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哪位大牛讓張學良不服轉服:「你算什麼東西」→「年輕時受影響最大」

哪位大牛讓張學良不服轉服:「你算什麼東西」→「年輕時受影響最大」

原標題:哪位大牛讓張學良不服轉服:「你算什麼東西」→「年輕時受影響最大」



(▲1930年12月10日,張學良(右一)偕夫人于鳳至(右二)視察南開大學。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摘要:張學良年輕時很沖,開始聽演講很不服氣,「哈哈!有你,你算什麼東西?有你又怎麼樣?有你中國就不會亡?」後來越聽越有味道。


周旋:兩園桃李 政壇起伏


「南開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南開」


張伯苓一生交遊甚廣,門生遍布國共兩黨。他歷經甲午海戰、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等時代巨變,小心翼翼地駕駛「南開」之輪在驚濤駭浪中前行。

他的性格充滿了矛盾,既遠離政治,又投入政治。黃鈺生評論他,「機警而天真,急躁而慈祥,不文而雄辯,倔強而克己」,「能從辛苦中得快樂,能從失敗里找成功,嚴肅之中又有風趣,富於理想而又極其現實。」(黃鈺生《張伯苓先生追悼詞》)


他的命運、他的南開、他的一生,實際上一直與三位「政壇大咖」糾纏:張學良、蔣介石、周恩來。


──點化漢卿,「立誓本個人之良心,盡個人之能力,努力以救國」。


「張張關係」有三個關鍵字:敬、助、篤。


第一、敬,即敬重伯苓。

「兩張結緣」其實很早。1916年10月16日,40歲的張伯苓應邀赴東北考察,三周內在各地演說39次,痛斥日本企圖獨霸東北的野心,呼籲東北和全國同胞警醒振作。10月23日,應奉天(今瀋陽)基督教青年會之邀,為教友作題為《中國之希望》的演講。


台下有名聽眾,就是年僅15歲的張學良。他當時身體不好,有病還吐血,正對東北和國家的前途迷茫躊躇。張作霖的醫務處長是個基督徒、英國人,勸張學良別灰心,可以出去散散心,給他一張票去聽演講。果然,張伯苓的演講激情澎湃,深入淺出,呼醒民眾,燃燒鬥志。開場就誓言:「中國不亡吾輩在!」


張學良年輕時很沖,開始聽演講很不服氣,「哈哈!有你,你算什麼東西?有你又怎麼樣?有你中國就不會亡?」後來越聽越有味道,覺得張伯苓「是個好樣的,說的話很有道理,首先是他給我以希望」;「我就是從這時開始醒悟過來的」。(《張學良對本家晚輩口述身世》,《南方周末》2001年12月7日)


張伯苓還號召同胞作為千年古國的國民不能妄自菲薄,「國家雖弱,國民之愛國熱誠,決不當弱」;「國為誰國?國家之主人為誰?余與在座諸君皆是也」;「我不自亡,未有能亡我者,若其能亡,則早亡之矣,豈待今日哉」;激勵民眾「人人從此做起!人人從自己做起!各人盡各人之事,合則即一國盡一國之事矣,何事不成!」


怎麼從自己、從現在做起呢?張伯苓建議三法:有哲學的腦筋;有科學的知識;有宗教的精神。

1930年12月10日,已是海陸空軍副總司令的張學良應張伯苓的邀請,偕夫人于鳳至視察南開大學。張伯苓召集全校師生,介紹說:「今天歡迎張副司令,一方面因其倡導和平,促成統一,功在邦國。另一方面,張副司令過去在經濟上及精神上對我校許多援助。」


張學良接著發表言辭懇切的演講,多次坦陳張伯苓對他的影響,回顧1916年10月聆聽張伯苓演講的感受,說:「鄙之所以有今日,亦實南開之賜。因十四五年前感東北受日俄之侵略,內亂頻頻,自覺毫無希望,只好從待為亡國奴耳!對於世事,極其灰心。」


聽了張伯苓校長在東北講演後,「志氣為之大振」,最受感動的一句話是,「不要抱怨別人,靠自己去干!」最後他以此勉勵南開大學學生:「仍以此語回送與貴校同學」。足見其對張伯苓感佩之情。


1990年8月,軟禁了53年的張學良在台北首次公開接受日本NHK採訪。記者問:「先生年輕時受誰的影響最大?」張學良不假思索地說:「是張伯苓先生。」(鄧勤《張伯苓影響張學良至深》)

(【山水微言·229】。本文為《「燃志之師」張伯苓:「中國不亡吾輩在!」──「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史評之七》連載第21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微言 的精彩文章:

張伯苓的南開:學科實用、課程實用、調查實用、人才實用
胡適評論暑期學校的學生:「頗愚陋,但樸實可敬,內中也有很用功的。」

TAG:山水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