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防治糖尿病沒那麼簡單!
很多人都經常聽到糖尿病,但卻不知道糖尿病具體是怎樣形成的,在生活中也不知道如何健康飲食,預防糖尿病。
雖然如今健康知識越來越普遍,但還是能聽到這樣善意的提醒:別吃那麼多糖,會得糖尿病的...
這說話正確嗎?吃的「糖」跟糖尿病的「糖能一樣嗎?今天咱們就來揭開這個謎團。
1、先了解糖尿病怎麼來的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範圍,是因為有足夠的胰島素進行調節。而糖尿病的發生,是身體內的胰島素無法正常使用糖分導致。
1型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導致。胰臟無法製造出胰島素,因此要靠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主要是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是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不足而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中的90%左右。1型、妊娠期糖尿病等占糖尿病患者中的10%左右。
糖尿病典型癥狀
PS:2型糖尿病通常初期可服用降血糖藥物,並配合飲食與體重控制,大多可讓病情穩定。
2、吃甜食會導致糖尿病嗎?
多吃糖與糖尿病的發生沒有必然的關係,糖尿病是遺傳性易患病體質加生活方式不良,或自體免疫反應所致。
①糖是誘因,但不是直接原因
吃過量的糖可能會影響糖尿病基因的誘發。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可能由遺傳因素導致,但引起2型糖尿病很大部分原因與飲食和運動相關。
所以說,吃糖不是直接原因,但若過多食用易使體內熱量過多導致超重和肥胖,肥胖是發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②有糖尿病基因的人要注意
如果你有糖尿病基因,長期過量攝取甜食仍可能加快糖尿病發病速度。攝取過多卡路里和脂肪也會強化胰島素阻抗,催促糖尿病基因發揮作用。
3、治療糖尿病,先記住這三招
飲食、運動、藥物治療三管齊下
若是第1型糖尿病患,除飲食、運動之外還需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
第2型糖尿病患者若糖化血色素小於7%,則可先以飲食與運動控制,若糖化血色素大於7%,則須藥物治療或合併施打胰島素。
注意飲食與營養,才能有效管理糖尿病,同時要兼顧高血壓、血脂異常及肥胖等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控制。
①營養原則
目標為達到並維持理想的代謝控制,限制脂肪、多吃高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佔總熱量不宜超過20%、限制酒精攝取量、鹽攝取控制在每天6克以下。
②體重控制
過重者建議減重,不論是飲食、減重藥物或是減重手術等協助,目標在約半年內減少體重約5%至10%,就有機會讓病況好轉。 長期的飲食控制配合適當的運動效果最好。
③體能活動
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控制及幫助減重等。每周至少應有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如健走、打太極拳、騎腳踏車等。
也可以跳舞、做有氧運動、慢跑、腳踏車。 體能活動還應包含重力訓練的肌力活動,每星期應至少2次肌力活動,針對小腿、大腿、手臂、肩膀、軀幹的主要肌肉群,強調使用輕度到中度阻力,並且重複8至12次。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必須長期用藥,控制飲食才能避免加重病情以及併發症的發生。花點心思,做一個適合自己的食譜,挪出點時間,多做運動。
4、患了糖尿病,一天要查多少次血糖?
血糖監測必不可少,除平常在醫院定期做檢查外,患者還要必備血糖儀。
①監測時間點
一天中適合監測血糖的7個最佳時間點
早餐前的空腹血糖
早餐後2小時
午餐前
午餐後2小時
晚餐前
晚餐後2小時
晚上睡前(約10~11點左右)
有的午夜 12 點、凌晨 3 點還要加測
②檢測頻率
對於新診斷、血糖波動大、更換藥物、調整藥物劑量或病情較重的糖友,最好每天監測4~7次,直到血糖控制穩定。當病情穩定,飲食控制、活動規律、血糖達標後可每周監測 2~3天,每天 5 次。
(來源:合理用藥科普)
(版權聲明:本頭條號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我們會及時刪除。本文系轉載,文中觀點不代表本頭條號觀點,如有問題歡迎各位及時指正。)
※兒童用藥的這些誤區,你確定沒中過招嗎?!
※胃炎患者想知道的用藥問題,都在這裡了!
TAG:豫說健康 |