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75年老蔣去世,張學良送16字輓聯,張蔣二人關係真實寫照

1975年老蔣去世,張學良送16字輓聯,張蔣二人關係真實寫照

1975年,蔣介石病逝在台灣,享年87歲。他的弔唁會在四天後舉行,在那天有一位來弔唁的老人,此時的宋美齡見狀直接安排人領著這位步履蹣跚的老者前往蔣介石的靈柩前,作遺體告別。此時的老人艱難的彎腰,用顫抖的雙手扶著水晶棺,神情莊重且嚴肅。

此人就是當年與楊虎城一起在西安實行兵諫的張學良。當然,張學良的到來是任何人沒有想到的,因此也是引起一陣騷動。此時很多人的焦點並不是張學良,而是張學良送給蔣介石輓聯,那是由張學良親自寫下的16個字,為「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chóu)」。

這16字其實也是張學良與蔣介石關係的真實寫照,但兩人的恩怨糾纏也不是這僅僅16個字可以敘述完的。

1928年12月29日這一天,張學良與蔣介石素未謀面,卻是默契十足。張學良對外宣布東北地區易幟,向南京政府臣服。而此次張學良的易幟舉動也是在說明北伐戰爭徹底走向結束,也意味著,被軍閥割據幾十年的中國再次回歸到「形式上」的大一統。這是張蔣二人的首次完美合作。

1929年7月7日,張學良宣布歸順南京政府半年後,蔣介石向張學良發出邀請,讓其前往北平作報告,這是張蔣二人的首次見面。當然在此次見面當中,兩人探討的事情非常多,中東鐵路就是其中的焦點所在,蔣介石的意思是中東鐵路必須掌握自己人手中,必要之時可以發動戰爭。當時蔣介石為了能更好地拉攏張學良,向張學良承諾到,若是你發動戰爭,此時的中央政府必定就是你最堅實的靠山,中央的百萬大軍隨後就會支援你。

在得到蔣介石的承諾以後,張學良這個二貨,返回東北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所有中東鐵路的電話業務收回,並且將所有的蘇聯人員遣送回國。隨後就爆發了震驚內外的「中東路事件」,此次事件以後張學良的部隊損失慘重,此時的張學良覺得蔣介石應該會出手相助,但是張學良發往蔣介石部的電報都沉入大海,了無音訊。

當時的蔣介石其實根本無暇顧及張學良,因為當時北伐戰爭剛剛結束,蔣介石以為自己實現了大一統,於是在自己屁股還沒坐熱的時候就實行了「削藩政策」,這樣讓蔣介石與地方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的勢力發生衝突,而且還爆發過幾次戰鬥,所以說此時的蔣介石有點自顧不暇的意思,哪裡還管你張學良的事情。但此時的張學良哪裡知道這些,他只知道蔣介石沒有兌現承諾。雖然最後中東路事件通過談判解決,但是此時的張學良心裡對蔣介石頗為不滿。

上述也是張蔣二人之間的一件事情,二人之家的糾葛太多了,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16字輓聯可以說明張蔣二人的關係,但無法詳細解釋清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最作死的日本少將,在我軍陣地前沿拍照留念,被我軍士兵一槍擊殺
傅作義起義貢獻巨大,他卻選擇偷藏武器,主席知道後只說了一句話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