治。
(安藤利吉遞交投降書)
陳儀隨即通過廣播宣布:「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這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本人特報告給中國全體同胞,及全世界周知。現在台灣業已光復,我們應該感謝歷來為光復台灣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戰的將士。」
1946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確定受降典禮的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 。1946年至今,台灣民眾用踩街繞境的形式來紀念這一天。
(現代台灣光復節的情景)
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台灣·1945》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台灣光復」的影像志。「台灣光復」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日本竊佔50年的台灣回歸中國之意。從1946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明確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開始,「台灣光復」一詞開始被中國官方和民間廣泛使用。
《台灣·1945》主要截取1943年至1946年底台灣光復前後「籌備--接收--重建」三大階段的重要史實和代表人物故事,從政治與軍事的接管,經濟與社會的重建,文化與教育的正本清源等方面深入探尋台灣回歸祖國的艱辛歷程,再現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
節目精彩視頻搶先看
《紀錄中國》之《台灣·1945》
《寶島新生》(下)!
首播:10月26日 22:15
重播:10月27日 13:10
※這個村子不得了!書卷味濃厚,出過4位翰林大學士!
※軍情緊急,「四顧茅廬」!就是為了邀請他出山~
TAG:福建電視台綜合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